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机车转向架配管系统做了简要介绍,采用Creo2.0三维设计软件管路模块和新型卡套式管接头,对铁道部重点项目4400马力调车机车转向架管路系统进行虚拟设计,并在生产中成功实现,证明了三维配管的优越性.为各种机车的转向架三维配管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工程车液压或者气压管路里面,管接头都是必不可少的零部件之一,对于管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有重要作用,对管接头进行受力校核的时候,一般采取计算的方式进行分析。但对于异型管接头,计算难度就比较大,利用CATIA软件进行建模,然后根据实际安装情况,建立约束,分析压力作用下的受力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事实证明,这种分析改进方法简单方便,有利于复杂问题简单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的控制高速列车制动系统装配质量,掌握不锈钢双刃式卡套预装效果对密封性能的影响,按照卡套预装后出现的窜动、刃口位置偏差、钢管缩口、隆起异常等效果进行分类,并测量出具体特征数据;基于高速列车制动系统应用安全性能的工况要求,进行重复安装、过拧紧、泄漏、保压、爆破、循环脉冲、振动等系统试验,试验合格的管路,其对应的特征参数,即为卡套预装合格的质量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4.
应用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重载列车制动管路模型与分配阀模型,求解了制动管路和边界点的动力学方程,仿真计算了制动过程中的制动系统性能,分析了列车主管和支管长度对制动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列车主管长度由13.24 m增大为17.24 m时,在常用制动下,列车管路减压时间增大了30.75%,制动缸升压时间增大了20...  相似文献   

5.
通常情况下,三通管接头的作用只是对液(气)体分流或集流,如图1所示。笔者设计的新型三通阀,不仅能对液(气)体分流或集流,而且在分流中三通阀两个出口出现不同压力时,能自动封闭压力较小一端的出口,防止管路中有泄漏的一端继续泄漏;在集流时,当三通阀两个进口出现压力不同,能自动封闭压力较小一端的进口,防止两种不同的液(气)体混合或混合不均匀。  相似文献   

6.
从2007年开始,铜陵公交在公交车上装用了郑州奥特科技AR60系列车辆底盘集中润滑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控制单元(监控器、油压传感器)、供脂单元(供脂泵站、分油器)、系统附件(主油管路、分油管路和线束管接头)组成. 该系统通过管路系统把车辆上分布的数十个油脂润滑点和集中润滑系统的供脂单元连成一个完整的封闭系统,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系统工作周期和检测运行情况,以实现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定时、定量、间歇式地对各润滑点持续性供油,确保各润滑点良好地润滑.  相似文献   

7.
针对空调管路的振动问题,提出了一种降低管路振动响应,提升管路抗振性能,轻量化管路的优化设计方法.利用正交试验挑选出对管路振动最大位移和管路振动最大应力有显著影响的结构参数,并拟合了显著结构参数与管路振动最大位移、管路振动最大应力及管路质量的二阶响应面模型,采用非劣排序遗传算法对响应面模型进行多目标求解并筛选出最优解.优...  相似文献   

8.
IC卡公交收费系统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胡继胜(机车车辆系)赵连友(大连第一公共汽车公司)1IC卡类型的选取IC卡是IC卡应用系统的信息载体,建立IC卡应用系统的首要任务便是根据系统的要求并兼顾成本选用一种技术性能与系统功能相适应的IC卡,以使系统运行...  相似文献   

9.
IC卡—条码新型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目前地铁售检票系统存在的问题,在开发了非发接触式IC卡检票机,非接触式IC卡车票发行/充值机及通信控制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用的以非接触式IC卡和条码车票为媒体的地铁车站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模式,并对提高系统防伪性能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结构混凝土破损修复后的服役性能,进行了快速修复材料与旧混凝土协同工作性能的系统研究。以环氧树脂、乙二胺、丙酮为基体,设计了快速修复材料;对快速修复材料硬化浆体与既有混凝土的协同工作性,包括抗压、抗折强度和稳定性等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快速修复混凝土的协同抗压和抗劈裂性能均得到提高,其中协同抗压强度最高可提高80%,4h的收缩值仅为0.095mm,完全满足结构混凝土快速修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弯曲输流管道流固耦合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流固耦合理论为基础,对一段两端约束弯曲输流管道建立流体动力学模型及固体运动模型,利用FEA法对该管道系统流固耦合振动特性及弯管内流体流动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流体在管道弯曲处被迫改变方向时,将对管壁施以附加作用力,最大应力和应变发生在入口和出口处附近的上下部.由于管道的弹性作用,管道壁面又会反过来影响管内流体流动情况,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耦合作用;弯管内侧壁附近能量损失较大,静压分布从0~°90°截面始终是外侧高于内侧,进口段湍动能较小、拐弯处较大,管道内流体流速在弯曲管道转角处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2.
公路波纹钢管涵洞设计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钢筋混凝土涵洞在运营后期常因结构刚度较大、不能适应地基变形而带来一系列问题,公路波纹钢管涵洞能较好解决这一问题。此外由于施工便捷、经济实用等优点,公路波纹钢管涵洞越来越受到行业的关注,但是由于国内尚无相应完整的设计规范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路波纹钢管涵洞的应用。在综合比较了国外波纹钢管涵洞设计规范的计算公式及参数取值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结构材料相关取值,论证了国外波纹钢管涵洞设计规范在我国具有适用性,并推荐采用加拿大公路桥涵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   

