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从犹抱琵琶半遮面,到大张旗鼓推出各家合资自主品牌,合资自主品牌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相似文献   

2.
连续10个月同比下滑!前不久公布的上半年汽车产销数据着实令合资自主品牌尴尬不已。细数下滑品牌,尽管主要集中在轿车细分市场,却也真实地反映了轿车领域合资自主品牌目前所处境地。结合当前仍有车企不断推出合资自主新车的形势,不能不为众车企所表现出的热情担忧。讨巧没讨好无论相关决策者有多么美好的初衷,合资自主品牌的诞生从一开始就有着鲜明的“讨巧”意图。合资公司通过购买、引进外方产品技术平台,重新开发出知识产权归属于合资公司的品牌、车型。这种也可以称作为“混血”自主品牌的产物,显然是为了降低成本,同时不失“合资范儿”。  相似文献   

3.
2009年,真可称为中国商用车的合资年与风云年。特别近期以来,合资的消息纷至沓来,一汽通用轻型商用汽车有限公司于2009年8月30日修成正果。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配件》2005,(24):21-23
在精彩复杂的行业合资背景下,我们有没有想过究竟得到了什么?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钱人一教授引发我们对汽车行业合资成败得失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怎样加快车辆更新,解决司机丢包,提高经济效益?徐闻县汽车运输公司的高招是——合资购车,承包经营。  相似文献   

6.
《汽车驾驶员》2012,(12):8-10,12-14
11月18日,奇瑞捷豹路虎合资项目在江苏省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了合资项目的奠基仪式。奇瑞汽车和捷豹路虎共同宣布,双方的合资申请已经正式完成了国家的相关审批手续。合资公司总投资额为109亿元人民币,合资双方股比为50:50。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跃先生与捷豹路虎全球首席执行官施韦德博士(Dr.Ralf Speth)共同对外宣布了合资企业的名称——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运动》2013,(4):317-317
3月12日,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丰田)在上海正式发布其合资自主品牌战略。伴随着一汽丰田合资自主品牌战略的发布,意味着这家国内知名合资汽车企业又将迈进崭新的发展历程。据悉,其首款EV纯电动概念车型将于上海车展实现首次亮相。  相似文献   

8.
雷丽 《时代汽车》2011,(2):71-74
2010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最流行的一个词是“自主”,时隔半年后,盛行于汽车界的一个词——“合资自主”。一时间,两者间的较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有人说一股合资汽车企业筹建自主品牌的风潮正在席卷整个中国汽车业。也有人说这昭示着我国汽车工业’坷在走过近30年合资模式后,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工业》2001,(1):45-48
我国汽车工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外资建立合资合作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外商投资最热的一个行业,已与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企业建立了600多家合资合作企业,至2000年底,外商投资企业总投资规模为220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规模已超过5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时代汽车》2011,(8):103-103
记者从博世中国总部获悉,博世与戴姆勒就成立合资公司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已提交政府反垄断部门批准。双方的合资公司名为EM—motive有限公司,将主要研发和生产电动车所需的电机。  相似文献   

11.
最近在中国汽车合资史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12月4日通用汽车出售上海通用的1%股权给上汽,上汽首次成为控股方,双方携手共同开拓印度市场;二是上月中国重汽与世界第三大卡车公司曼(MAN)公司合资谈判中采用51%的“绝对控股”成功合资。现在,无论业内人士,还是媒体舆论,都用“中国汽车合资迎来重大的转折点”来高度评价这两起事件。  相似文献   

12.
在经历了漫长的纠结之后,奇瑞与捷豹路虎公司终于在企业层面上修成正果。3月21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捷豹路虎联合对外宣布。双方计划以股比对等的形式建立合资公司。这是继2010年奇瑞与捷豹路虎传出合资意愿和接触以来,首次对外公布关于合资项目的内容。协议公布后,双方将会按照国内合资流程推进这个合资项目,但有关协议的具体条款和内容尚未披露。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两国总理出席戴姆勒与北汽福田就建立双方各占50%股权合资协议的正式签署仪式,由此中国商用车的合资经营趋势又有了新的发展。自从2004年1月28日雷诺卡车公司与东风汽车公司签署东风柳汽中法合资公司协议之后,在上规模的中重型载货汽车领域中开始出现了中外合资的动向。但真正的合资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配件》2014,(7):21-21
麦格纳国际公司日前宣布,陔公司旗下的麦格纳外饰业务部(MagnaExteriors)与重庆光能荣能汽车配件公司组建了一家合资公司,双方符持有50%的股权,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名为麦格纳光能汽车饰件系统(杭州)有限公司,该公司将在杭州新建一家工厂.而刚中陶汽车市场组装供应汽车前端模块(FEM)。  相似文献   

15.
王晓辉 《时代汽车》2010,(10):94-97
新闻背景: 江淮的新闻最近可谓是鱼贯而出。 8月,江淮与天津正道签署了关于新能源汽车合作合资的《框架协议》;与巴西SHC公司签署了《独家经销协议》。9月,历时一年谈判的江淮汽车与两个中美合资合作的项目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6.
《时代汽车》2006,(1):30-31
酝酿多年的沃尔沃、一汽、中国重汽(下称“重汽”)卡车发动机项目被沃尔沃叫停。同时,沃尔沃和重汽的整车合资项目——华沃公司已经陷入半停产边缘,这个两年前签署的中国最大商用车合资项目前景暗淡。  相似文献   

17.
后合资时代,汽车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纳入到全球化竞争格局中,“博弈会导致公司内耗,而和谐发展才能寻找到合资公司之间共同的利益方向。”汽车专家说“艰苦的时候可以齐心协力,但一旦略有成绩就开始争权夺利。”东风悦达起亚一位高层的话语,正是当前此起彼伏的合资公司控制权斗争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合资品牌牢牢掌控着中高端市场,自主品牌却在中低端市场奋力打拼,这是维系中国摩托车市场平稳发展的既定格局。但近年来受整体经济环境低迷的影响,国内摩托车行业的整体格局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在很多传统强势市场,合资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而很多原本在该地区销量不错的自主品牌,却显得有些乏力,这—趋势正在全国各地市场蔓延……  相似文献   

19.
合资,一度被国内一些企业视为救命良方,各地曾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合资热。的确,一些业绩平平的企业在合资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壮大起来。然而,凡事有两极,合资如果把握不好,往往成为外商扼杀民族品牌的合法外衣,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  相似文献   

20.
1.商用车领域中国式合资风起云涌 2009年是中国商用车的合资年与风云年,所发生的一系列可载入中国和世界汽车工业史里程碑的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