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展实验室间比对活动,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实验室检测能力是保证实验室检测质量的有效方法。当前,实验室间比对的作用日益彰显,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按照科学的统计方法准确分析比对数据,对实验室能力做出正确、公平的评价,是组织和实施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实验室间比对为例,论述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数据分析及结果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报告了国家自行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自行车检测中心2008年实验室比对的结果。实验室间比对的目的是了解和掌握双方实验室人员的操作的能力,进一步规范检验操作,提高双方试验室的检验水平和准确性。比对实验按照CNAS—GL02:2006《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指南》进行了数据统计处理、分析。  相似文献   

3.
当设备无法溯源到国家或国际测量标准时,检验检测机构应保留检验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或准确性的证据。笔者所在的单位曾组织路面测厚雷达比对试验,参加单位为国内18家综合甲级试验检测机构。根据各实验室提交的沥青路面面层厚度试验数据为基础,经格拉布斯(Grubbs)检验法剔除无效数据后,采用曼德尔h、k统计方法和稳健统计法对实验室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及实验室内部检测结果的重复性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比对结果均为满意结果。结果用以对检测数据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并保证试验检测机构持续相关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汽车VOC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各汽车企业均通过组织实验室比对来管控提供检测服务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认可和服务质量,然而VOC检测比对数据的较高离散性一直是困扰组织方与参与方的难题。通过对能力验证规则的解读与汽车VOC检测实验过程与特点的分析,分析了实验室汽车VOC检测及比对的影响因素。从实验操作细节与实验室质量控制等方面总结出提高实验室汽车VOC检测水平与实验室比对能力的5个措施,为实验室提升水平与企业有效组织汽车VOC的实验室间比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比对试验是实验室质量控制和验证的一种手段,本文总结了检测实验室间和内部比对试验的分析方法。通过比对试验可以比较各实验室间检测数据的一致性,对实验室自身检测质量及能力作出评价,检查实验室在技术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方法和纠正措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6.
参数比对能够确认示值的可信度,能力验证计划能够评价实验室水平。同样,比对试验也适用于检测结果判断、人员技能评价、标准物质可靠性分析、检测方法评定、试验环境评估等多类结果的评价。本文着重探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量值溯源与检测能力评价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比对试验通常设计为使用单一样品,本次比对试验旨在考量实验室间差异的同时,研究实验室内差异。通过采用尧敦图的方式的实验室能够看到它们的结果是怎样不同于其他的实验室,为实验室后期的改进提供了明确的方式。同时对实验室提供的结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从设备、规程理解、现场操作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产品要互认,实验室间更要互认,于是实验室认可于2004年左右火了起来,而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内审要求和实验室之间的比对等关键工作都离不开"测量不确定度"这个词,所有的实验室内审员培训总是与测量不确定度培训唇齿相依,可见测量不确定度在实验室中的重要性。什么是"测量不确定度"?可能我们行业内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不知道它是个什么术语,对我们企业有什么实用价值呢?好,今天我就来做这个将专业术语作通俗解释的专题,向您揭开检测领域的"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9.
旋转压实仪比对试验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新  黄晓明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4):47-49,57
准确的试验数据是路面质量控制的基础,比对试验是保证不同试验数据之间比较的重要途径。根据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E691,采用实验室间合作研究来确定试验精密度的方法,对旋转压实仪比对试验方案进行了设计。结合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旋转压实仪比对试验,采用100次旋转压实度比对试验结果,对比对试验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稳健统计法比ASTM E691法有更高的灵敏性,更能明确地分析各实验室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相似文献   

10.
