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重载铁路上75kg/m钢轨12号高锰钢辙叉出现水平裂纹、竖直裂纹及垂磨等病害问题,分别建立既有线上、中铁山桥改进型、中铁宝桥改进型高锰钢辙叉的有限元受力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三种辙叉在极限荷载和疲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并对高锰钢辙叉改进前后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为重载铁路高锰钢辙叉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重载铁路上75 kg/m钢轨12号高锰钢辙叉出现水平裂纹、竖直裂纹及垂磨等病害问题,分别建立既有线上、中铁山桥改进型、中铁宝桥改进型高锰钢辙叉的有限元受力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三种辙叉在极限荷载和疲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并对高锰钢辙叉改进前后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为重载铁路高锰钢辙叉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了60kg/m轨30号道岔技术特性,详细总结了提速线路铺设P6030号道岔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毛红华  符晖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7):360-364,29,30
在城市轨道交通(轻轨)地面车站,主要是高架车站的结构设计中,分析研究其荷载类型、荷载工况对车站结构计算的安全可靠性意义重大。其中还有有效控制沉降问题。该文分析荷载类型、荷载工况,建立计算模型提出看法,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建高层建筑与邻近既有轨道交通隧道两者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采用有限元分析与监控量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隧道在基坑开挖和高层建筑修建后产生的附加内力和变形。通过监测隧道结构各测点位移在施工过程中变化量和变化速率,将有限元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隧道运营工作状态作出相应判断。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围岩处于稳定状态,结构变形满足限值条件,高层建筑建设对轨道交通正常运营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竖向荷载作用下曲线梁桥约束反力的特性,以力法方程、三弯矩方程为基础,推演单跨曲线梁桥和连续曲线梁桥的约束反力(扭矩)表达式,并采用推导出的表达式和有限元程序PCBP分别对某六跨连续曲线梁桥的内力与约束反力进行计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点支承抗扭约束条件下,受竖向荷载作用的单跨曲线梁桥,其曲线内侧的约束反力小于曲线外侧的;受竖向荷载作用的连续曲线梁桥,梁端曲线内侧的约束反力小于曲线外侧的,而在中间支承处会出现曲线内侧的约束反力大于曲线外侧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列车荷载下钢轨平顺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列车荷载作用下的钢轨变形曲线受列车荷载、轨道整体刚度、钢轨自身性能、扣件间距和温度力等因素的制约。文中运用有限单元法建立轨道简化模型,分析各种制约因素对轨道结构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随着列车荷载、轨道整体刚度的减小和钢轨重量的增大,钢轨的变形曲线也越来越平顺,而钢轨内部温度力和扣件间距的改变对钢轨的变形曲线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槽型梁平面与空间受力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明俭  刘刚 《路基工程》2011,(3):140-143
采用Midas/Civil和ABAQUS软件对重庆轨道交通#1线槽型梁进行平面和空间受力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竖向荷载作用下,槽型梁空间受力行为明显,平面模型计算的挠度偏大;单线槽型梁采用两种模型得到的道床板纵向应力差别不大;槽型梁横向应力不可忽视,在某些截面横向应力甚至与纵向应力相当,必须采用空间模型进行详细分析;两种模型均能反映结构的一阶振型,但平面模型无法反映结构的局部弯曲和扭转振型。  相似文献   

9.
方胜  张俊云  黄洪 《路基工程》2010,(6):160-163
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建立了四个模型,通过对比模型计算结果,分析了土工格栅和桩帽对刚性桩加固软土路基中的作用,并与柔性桩加固软土路基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土工格栅对调节桩土应力比、均化沉降有一定作用;桩帽对提高桩土应力比、减小差异沉降的作用较明显;与柔性桩相比,刚性桩更能有效控制路堤总沉降和约束地基土体的侧向位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与已建轨道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施工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以春申湖路快速化改造中元和塘东隧道基坑下穿轨道2号线号线高架为例,通过开挖施工中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MJS工法、开挖工序安排、应用支撑自动轴力补偿系统、加强监测等),并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地上地下整体模型,将结果与过程监控数值对比,确保了轨...  相似文献   

11.
现代交通超载严重,导致检查井井盖周围的路面下沉,给车辆行驶造成不便。参考相关文献,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建立了比较符合工程实际的简易力学模型,仅从力学角度分析在轴载作用下,井盖及其周围路面的受力状况,为对其周边路面加固提供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大跨度斜拉桥双向曲面混合桥塔钢-混结合段的力学行为与传力机理,设计相似比为1:4的全截面静载试验模型,测试最不利及超载工况下结构的应力、变形、开裂等;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桥塔钢-混结合段的传力机理,并进一步探讨结构构造参数对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最不利荷载工况下,钢结构最不利压应力为-165.44 MPa,位于钢过渡段主跨受压侧壁板;混凝土最不利拉应力为8.65 MPa,叠加预应力效应后约为1.73 MPa,位于混凝土段边跨受拉侧;沿塔轴向,钢结构应力平缓降低并在承压板附近存在突变,混凝土应力较为平稳;剪力钉及PBL剪力键弯曲应力均呈"两头大、中间小"的马鞍形分布。模型各构件实测应力随荷载增加呈线性增长,模型整体处于弹性受力状态;结合段钢-混最大滑移值仅65 μm,钢-混之间协同受力良好;模型上下缘实测应力差异约为10%,表明双向曲面构造引起一定的空间受力特性,但挠度量值差异小。超载工况下,1.4倍加载时混凝土段边跨受拉侧出现裂纹;1.7倍加载时钢过渡段主跨受压侧局部应力屈服,模型受力整体表现为以钢过渡段受压侧及混凝土段受拉侧最为不利。2.0倍加载下,模型水平挠度随荷载变化均近似线性增加,转角近似满足线性变化,受混凝土开裂影响较小;最大水平挠度仅1.43 mm,挠跨比约为1/3 000,结构具有良好的刚度性能;结合段内混凝土局部开裂对受拉区的钢-混相对滑移影响较为显著。通过承压板、钢壁板及PBL板分别传递荷载66.3%、15.2%及18.5%,承压板为主要传力构件。参数讨论表明,原桥合理承压板、钢壁板厚度分别介于40~80、24~40 mm之间,剪力连接件刚度对结构传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