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一方面加快了国内新型舰艇的建造速度,并通过加装新型电子.武器系统,改进一批老旧舰艇,提高其现代海上作战的能力:另一方面抓住有利时机,从俄罗斯引进了一批国内急需或仍属空白的武器装备,以加快中国海军的现代化进程。在当时引进的众多武器装备中.现代级导弹驱逐舰的费用最高,影响力最大,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被看成是中国海军真正走向远洋的开始,对中国海军未来水面舰艇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自建国以来,中国海军的水面作战舰艇从无到有,从几十吨、上百吨的小艇发展到数千吨的大型驱逐舰,走出了一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断适应时代需求的发展道路。在所有水面舰艇中,排水量超过1000吨的驱逐舰和护卫舰是绝对主力,代表了国内水面舰艇的发展方向和海军需求。回顾历代大型水面作战舰艇的发展历程,可以更好地看清中国海军的发展变化,判断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建国以来,中国海军的水面作战舰艇从无到有,从几十吨、上百吨的小艇发展到数千吨的大型驱逐舰,走出了一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断适应时代需求的发展道路。在所有水面舰艇中,排水量超过1000吨的驱逐舰和护卫舰是绝对主力,代表了国内水面舰艇的发展方向和海军需求。回顾历代大型水面作战舰艇的发展历程,可以更好地看清中国海军的发展变化,判断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云起龙襄     
自建国以来,中国海军的水面作战舰艇从无到有,从几十吨、上百吨的小艇发展到数千吨的大型驱逐舰,走出了一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断适应时代需求的发展道路。在所有水面舰艇中,排水量超过1000吨的驱逐舰和护卫舰是绝对主力,代表了国内水面舰艇的发展方向和海军需求。回顾历代大型水面作战舰艇的发展历程,可以更好地看清中国海军的发展变化,判断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进入21世纪后,中国海军大型水面作战舰艇的更新换代步伐明显加快,一批具备较强作战能力并填补装备空白的水面舰艇陆续建成服役。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04年和2005年服役的、被称为"中华神盾"的"旅洋"Ⅱ级防空驱逐舰以及随后于2006年和2007年服役的"旅洲"级防空驱逐舰,这两型驱逐舰都以担负海上远程舰队防空为主要使命,装备有完善的雷达电子设备和远程舰空导弹系统,它们的服役使中国海军在  相似文献   

6.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海军已成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海上作战力量。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一批新型水面舰艇的陆续下水服役,中国海军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加快了向远洋迈进的步伐。从总体上看,建设一支强大的、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海军无疑是我们的最终目标。目前,中国海军大吨位水面舰艇的数量较少,而且从各方面情况看,今后大吨位水面舰艇的建造数量仍然有限,至少在近期不可能有太大的变化。在此情况下,为保证海军整体作战能力,建造吨位小、作战能力稍弱、建造费用较低的护卫舰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我国设计建造导弹护卫舰至今,已建成40多艘各型护卫舰,占海军水面舰艇主力的60%以上。其中数量最多、性能最先进的就是在90年代初期建造服役的江卫级护卫舰,它代表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导弹护卫舰设计建造能力的最高水平,对我国未来新型护卫舰的发展也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1991年,中国海军新型驱逐舰和护卫舰加入现役,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开始具备防空能力。2002年,外媒不断传出中国新型驱逐舰和护卫舰下水的消息,并且刊登了舰艇上安装中程防空导弹和“宙斯盾”的局部图片,由此引发了对迅速提高中的中国舰队防空能力的极大关注。与世界各国海军一样,中国海军每种舰艇都有与作战思想相配套的系统,由于近年来新军事思想的变革和技术的进步,围绕中国海军舰队防空作战的系统配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海军装备序列中出现了一种新型导弹驱逐舰,它不仅在外形上与第一代旅大级有着明显的不同,更为重要的是舰上的雷达、武器、动力、电子战设备方面也都有了跨越式的进步,整体上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技术水平。