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桥梁建设》2007,(3):83-83
聚羧酸减水剂 普通减水剂 萘系高效减水剂 密胺系减水剂 氨基系减水剂 早强减水剂 缓凝减水剂 缓凝高效减水剂 引气减水剂 引气高效减水剂 粉煤灰激发剂 水泥柔性剂 有机硅憎水剂 钢筋阻锈剂 硅质密实剂 石膏缓凝剂 石膏增强剂 接地降阻剂 JS防水涂料 聚丙烯纤维。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5,(9)
针对传统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补强材料在压力施工条件下易产生离析等流动性不佳问题,本研究以矿渣粉为胶凝材料,水玻璃为激发剂,结合高效减水剂、缓凝剂和细集料制备矿渣基补强材料,并测试其流动度,研究了其流动性能,经过筛选提出了最佳原材料组成和比例。结果表明,聚羧酸系减水剂对改善补强材料工作性能最为明显,且最佳掺量为矿渣粉质量的1.2%;MgCl2缓凝剂最有利于补强材料流动性能的提高,且补强材料的初始流动度和30min流动度先随MgCl2掺量的增加而增加,然后随MgCl2掺量的增加而降低,最佳掺量为矿渣粉质量的1.0%;水胶比(W/B)为0.34时,补强材料拥有最好的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同分子结构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量、ζ电位、水泥净浆流动度、混凝土性能的测定,对比分析了不同分子结构聚羧酸减水剂对C50混凝土的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羧基接枝密度的增加,聚羧酸减水剂吸附量增加,ζ电位下降,初始吸附能力降低;随聚氧化乙烯基接枝密度增加,减水剂分散能力下降,分散保持性提高,敏感性降低;当羧基与聚氧化乙烯基摩尔比为1:1时,初始坍落度140~160 mm,1h基本无损失,减水剂具有良好的流动保持性;C50混凝土中掺入适当粉煤灰,可提高后期强度,同时有利于工作性调控.  相似文献   

4.
聚羧酸减水剂作为第三代高性能减水剂,克服了前两代减水剂减水率低、过分缓凝、与水泥适应性差等一系列问题,正逐渐成为工程中配置高性能混凝土的首选减水剂。本文通过对早强型、抗泥型、保坍型和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从合成方法、作用机理和结构与性能的关系3方面对每一类型的聚羧酸减水剂进行阐述,得出结论:(1)功能性组分与聚羧酸减水剂复配的方式在工程中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2)聚羧酸分子结构中羧基(-COO-)含量是聚羧酸减水剂功能调控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并总结出今后的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方向为:(1)通过分子结构设计或接枝多功能单体,以实现开发集多功能于一体的聚羧酸减水剂;(2)研发环保、高效、稳定的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5.
李凯  张晏 《路基工程》2017,(3):170-172
通过氯盐侵蚀试验,分析了钢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浸泡时间,干湿循环次数和减水剂品种对钢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氯盐侵蚀条件下,奈系减水剂和聚羧酸减水剂对抗压强度的提高优于脂肪族减水剂。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GTS-102聚羧酸系减水剂在甘竹溪特大桥混凝土中的应用情况.工程实践证明GTS-102聚羧酸系减水剂具有掺量低、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能好、混凝土外观质量好等特点,保证了工程的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不同水胶比、减水剂掺量的混凝土试件,在相对湿度分别为75%、54%的条件下碳化28d,测定碳化试件不同深度处碳化产物CaCO_3的含量,并绘制碳化产物CaCO_3含量和深度的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当水胶比小于或等于0.45,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掺入对低水胶比混凝土的碳化作用不明显;水胶比为0.50时,较低掺量减水剂对混凝土的碳化作用不显著,但掺量较高时(0.8%),对混凝土的碳化性能不利。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聚羧酸减水剂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制备含有不同减水剂掺量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并对其流动度、抗压强度、收缩性能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减水剂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与流动度影响存在临界点,超过临界点后,增加减水剂掺量,UHPC流动度保持稳定,但早期和后期抗压强度有不同程度下降。增加减水剂掺量,超高性能混凝土早期自收缩降低,而长期干燥收缩和电通量值显著增加;减水剂掺量越大,继续增加减水剂掺量时超高性能混凝土电通量值增长越快,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降低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减水剂种类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合室内试验方法,分别针对掺入聚羧酸减水剂、氨基磺酸盐减水剂和萘系减水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和早期收缩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掺入适量的减水剂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和降低早期收缩变形;掺入聚羧酸减水剂的混凝土工作性能最佳、抗压强度最高和早期收缩率最低,其次是氨基磺酸盐减水剂,效果最差的是萘系减水剂。研究结果可为掺入减水剂混凝土设计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在透水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加入聚羧酸减水剂,研究在不同聚羧酸减水剂添加量和不同减水率条件下,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透水性能以及抗冻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掺量为0.2%、减水率为0.08时,聚羧酸减水剂对透水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影响较小,但可有效提升透水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5 MPa,提升透水性能1.8 mm·s-1,并可明显控制透水混凝土冻融后的质量损失及抗折强度损失。  相似文献   

