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了模型尺寸、单元类型、网格尺寸等对数值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尺寸越大、单元次数越高、网格越密,数值模拟的精度越高,但计算耗时也越长;采用等参8节点二次单元CPE8R、土基深度1.0 m以下为无限元、网格局部细化的模型,既能够合理地预测和分析路面车辙,又能减少计算耗时.  相似文献   

2.
夹层玻璃冲击破坏行为的高精度和高效率仿真分析是汽车行人保护法规评价的重要基础。建立了夹层玻璃板辐射状网格的六面体单元有限元模型,采用ABAQUS软件中的固有内聚力模型描述冲击破坏过程中的裂纹发生和扩展现象,仿真得到的玻璃板裂纹及落锤加速度时间历程曲线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良好,验证了仿真方法及模型的有效性。考虑了不同单元类型、不同网格分布形式对夹层玻璃冲击破坏仿真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发动机进气道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莎莉  朱才朝 《汽车工程》2007,29(12):1070-1073
以发动机整个进气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其三维流动模型,进行流动的数值模拟计算,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不同升程、不同网格单元模型及不同湍流模型下的流动现象,结果表明:增加网格单元数,计算精度并没有显著提高,而采用RNGk-ε模型计算,可以更好地处理流线弯曲程度较大的流动,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超高强钢材料在整车碰撞过程中的失效行为仿真预测精度,对比分析了主流求解器LS_DYNA中GISSMO等6种典型失效模型的原理,并针对GISSMO失效模型中影响整车碰撞失效仿真精度最为关键的参数材料断裂极限应变及网格尺寸修正特性设置方法进行了研究。断裂极限应变标定过程中应变路径存在非线性,需要采用加载历程平均应力三轴度来进行描述;默认的网格修正设置方法难以兼顾不同应力状态,采用自定义的网格尺寸修正设置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典型应力状态下不同网格尺寸模型仿真预测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混凝土细观脆断模型的网格敏感性,在线弹性断裂力学和应力集中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等效断裂强度准则。利用等效断裂强度准则和最大拉应力准则,在两种不同网格下,对细观模型的单轴拉压破坏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典的最大拉应力准则具有明显的网格敏感性,而等效断裂强度准则由于将单元大小作为破坏参数,可以较好地克服单元破坏引起的网格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以Hybrid III假人和某款乘用车座椅为基础,建立不同网格尺寸的人椅系统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其体压分布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确定了满足要求的模型网格尺寸。然后对人体模型的体段质量和人椅系统的体压分布结果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人椅系统模型的体压分布,分别分析和对比了良好坐姿和两种不良坐姿状态下的体压分布,包括最大压力和平均压力等参数。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准确反映人体体压分布特征,可为座椅的设计和乘坐舒适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ACM2模型采用六面体单元来模拟焊核,然后将六面体的8个节点通过RBE3单元与所焊接的面片单元联结,来模拟焊点,但是关于ACM2模型中六面体单元的尺寸大小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为了研究ACM2单元的最佳焊核尺寸和模拟精度,分别对焊核尺寸为6.0 mm、5.32 mm和4.24 mm时的ACM2单元进行探讨。分析了三种典型的钣金拼接结构,对比分析三种焊核尺寸在基础拼接结构模态分析中的分析精度,将这三种焊核尺寸应用于某A级轿车白车身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并且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焊点尺寸设置为5.32 mm时可以获得最精确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加劲肋与横隔板开孔焊接关键构造部位的热点应力建模计算方法,基于热点应力计算理论,以甬江特大铁路斜拉桥为背景,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采用4种单元(Solid45、Solid95、Shell63、Shell93)及3种网格精度(1,3,5mm)建立有限元模型,利用4种外推方法(IIW线性法、ABS/DNV线性法、IIW二次法以及Dong氏法)进行热点应力计算,并结合疲劳试验分析外推方法及模型单元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元类型、网格精度以及应力外推方法对热点应力计算值影响较大;在距焊趾0.4t(t为板厚)范围内,热点应力计算值受网格划分精度的影响较大,而在距焊趾0.4t~2.0t范围内得到较好的收敛;推荐采用Solid95单元进行建模,采用IIW线性外推法进行热点应力计算。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轿车前纵梁组件进行了冲压成型仿真,并将冲压成型引起的板料厚度改变和等效塑性应变映射到碰撞仿真模型中进行碰撞分析,讨论了碰撞模型网格尺寸对数据映射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压成型引起的厚度变化使碰撞模型吸能减少,而塑性应变则使其吸能增大,同时考虑厚度变化和翅性应变的碰撞模型吸能大于忽略成型历史的模型;从冲压成型结果向碰撞仿真模型映射数据的误差依赖于碰撞模型网格尺寸,尺寸越大映射过程产生的误差也越大.  相似文献   