该型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海军整体作战实力的增强,在大、中型驱逐舰的设计建造能力方面有了新的提高,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成为了中国海军迈向现代化的一个缩影,这就是被国外称为旅沪级的导弹驱逐舰。相对于第一代旅大级驱逐舰,旅沪级可以说没有任何继承性,全新的武器及雷达电子设备的应用及先进的设计理念使其在技术层次上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且第一次在一艘中等吨位驱逐舰上布置了如此复杂而繁多的新型系统,其中很多技术的应用填补了海军装备中的一些空白,对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军水面舰艇的发展发生了极大变化,曾经称霸大洋3个多世纪的战列舰被舰空母舰所取代,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导弹武器的出现不仅改变了现代海战的作战样式,对各型水面舰艇的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现代水面舰艇的作战能力。尤应指出的是,二战中处于从属地位的驱逐舰和护卫舰也从后台走向了前台,一艘排水量不到万吨的驱逐舰装备了先进的现代雷达电子设备以及防空、反舰、反潜等新式导弹武器后,综合作战能力就要比二战中拥有大口径舰炮和厚重装甲、排水量达数万吨的战列舰高出数倍,即使一些只有几千吨的护卫舰也具备了挑战大型舰艇的能力。同时,由于具备了多用途性,一艘驱逐舰或护卫舰可以同时担负多种不同的作战任务,不仅减少了舰队对各型不同功能舰只的保有量,提高海上编队的作战灵活性和机动性,还大幅减少了装备使用、维护的费用。由于驱护舰有良好的性价比,因此战后不仅中、小国家将发展多用途驱护舰作为首选,就是像美、苏那样的海军超强也同样发展了众多驱护舰作为大型舰艇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海军的新型舰艇中.最受人们关注的莫过于舷号为170、171以及舷号为115、116的两型驱逐舰。人们关注的热情之所以如此之高.主要是因为它们不仅是中国发展的第一种专用防空驱逐舰。填补了中国海军装备构成上的空白。同时它们的建成服役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海军长期缺乏可靠、有效的海上区域防空手段的问题。对提高中国海军在中、远海的独立作战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世界范围内看,在同一时期发展两型功能相似的大型防空驱逐舰是非常少见的。而作为发展中的中国海军。为何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同时建造两种专用防空驱逐舰.的确令人感到十分迷惑。而且.这两种防空驱逐舰虽在主要功能上相同。但在很多设计和武器系统的配置上却存在有诸多区别。这种差别不仅直接影响到两者在防空作战中的效能和作用。同时也对各自在中国海军中的地位及未来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及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海军的整体面貌和作战能力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的这十多年间,几型国内自行研制的新一代驱、护舰更是让中国海军主战舰艇的整体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这其中,“旅洋”级多用途驱逐舰在整体技术水平、吨位、作战能力、自动化程度及协同作战能力等方面都明显超过上一代“旅沪”级,达到或接近了国外同类舰艇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水面舰艇对潜搜索能力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水面舰艇对潜搜索能力是水面舰艇反潜兵力作战运用的基本战术指标。给出了水面舰艇编队对潜搜索能力的数学模型,计算了某型猎潜艇、护卫舰、驱逐舰的对潜搜索能力,分析了在指定海域对潜搜索的兵力需求量和搜索持续时间。结果表明,水面舰艇对潜搜索所需时间长、兵力多、效率较低,指出改进声呐性能,增大声呐有效工作距离是提高水面舰艇对潜搜索能力优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早期驱逐舰是为支援大型舰艇对抗鱼雷艇而发展的高速军舰(所谓鱼雷艇驱逐舰),只是强化火炮的放大型鱼雷艇。由于驱逐舰比鱼雷艇有更大的排水量和更好的适航性,因此从上世纪初期就开始成为远洋海军舰队的组成部分。在日俄战争和随后的一战中,驱逐舰的作用非常突出,在鱼雷攻击、护航、反潜和巡逻警戒任务中有良好的表现,因此从一战后期开始就成为现代海军不可缺少的主要舰种之一。在上世纪前50年中,驱逐舰以中、小口径火炮和鱼雷为标准作战武器,以掩护大型舰艇和对敌舰进行鱼雷、火炮攻击为主要作战任务。在发展成熟后,驱逐舰以其伴随大型编队行动的远洋能力、在使用上的机动灵活性和造价低廉的综合优势,在近代海军舰艇中逐渐成为既可承担舰队作战、又能干"杂活"的多面手。  相似文献   

14.