11.
为了增强二氧化碳在硅酸盐水泥中的应用,探究了干冰对于硅酸盐水泥凝结时间、净浆流动度和净浆强度、砂浆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干冰掺入量低于1. 2%时,净浆凝结时间先缩短后延长,但凝结时间均低于未掺入干冰的试件。当干冰掺入0. 6%时,凝结时间最短。净浆中掺入萘系减水剂及聚羧酸减水剂后,干冰的掺入对净浆初始流动度影响较小。60分钟净浆流动度测试表明,掺入萘系减水剂对净浆试块的保坍有利。聚羧酸减水剂对净浆试块的保坍有不利影响。干冰掺入后,净浆和砂浆试块的抗压抗折强度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干冰掺入量不大于0. 9%时,干冰对抗压抗折强度均有利。干冰掺入量为0. 6%时,抗压抗折强度均达到峰值。7d、28d净浆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6. 6%、6. 5%;砂浆抗压强度提高了11. 7%、6. 9%;砂浆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6. 8%、7. 15%。SEM测试表明,干冰的掺入优化了水泥的硬化结构,这对干冰在硅酸盐水泥基材料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茹 《路基工程》2009,(5):109-110
使用JL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选用四种常用水泥,进行了不同掺量的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以及不同掺量条件下水泥净浆流动度的经时损失试验,对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进行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JL减水剂能适应四种水泥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4种聚羧酸减水剂与天然火山灰的适应性研究,对比优选出适应性最优的聚羧酸减水剂,并对肯尼亚两种天然火山灰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各项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KL-3聚羧酸减水剂与#2火山灰完全能够配制出兼顾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14.
高性能同步注浆材料专用外加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利用盾构泥砂成功制备出高性能同步注浆材料,采用膨润土、凹凸棒黏土、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FDN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与葡萄糖酸钠进行复配,优选配方组成,研制出高性能同步注浆材料专用外加剂HMA。结果表明,掺加HMA配制出的同步注浆材料工作性能好,初始流动度可达210 mm,流动度经时损失极小,能有效防止管片上浮,稠度值为10 cm左右,泌水率几乎为0,抗水分散效果好,28 d水陆强度比可达0.90以上。说明HMA外加剂非常适合用来配制高性能同步注浆材料。  相似文献   

15.
针对蒙脱土对聚羧酸减水剂的负效应,选取聚乙二醇-4 000、三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和氯化钾作为添加剂并将其与聚羧酸减水剂进行复配使用,并通过试验来研究添加剂对含钠基蒙脱土和含钙基蒙脱土的砂浆工作性能和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确定添加剂的最优配合比,表明其对聚羧酸减水剂的负效应具有非常明显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类型及不同掺量的聚羧酸减水剂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生成物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羧酸减水剂主要通过释放自由水来影响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水化进程.建议聚羧酸减水剂有效成分掺量范围为0.5%~0.8%.活性粉末混凝土流动性、抗压和抗折强度随减水剂有效成分掺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掺早强型减水...  相似文献   

17.
格丑沟特大桥主桥为系杆拱桥,系梁采用C55混凝土,属高强高性能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要求混凝土具备高工作性能(低坍落度、高流态、稳定泵送)、高抗裂性能(低收缩)、高耐久性能。该文通过掺用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优质粉煤灰以及改善骨料质量、优化骨料级配等技术手段,对系梁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优化及性能试验研究,为工程施工推荐了满足设计要求、经济合理的施工配合比。施工实践证明,系梁混凝土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分析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无砂多孔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孔隙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减水剂对抗压强度的提高作用很大,对孔隙率的影响也显著,但随掺量的增加影响会减小.论文还提出了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分析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无砂多孔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孔隙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减水剂对抗压强度的提高作用很大,对孔隙率的影响也显著,但随掺量的增加影响会减小。论文还提出了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廖建东 《路基工程》2013,(4):176-178
修建某高速铁路需要高性能混凝土。由于该地天然砂短缺,按就地取材原则,使用机制砂;采用粉煤灰、矿粉、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三掺”技术,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所配制的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耐久性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