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简要介绍淮安三线船闸闸位方案的选择原则,并对闸位方案进行定量分析比较,最终推荐采用土方量小,压废地少,少占用农田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狭窄空间内船闸扩容改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闸位平面布置方案的合理性尤为重要。以某扩容改造船闸工程为例,综合考虑选址、共用引航道宽度、施工过程对二线船闸主体结构及隔流堤安全的影响、施工围堰布置及防洪要求,进行方案比选研究。最终确定闸位布置方案为:两船闸中心线间距为80 m,改扩建一线船闸下闸首上游面与二线船闸下闸首上游面顺水流方向距离为4.4 m。同时,对后期工程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江苏省高邮运东船闸原有一线船闸处于超负荷状态开展扩容工程研究。从地形地貌、城市规划、投资成本,以及施工难易程度等方面对扩容工程闸位进行综合比较,优选出最佳闸位方案。  相似文献   

4.
袁和平 《水运工程》2019,(5):135-140
受一线船闸、桥梁、泄水闸、调水泵站和防洪大堤等已建建筑物的制约,京杭运河万年闸复线船闸的平面布置条件较为复杂。船闸平面布置时结合既有建筑物的限制条件、船闸通航条件、相邻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船闸运行管理、工程协调美观性、施工条件以及工程投资等方面对闸位进行比选,确定最优的船闸闸位方案,在引航道布置时结合设计船型的实际情况和一线船闸引航道的现状条件采用弹性停泊段和共用靠船墩等创新方案,对在工程集中区域布置多线船闸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改扩建船闸工程合理确定两闸轴线距离的问题,对现行规范相关条款、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在考虑两闸轴线距离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经验和已有工程的研究结果,提出“确定两闸轴线距离”的分析流程为确定闸位、初拟间距、调整间距和分析复核,并提出相应的计算公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3个船闸工程对上述分析流程和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应用。结果表明,提出的技术路线和计算公式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船闸服务水平与船舶待闸时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船闸服务水平研究中,服务水平系数是进行船闸通过能力设计的主要依据,而船舶的平均待闸时间则更受服务对象和管理部门的关注。由于缺乏船舶待闸时间的实测资料。直接根据待闸时间来划分船闸服务水平等级暂时无法实现。文章重点探讨了船闸服务水平系数与船舶平均待闸时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建立其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从而将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最后,根据苏北运河施桥船闸的实测资料对文中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多级船闸船舶过闸安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葛洲坝船闸船舶过闸安全的经验教训,对多级船闸船舶过闸安全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江涛  罗业辉  董霞  夏峰 《水运工程》2021,(11):142-147
针对淮安东船闸受周边已建和拟建建筑物制约、平面布置条件较为复杂的问题,进行闸位方案、双线船闸错位布置和并列布置方案、上游引航道涉管理区是否全部征用方案的对比分析,确定南侧闸位,并选择双线船闸错位布置、上游引航道全部征用为最优方案。提出船闸平面布置应结合周边制约条件、通航条件、通航安全、防洪、船闸运营管理、征地拆迁和投资等进行比选,并指出下阶段需要研究的方向,对周边环境复杂的船闸布置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长洲水利枢纽共有4线船闸,2021年下行量达1.19亿t,船闸运行接近饱和。为研究新建船闸建设方案,需结合过闸运量预测,分析既有船闸和新建船闸的通过能力。根据过闸船舶统计数据和发展变化的规律,预测2030年过闸船舶的组成、各吨级船舶的平均载重吨和装载系数。采用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模拟船舶随机到闸和排档过程,考虑多线船闸不同的调度规则,构建了船闸群的系统仿真模型。结果表明:按船舶随机到达顺序依次过闸的规则,船闸总体通过能力相对较优;五线船闸选新闸址建设,且闸室平面尺度宜为340 m×34 m。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成子河船闸需穿越多重水系,闸位选择受限因素多且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复杂的问题,船闸平面布置从水系连通、防洪规划、通航安全、对灌溉排涝的影响、船闸运营管理、征地拆迁和投资等多方面进行了技术经济比选。通过数模在引航道与上下游交叉河流处分别限定300、120 m3/s最大安全通航流量条件,并采用疏浚拓挖增加过水断面和设置导流墙调整主流方向,改善了船闸引航道的通航水流条件。对复杂水系条件下的船闸闸位选择和平面布置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