海军舰艇是一个集船舶、冶金、兵器、电子和动力等多方面技术于一身的综合体,其技术水平直接代表着国家整体工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其中,作为目前国际海军水面舰艇中最有代表性的舰种,驱逐舰最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整体工业基础和技术上达到的标准。通过对中国海军驱逐舰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解,将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中国工业和科学技术对驱逐舰发展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舰艇隐身技术的目的是使舰艇的信号特征融合于环境背景中.有效降低敌方探测器的工作效能。隐身舰艇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各国海军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的海军把保证舰艇隐身性置于和发展新型武器系统同等重要的地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设计的每一型水面舰艇都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隐身性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对水面舰艇隐身技术的研究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并在随后建造的各型驱逐舰,护卫舰上不同程度地采用了隐身技术。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的水面舰艇已完成了从非隐身到初步隐身化的跨越,走在了世界水面舰艇隐身技术的前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水面舰艇具备再好的防空性能也无法避免现代化作战飞机的杀伤,而潜艇对于飞机来说更是处于连还手之力都没有的被动状态之中。现代化的海军航空兵可以成为配合海军舰艇部队作战的力量倍增器,缺乏海上空中作战力量支持的海军舰艇部队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国海军在初创时期就建立起了一支具备较强战斗力的海军航空兵部队,作为中国空中作战力量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军航空兵,在我军现代化的立体多兵种协同作战体系中具有非常特殊而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反潜舰艇是指以对潜艇进行搜索、跟踪、驱逐、打击为主要作战使命的水面作战舰艇。随着潜艇设计及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潜艇(包括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的综合作战性能已有了极大的提高,在航速、攻击力、隐蔽性及自动化程度等主要性能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作为现代海军中的一支重要作战力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同。潜艇性能的提高对水面舰艇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世界各国都加速了现代反潜技术研究,逐步建立起了由水面反潜舰艇、空中反潜飞机及水下反潜潜艇构成的立体反潜体系,其中反潜舰艇是这个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世界军事格局及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发生变化,中国海军所面临的潜艇威胁日益凸显,加之中国现代反潜舰艇发展滞后,所以应对现代反潜作战的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这对未来中国海军完成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保护海洋资源和海上交通运输线的畅通等作战任务都将产生不利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在70年代“旅大”级驱逐舰服役之前,中国海军只有4艘“自豪”级和2艘二次大战时期的日本驱逐舰,这就是一个大国海军所有的重型水面舰艇力量。60年代初期,中国在江南造船厂开始建造6610型火炮护卫舰,该级舰也称为“江南”级护卫舰。这是中国首次尝试自行设计大型作战舰只,目的是为替代越来越不堪使用的老式水面战舭做准备。中国当时奉行的外交政策使其没有任何办法从国外获得装备以更新破败不堪的海军舰队。  相似文献   

19.
水面舰艇作战能力综合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面舰艇作战能力是水面舰艇战斗使用、设计论证和发展规划的主要性能指标。介绍了水面舰艇作战能力的传统分析方法,提出了将专家评估和作战模拟相结合的水面舰艇作战能力综合分析模型和方法,在STAGE平台上进行了仿真实现,对三种型号的水面舰艇进行作战能力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可靠的,对水面舰艇战斗使用和装备应用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与大型驱逐舰、护卫舰以及潜艇的快速发展相比,中国海军在现代两栖舰艇的研制及海上投送力量方面的发展并不十分引人注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海军装备的各型一线主战装备都是按照近海防御的作战思想研制的,中、远作战能力极为有限,尤其是现代两栖作战和海上兵力投送能力仍然依靠着数量众多但吨位较小、航行性及适航性差、功能单一、装载能力有限、自身防御能力和续航力也非常有限的中小型登陆舰,所采用的作战方式也是传统的平面登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