10.
结合某轻型卡车车架的开发工作,对车架进行有限元分析。首先应用HyperWorks软件,选择合理的单元类型进行车架网格划分、螺栓连接和焊接结构的模拟,建立带有驾驶室、车厢、各支架以及前后钢板弹簧悬架的较为完整的整车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工况下的约束和载荷添加方式,并使用NX.Nastran求解出车架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布。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对车架进行改进设计和轻量化设计,优化设计的车架比原设计重量减少了4.93%,且解决了强度不足的问题。最后,对车架样件进行弯曲工况下的应力试验,试验数据和有限元计算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关于体育场馆交通影响分析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研究体育场馆的交通需求特点出发,提出体育场馆开发交通量预测所应遵循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给出适合体育场馆类型开发的交通影响分析方法。在分析方法中,文章以交通影响度和进出车辆干扰分析作为具体分析指标,从路网交通负荷和交通是否流畅两个角度对体育场馆的交通影响进行分析,其中交通负荷分析时,又具体从交叉口、路段、路网三方面入手,在点、线、面上分别对路网的局部和整体进行全面分析。交通评价时,采取不同时期不同尺度的方法进行弹性评价。  相似文献   

12.
郑文杰  杨径  朱林培  熊飞 《汽车工程》2021,43(3):381-386
热管理是影响燃料电池性能与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与建模是研究的难点。首先用理论推导方法建立燃料电池的热模型,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其次建立整车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一维仿真模型,对影响电堆出水温度的风速和风温两个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最后通过仿真计算,分析3种典型工况下电堆的出水温度,并开展整车环模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模型可以准确分析电堆在不同工况下的出水温度,为整车开发过程中燃料电池热管理性能的分析与优化提供参考,对提高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水平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3.
鲁连军 《上海汽车》2006,14(5):32-35
对采用ISG电机的一款混合动力轿车进行了系统匹配仿真分析,通过对NEDC和SHDC工况下不同电机功率匹配情况、燃油消耗的仿真分析,得出了不同电机功率匹配对油耗的影响;接下来通过0~100km/h加速仿真,确定了满足加速性能要求的电机功率,并通过多次连续加速测试确定了电池容量的大致需求。从仿真分析的角度提出了ISG系统可行的匹配方案和预期的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14.
该文采用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建立了上海浦西地区基于数字河网的苏州河水系河网水动力模型,通过拓展河网水量模型的模块,提高基础资料处理和汇流模拟的精度,以及细化排水系统排水、圩区与区域河网排涝的模拟计算,提高了模型模拟计算的精度。应用该模型研究了东太湖吴淞江分洪对苏州河及其以北地区嘉宝北片防洪除涝安全的影响及其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建立燃料电池客车骨架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弯曲、一轮悬空等典型工况下的静态强度、刚度及振动模态,对骨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保证骨架结构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做了12个同时控制吸力和净围压的非饱和含黏砂土三轴剪切试验,旨在探讨吸力、围压对非饱和含黏砂土湿化变形的影响,建立了计算湿化变形的两种模型,并将试验结果分别代人两种模型得出:在相同围压作用下,吸力越大试样的湿化变形量越大;相同吸力作用下,围压越大试样的湿化变形量越小。  相似文献   

17.
基于摄动理论,应用3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对基于动量定理建立的汽车碰撞事故模型的抗扰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特定模型在复杂的扰动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数学方法,处理效果截然不同。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给出了数学表达式。经过对代表车型的实际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袁胜祥 《路基工程》2021,(2):176-180
依托成都地铁13号线隧道近距离穿越娇子立交桥桩基工程,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隧道开挖对于托换桩基剩余承载力的影响,并分析了桩基与隧道净距、断桩长度比两个因素。结果表明:进行断桩处理的既有桩基的承载力发生明显的承载力损失,主要为桩侧承载力损失。实际施工过程中,可根据桩基与隧道净距、断桩长度比确定剩余承载力占比取值区间。  相似文献   

19.
立足于离散选择模型和Nest Logit模型的基本理论,针对Nest Logit模型可以考虑不同选择项之间相关性的特点,研究其在综合交通枢纽交通方式选择方面的应用。分析综合交通枢纽内部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建立基于Nest Logit模型的综合交通枢纽交通方式选择模型,确定其效用函数,计算交通方式选择概率,并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在分析中山市居民换乘意愿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距离分别对出行者换乘交通方式选择进行预测,并把预测结果同实际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音视频桥接技术(Audio/Video Bridge,AVB)数据时延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以AVB交换机处转发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在经典的AVB协议模型中融入Q强化学习理论,构造时延数学模型.在完成AVB协议模型和Q强化学习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更加符合实际的AVB交换机数据转发策略,结合车载以太网数据转发时延影响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