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港产业集聚的基本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南 《水运管理》2008,30(2):11-13
为推动我国临港产业区的进一步发展,对促进临港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并形成产业集群的运输成本、收益递增、外部经济等多项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基于预期在产业集聚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临港产业集群可以通过自生性循环累积而加速形成。  相似文献   

2.
李南  王旭辉  韩国玥 《水运管理》2014,(3):15-17,38
在阐述产业共生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沿海临港产业与产业共生理论的整合及临港产业共生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根据临港产业共生方面的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提出该方向的应用前景和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临港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山东省临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影响山东省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为改善沿海地区基础设施现状,推动山东省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提高山东省沿海地区竞争力,提出培育山东省临港产业集群措施: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利用跨国企业推动临港产业集群形成;提高临港产业关联度,创造集聚规模效应;扶持与临港产业相关及支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7月15日~16日,“首届国际海运(中国)年会2004”World Shipping(China)Summit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召开。本次年会是在中国召开的一次高层次的海运盛会。本次会议聚集了来自中外海运界、造船业界、港口业界及其他产业界的嘉宾500余人。交通部徐祖远副部长百忙之中拨冗出席会议。国资委、发改委、商务部等政府部门领导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4月8日,一个中国人眼中非常吉祥的日子,却成为荣智健商海生涯的终点,这位中国硕果仅存的上世纪真正贵族,孤单谢幕的同时也带走了中信泰富的一个时代.而在此之前的4月2日,全球关注的G20峰会在伦敦也落下帷幕,这次被称为二战以来最重要的世界级经济会议,却人散曲未终,建立全新国际货币体系、终结美元独霸时代的伟大征程将由此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6.
"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当前我国陆续出台促进九大制造产业振兴规划的大背景下,出台物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有利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为各产业振兴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保障和坚实后盾;对于加快产业升级步伐、转变增长发展方式以及提升我国现代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当前我国陆续出台促进九大制造产业振兴规划的大背景下,出台物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有利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为各产业振兴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保障和坚实后盾;对于加快产业升级步伐、转变增长发展方式以及提升我国现代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港口物流产业组织的空间布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学工  杨贺 《水运管理》2007,29(2):9-13
结合我国沿海5大港口群的发展现状与结构特征,阐述港口物流产业组织空间形成的基础、布局及其界定标准,提出港口物流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创新、空间结构层次的优化与创新,认为后者包括港城体系、区域体系和港口物流体系的空间优化。  相似文献   

9.
温州市要解决产业"低、小、散"问题,促进传统产业提升,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而临港工业可能就是突破口之一.经过几年的建设,温州的基础设施已日趋完善,以高速公路网、沿海铁路大通道和机场迁扩建共同形成立体交通枢纽已见蓝图,温州临港工业已经具备了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车勇  夏祥国 《中国水运》2006,4(4):191-192
本文建立在产业内分工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收集、整理和计算中国与东盟国家间产业内贸易指数,从而对中国与东盟国家间产业内分工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产业内分工上的变化发展,并分析目前的现状和今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深圳港口产业化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海洋产业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港口的发展及港口产业化的趋势不仅为海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基础,而且正在成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中的支柱产业。本文阐述了深圳港口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及发展现状,分析了深圳港口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有符合 业发展需要的角度论述了港口产业化与现代化产业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还对港口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及在促进海洋产业方面应采取的措施作了初  相似文献   

12.
国际造船业产业转移的现状、特点与中国应对策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陶永宏 《船舶》2005,(5):1-5
国际造船业正在加速向中国转移.文章分析了国际造船业向中国转移所具有的四大特点:即由技术含量低向技术含量高转移;由船舶制造向船舶配套转移;时效性以及集聚性.提出了中国应对国际造船业转移的"以产业集群为建设思路进行产业布局,构筑大基地;以产业集聚为发展思路进行企业优化整合,组建强集团;注重特色营销,开展错位竞争"等五大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为了深入贯彻国家《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加快推进我市船舶工业发展。由我委牵头,有南通柴油机股份公司、南通长城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参加的一行六人,于2006年11月20日至24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运》2007,(8):56-57
江苏省率先构建大交通管理格局日前,江苏省政府第81次常务会议决定,成立江苏省航空产业发展办公室,挂靠省交通厅,目前组建工作基本结束,已开展正常工作。据了解,航空产业办的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民航总局有关规章、制度和标准;编制江苏省航空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提出江苏省航空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对江苏省航空产业实施宏观管理,推进和指导江苏省航空产业体制改革工作;研究提出江苏省境内民用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总体规划,协助对江苏省境内民用机场的安全运行、环境保护、应急救援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负责与上级民航管理机关、省内军事部门的沟通联系。  相似文献   

15.
16.
17.
我国造船产业生命周期判定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准确地识别我国造船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是制定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的前提与基础.作者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选取我国1982~2008年造船完工量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Compertz模型对我国造船产业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我国造船产业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前期,成长期将持续到21世纪中期.针对我国造船产业成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作者提出了相关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深水港工程建设指挥部港城分指挥部,以及上海海港新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宣告成立,标志着地处上海东南端的南汇芦潮港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的海港新城建设进入了实质性启动阶段.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回顾了我所从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到以发展科技产业为主的转变过程,从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总结了观念和产业格局调整的经验,并针对现阶段科技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自身未来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