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继续推进广州市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并为国内其他城市快速公交系统规划提供参考,对广州快速公交系统在规划、设计和建设运营阶段的创新亮点进行了总结。通过分析其经济、社会效益,得出了公交系统优化、出行费用下降、可复制推广等6项评估结论。  相似文献   

2.
基于IC卡数据挖掘获取公交OD矩阵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州市羊城通IC卡以及广州市公交系统信息为例子,探讨了实现基于IC卡信息获取公交客流出行特征的方法。在IC卡数据挖掘和统计基础上,对线路站点OD矩阵、区域OD矩阵进行了推算。相比传统的人工统计法。该方法易于实现,能运用到实际中且运算效率高,适用于海量数据的客流出行特征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3.
快速公交具有速度快、容量大、建设周期短、造价低等优点,国内许多城市已经建成,或正在考虑建设快速公交。回顾了常州市快速公交系统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快速公交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的功能与定位,指出快速公交与轨道交通是相互补充的,快速公交可以作为轨道交通的延伸、补充和过渡。分析了快速公交系统的运营效果,快速公交在支持城市发展、优化居民出行方式结构、改善居民出行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最后,总结了快速公交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营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并指出一个成功的快速公交系统需要系统化的思路,从规划设计、选线到运营组织与运行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彭婕 《城市车辆》2008,(9):11-11
近日,无锡九龙公共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从安凯客车定制了50辆CNG公交车,合同总额超过1000万。此举在为无锡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无疑也会为保障无锡“绿色出行”和逐步减少公交系统对石油的依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时代汽车》2008,(10):76-76
近日无锡九龙公共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从安凯客车定制了50辆CNG(压缩天然气)公交车.合同总额超过1000万。安凯在为无锡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为保障无锡“绿色出行”和逐步减少公交系统对石油的依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韩超 《商用汽车》2013,(17):101-104
郑州市日均公交客运量为280万人次,其中快速公交系统日均最高达70万人次,仅用12.5%的运力实现了25%的运量。自京广线高铁和徐兰线高铁郑西段投入运营后,河南省郑州市成为2条高速铁路的交汇点,也是全国铁路网中重要的十字交叉中心枢纽。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郑州市内来自省内外的流动人口与日俱增,巨大的交通压力成为郑  相似文献   

7.
《驾驶园》2018,(3)
正2月23日正月初八,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185.9万人次,铁路春运累计发送旅客20786.1万人次,同比增加986.9万人次,增长5%,铁路运输安全稳定有序。2月23日,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8460列,增开旅客列车1150列。武汉局集团公司发送旅客89.5万人次,同比增长5.9%;上海局集团公司发送旅客195.9万人次,同比增长17.1%;南昌局集团公司发送旅客102.8万人次,同比增长10.6%;广州局集团公司发送  相似文献   

8.
香港:九成市民出行首选公交现在,香港约90%的市民出行首选公交,每天有1100万人次使用各种公交工具。香港以上海1/3的城市道路总里程,承担了与上  相似文献   

9.
快速公交系统(BRT)作为一种灵活、便利、经济的新型城市公交模式,为当前城市交通提供了一种新的公交出行方式。文中通过分析成都快速公交系统在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快速性、准时性等方面的状况,对成都市快速公交系统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并指出了快速公交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继续设立广州市现代物流发展专项资金,2016~2020年期间,广州每年安排3 000万元,用于扶持广州现代物流发展项目,引导广州市物流项目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广州市交委副主任周新华介绍,2012~2015年,广州市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资金设立了现代物流发展专项,连续4年共安排资金6 750万元(基本上以无偿补贴的方式进行扶持),重点扶持物流园区、城市物流配送中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2月20—27日,第8届中国(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在广州举行。本届展会总面积达到16万m2,其中,整车展区10.5万m2,汽车零部件及用品展区3万m2,媒体中心及其他场地2.5万m2,超过45万人次到现场参观。  相似文献   

