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4 毫秒
1.
考虑高频振动沉桩过程引起地基中超静孔隙水压力增长情况,研究了孔压沿桩径方向与轴向的大小及分布规律,并同时对高频振动沉桩引起的孔压性状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打桩过程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增长性状对其打桩的可打入性有很大的影响,有地下水存在时,高频振动沉桩引起孔压的增加有利于桩的贯入,因而桩的贯入位移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2.
高频振动打桩机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扼要评述高频振动沉桩机理,叙述在不同相对密度的饱和砂土中,通过小型模型试验研究模拟桩体贯入深度随激振频率(20~80 Hz)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增高振动频率可使饱和砂土液化加速,土阻力相应地快速减小,显著提高沉桩效率。  相似文献   

3.
高频振动打桩机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既有高频振动沉桩机理做了扼要评述,并在不同相对密实度的饱和砂土中,通过小型模型试验研究了模拟桩体贯入深度随激振频率(20~80 Hz)的变化规律。初步结果表明,增高振动频率可使饱和砂土液化加速,土阻力相应地快速减小,从而使沉桩效率得以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黑龙江干流堤防工程基础施工为研究背景,在简述了建华集团研制的预应力混凝土波浪桩的主要参数和性能后,针对黑龙江地区极寒地质条件进行了预应力混凝土波浪桩钻孔和沉桩设备选型试验,即将深孔搅拌机、长螺旋钻机、反力压装机、高频振动锤和履带式振动锤机等设备进行了多种组合,在分析了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长螺旋钻机+高频振动锤设备组合为最优方案。并在选定设备组合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钻孔沉桩施工工艺,完美解决了波浪桩在极寒复杂地质下沉桩不够、断桩的问题,同时可以更好地控制波浪桩间缝隙以及垂直度,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介绍公路软土地基振动沉管碎石桩施工技术,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改进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大直径沉模薄壁管桩是一种适合加固软土地基的新型高效优质桩型,可有效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地基沉降度。采用振动沉模、现场浇筑混凝土的一次性成桩技术,能快速加固软土地基,提高承载力,使其满足设计要求。文章介绍了振动沉模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的技术原理、加固机理、施工设备、施工工艺、设计与质量检测及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7.
锤击管桩沉桩过程模拟与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锤击管桩设计合理、提高施工质量,通过对柴油锤的冲击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更符合实际打桩过程的柴油锤冲击模型;在对沉桩过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应力波理论建立了重锤-桩-土相互作用模型,研究了施工工艺参数、桩的设计参数以及地质条件等对冲击力、桩贯入度等的影响.工程实例的对比分析表明,进行模拟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8.
基于室内桩孔水泥土夯击试验,研究夯锤形状、夯锤落距和夯击次数对挤密力和压实系数的影响规律,建立拟合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平底锤对桩底的挤密力最大,锥底锤对桩侧的挤密力最大。挤密力和桩体压实系数与夯击次数、夯锤落距之间存在对数函数相关性,用对数数学模型计算挤密力平均误差不超过7 k Pa,压实系数平均误差不超过2%;根据桩体压实系数的数学模型和挤密力随夯击次数的规律,以夯击能作为考量标准,提出最优夯击方案为锤底为锥形、30 cm落距和每层夯击30次。  相似文献   

9.
海中钻孔桩施工平台的设计应考虑海洋环境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以确保平台的稳定与安全.平台施工采用了GPS定位,振动锤下沉钢管桩,贝雷梁支承平台,并加强了连接系的设置.采取有效措施使钢管桩均匀受力、减缓海水的侵蚀.这都为青岛海湾大桥下部结构顺利施工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大直径沉模薄壁管桩是一种适合加固软土地基的新型高效优质桩型,可有效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地基沉降量,采用振动沉模、现场浇筑混凝土一次成桩技术,能快速加固软土地基,提高承载力,使其满足设计要求,且具有工艺简单、质量可靠、工效高、造价低等显著优点。介绍了振动沉模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的技术原理、加固机理、施工设备、施工工艺、质量检测及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从土的压实理论出发分析了现有压路机的特点,进而提出了有侧限平板振动压路机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土的应力状态分析,说明这种新型压路机从本质上改善了压路机的压实性能。  相似文献   

12.
刘勇 《铁道建筑》2005,(10):29-32
CFG桩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简称。用它处理软基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挤密效果好、全桩长发挥侧阻力、端阻力明显、对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大且有很大的可调性等优点。本文介绍了振动沉管桩施工工艺及有关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