《汽车维护与修理》2014,(2):100-101
随着我国第五阶段轻型汽车排放标准颁布,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该标准,进一步提高测试技术水平和测试技术储备,促进本市各有关单位排放实验室的管理,增进实验室问技术交流,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等8家上海及周边地区轻型车排放试验室,在上海市环保局的组织下,从2013年6月起联合开展了2013年度上海地区轻型汽车排放实验室比对工作,整个比对试验历时5个月,于2013年11月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述了新建整车国六排放试验室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用途,并以试验室测试结果为依据,通过不同的统计学方法对试验室结果自身一致性进行统计验证分析,指出不同方法的差异,通过比对分析,评估新建试验室结果的一致性,为进行多个试验室之间比对打下基础:以同一台试验车在不同3家单位试验室的测试结果通过能力统计量Z比分数比对分析。指出不同试验室结果的差异,并通过ZB值的比对判定,得出新建试验室结果符合满意值判定,结合自身一致性验证分析,可知新建试验室测试结果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13年度全国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钢筋、钢绞线比对试验"中"非满意"结果的整改反馈报告为研究样本,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的比对试验活动的闭合方式进行了研究。总结分析了目前各类闭合方式的缺陷,基于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测量审核、由主管部门组织利用主导试验室提供的验证参数进行复核确认、机构自行组织并提供有效可靠数据结论 3种途径并给出了相应的方法。为行业内开展比对试验活动后的闭合环节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CNAS认可的汽车电机企业内部试验室(即第一方试验室),如何通过标准量块核查、人员比对、设备比对、方法比对、En值分析,一次顺利通过光滑工件尺寸检验的测量审核,满足CNAS认可对实验室的能力验证要求,并对测量审核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型道路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已建立的全国集料大数据库,对某玄武岩料场生产的集料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全国集料大数据库中的同类集料数据相比较,利用该集料检测数值与在大数据库中数值的分布情况进行排列统计,依据质量分析结果,对集料的使用和生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伟  史爱芬 《公路》2012,(7):265-269
从旋转压实仪的内部角标定出发,介绍了目前旋转压实仪内部角标定采用的测试方法。并结合江海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全线旋转压实仪采用DAVII+HMS法的内部角标定以及比对试验,采用100次旋转压实度比对试验结果,使用ASTM E691法进行分析比较,对使用DAVII+HMS法标定结果进行验证,从比对试验分析结果看,使用DAVII+HMS法对各参建单位旋转压实仪标定后,各实验室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从旋转压实仪的内部角标定出发,介绍了目前旋转压实仪内部角标定采用测试方法。并结合江海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全线旋转压实仪采用DAⅦ+HMS法的内部角标定以及比对试验,采用100次旋转压实度比对试验结果,使用ASTM E691法进行分析比较,对使用DAⅦ+HMS法标定结果进行验证,从比对试验分析结果看,使用DAⅦ+HMS法对各参建单位旋转压实仪标定后,各实验室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邱志雄  姚岢  李智 《公路》2005,(12):170-174
通过对粤赣高速公路沥青比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比对试验是判别试验室试验水平高低的有效方法。重点阐述了比对试验的实施方案,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如何对数据处理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特别介绍了如何运用2个数据一致性统计量(k值和h值)来判断试验的精密度和准确性,以及试验室数据的误差水平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阐述基于AMRL数据分析法进行的沥青比对试验结果分析,评价国内沥青检测水平,为沥青比对试验数据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工程领域开展的比对试验,大多集中在材料类,工程制品指标类检测鲜有涉及,交通行业陆续开展了橡胶支座、钢筋及钢绞线的比对试验,开始探索工程制品的比对方法。本文以锚具(夹片)洛氏硬度检测为例,组织了178家公路工程检测机构进行了该项指标的检测比对试验。深入研究了锚具(夹片)工程制品比对试验的内容及方法特点,提出了该类制品的比对试验实施计划要点、文件编制方法及流程控制方法;针对该成品提出了样品、文件传递方案及时间节点控制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工程制品比对试验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完成了180家参加单位结果数据处理评价;最终分析总结了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为工程制品指标类检测活动的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以沥青试验为依托,重点阐述了比对试验的实施方案,数据处理分类,数据内涵,数据分析处理方法,以及对处理数据结果的正确分析。在处理比对试验结果数据上,引入了两个数据一致性统计量k值和h值,从试验结果离散性和准确性统计分析入手,全面评价实验室内试验数据的误差水平和可靠程度,同时,分析试验误差产生原因,给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