12.
<正>截止到2015年3月,浦东公交集团开通了100条穿梭巴士,运营总里程达到503 km,日均载客9.7万人次,已经成为了上海市民出行不可或缺的选择。近年来,随着上海市建设飞速发展,居民工作、生活范围不断向远郊扩展,出行难的矛盾日益凸显。2008年,为解决边远小区居民出行的"最后1 km"难题,上海率先提出了"穿梭巴士"概念,即开通小型公交线路,将小区和地铁、公交主干线连接起来。截止到2015年3月,浦东公交集团开通了100条穿梭巴士,运营总里程达到503 km,日均载客9.7万人次,已经成为上海市民出行不可或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正广州市一汽巴士有限公司前身是广州市第一公共汽车公司,始创于1952年9月。2004年11月经广州市政府批准,以增资扩股方式,实现了整体改革,资本构成为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各占50%。一汽巴士目前经营公交线路129条,线路总长度达1700多公里,营运车辆近2100辆。庞大的公交网络覆盖广州,年载客量近4.75亿人次。  相似文献   

14.
北京奥运会的17天里,共有6813.54万市民乘坐地铁出行,其中奥运支线日均运客30万人次;地铁列车运行图兑现率为99.9%,正点率达99.84%;每天在地铁内服务的志愿者有2万人,包括5800名大学生志愿者和地铁志愿  相似文献   

15.
为处理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汽车公交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效率,优化公共交通网络,通过建立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公交系统站的配置模型,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站点配置融入公共交通网络规划中。利用Space L模型、Space P模型分别构建公交系统有向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由复杂网络拓扑特性得出的公交系统网络中重要度低的节点,结合自行车接驳距离模型以及汽车公交线路最优站间距的确定,建立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公交系统站的配置模型。该模型最终确定自行车配置站点时,需要综合分析站点及其所在线路相关网络信息、环境信息,对汽车公交线路进行调整,进而达到通过配置自行车站点优化现有城市交通线网的目的。最后以天津为例,对天津市1 273个站点,311条线路建立天津市公交系统网络,选取网络中度值较低的14个站点所在线路进行优化配置,并利用复杂网络拓扑特性指标对优化前后交通网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公共交通网络平均出行站点数量降低了1. 94%,平均换乘次数降低了4. 15%。验证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公交系统站的配置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合理配置自行车站点,在保证公共交通网络覆盖率不变的前提下,节约站点数量,提高了站点利用率及公共交通出行效率。  相似文献   

16.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5):163-163
山东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山东省将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各城市政府每年的公交建设专项资金不少于城市建设资金支出的5%;用5年时间,城区站点覆盖率要大于70%,使全省城市公共交通的便捷性、舒适性有明显提高,公交出行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方式。济南、青岛等城市要在建设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并形成快速公交网络的基础上,尽快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淄博、烟台等大城市要建设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中等城市要形成以大容量公交车为主体、基本覆盖全部城区的公交系统;小城市要逐步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17.
《中外公路》2006,26(3):272-272
2006年5月25日,《深圳市快速公交系统(BRT)规划》和《快速公交(BRT)1号线详细规划》(简称规划)正式对外公示。深圳特区内外公交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有望早日实现。建大运量快速公交势在必行近年来,深圳机动化出行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据统计,2005年,深圳市小汽车保有量达到65万辆,  相似文献   

18.
基于GPS与IC卡的公交OD量采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OD量是公交调度管理及线网优化的基础。传统的获取公交OD量的方法需要进行大范围的个人出行情况调查,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且数据更新缓慢。随着GPS技术与IC卡在公交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提出了利用公交车GPS定位与乘客IC卡刷卡信息来获取公交OD量的新方法。利用这一方法对广州某段时间的公交车GPS定位和羊城通数据进行了实际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20条学知专线,日均服务学生4000余人次,35条企业定制通勤专线,日均服务企业员工3000余人次,累计开通微公交线路34条,日均服务乘客1.2万人次。近年来,宁波公交集团针对市民多元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创优线网布设,创新线路模式,从每一个细分市场着手,谋求突破,提供短距离、“门”到“门”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可比性沿用公交连续性假设概念及算法分析厦门市2018年公共交通数据,通过对比分析2015年分析结果,发现常规公交系统效率提升、满载率居高不下;乘客出行距离更加集中优势区间、换乘习惯正在形成;全市客流集中本岛,本岛客流聚焦局部,岛外客流近湾发展.研究分析表明:常规公交面临轨道成网运营挑战、多元方式出行挑战和服务品质提升挑战;提出借助轨道成网运营契机,发挥常规公交便利高效优势;提出了以做大公共交通客流总量为目标,调整组织方式、深耕优势出行距离区间、构建错位发展的常规公交优势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