13.
泰州大桥南塔承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基坑工程量大,文章结合锁口钢管桩围堰在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悬索桥南塔工程的成功运用,从方案比选分析与论证、设计与施工、过程监控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锁口钢管桩围堰,采用经典法和M法对支护结构进行了设计计算。施工实践表明,该基坑工程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正确,锁口钢管桩充分发挥了其锁口止水的功能,同时也其具有刚度大、整体性好、抗弯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圆管涵进行结构优化,研发了一种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异型管涵结构,并对该异型管涵进行相应室内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室内静载试验采用千斤顶加压形式,分级加压直至钢筋混凝土破坏,得出钢筋混凝土异型管涵的极限承载能力、结构力学特性、裂缝发展趋势和结构破坏形式等。结合ANSYS有限元模型,深入了解异型管涵的受力性状和力学性能。通过对比圆管涵可知,钢筋混凝土异型管涵极限承载能力大大提高,结构受力也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复杂阶梯状扬矿管在采矿船升沉运动和海流作用下的纵向振动特性,利用连续弹性杆振动理论,对5 000 m长扬矿管纵向振动性能进行分析. 首先,根据达朗贝尔原理建立扬矿管纵向振动数学模型,采用分离变量法推导管道固有频率方程;然后,进行振型的质量归一化处理;最后,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扬矿管有限元模型,对管道的纵向动态响应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扬矿管的一阶纵向共振频率处于矿区海浪能量集中的频带内,随着中间矿仓质量的增加扬矿管固有频率减小,中间矿仓质量对高阶固有频率的影响更加明显;随着海浪频率的增加,纵向振幅、轴向力和轴向应力先增大后减小,并在一阶固有频率时达到峰值,其峰值分别发生在扬矿管5 000、0、1 000 m处;随着采矿船升沉幅值的增加,扬矿管的动态响应逐渐增大,当升沉幅值大于1.5 m时,扬矿管动态响应的增长速度变缓;扬矿管发生一阶纵向共振时,振动位移和轴向力先增大后作等幅稳态振荡;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沿管长方向的振动幅值逐渐增大,振动平衡位置发生下移,振动响应时间发生延迟,同时轴向力和轴向应力逐渐减小,且轴向应力在每两级阶梯管间急剧变大.   相似文献   

16.
在公路工程中,金属波纹管涵是进行涵洞施工的一项新技术,它因具有性能稳定、安装方便、经济环保的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结合具体的公路施工实例,简要探讨了管涵的施工工艺,包括基坑开挖、基础垫层以及金属波纹管涵洞施工等,希望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MMPC系统排气歧管出口形状与入口形状有较大差异。为降低歧管内的流动损失,需要入口形状沿歧管轴线平滑过渡到出口形状,确定歧管截面形状沿歧管轴线的分布规律是实现平滑过渡的前提。给出一种基于分段控制的MMPC排气歧管几何建模方法,建立对出口、入口形状近似程度不同的一组截面,通过各截面在扫描路径上的位置变化,控制MMPC排气歧管段的平滑过渡,为MMPC排气管段的优化设计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钢管拱压注钢纤维混凝土成败的关键,在于通过对高性能免振自密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试验、应用的内控程度,通过实例介绍了配合比设计选择过程的基本步骤、材料选用、参数控制等,保证了钢管拱钢纤维混凝土一次性压注成功。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事业向着高速、重载的方向迅速发展.对铁路列车制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HXN5型内燃机车是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与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共同合作的,对HXN5型内燃机车空气管路系统的掌握和了解对机车的运用及检修均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汪建中 《交通标准化》2013,(24):121-124
顶管施工过程中地表埋深一般较浅,而且常穿越或临近既有建筑物及道路桥梁,从而对既有结构的稳定性产生不确定的影响.鉴于此,通过数值模拟顶管施工过程,分析了开挖过程中周围土体变形、变化情况,可为相关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