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肖海峰  刘峰  张元好 《专用汽车》2023,(10):118-120
探索当前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产业人才需求的背景及汽车产业人才实践教学机制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制定了将OBE理念引入实践教学环节,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校企双向导师制度为保障,以工程项目实践教学方法为核心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依托汽车产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健全企业培养课程体系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了汽车产业人才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汽车产业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主导产业、核心产业、优势产业。成渝经济圈现有整车企业45家,汽车零部件企业1 600家,年产值超过6 000亿元,年产量近300万辆,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增长极。面对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产业重塑新格局,成渝两地正联手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汽车产业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建设的4个万亿级产业之一,必然需要以更大的力度加强建设,才能给国家交出满意的答卷。职业院校每年给汽车产业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对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佚名 《时代汽车》2009,(7):14-15
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人才是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人才是我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基石。原国家机械工业局局长、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邵奇惠,在近期召开的一次汽车论坛上疾呼重视并解决好汽车人才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外的经验表明,汽车业的发展是靠人才拉动的。目前,国内巳进入汽车消费的旺盛时期,特别是外资企业进驻中国市场,急需要大量人才。因此,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激烈竞争的压力,吸纳、储备汽车产业专业人才巳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以部件测量、更换为主的传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难以适应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技能人才的要求。文章以上海市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为背景、以溯因推理逻辑为理论依据、以模糊分层分析法为数据分析方法,构建了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维修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提出了汽车领域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新型评价机制,助力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切实提升上海市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汽车工业对于中国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以及对其他行业的带动作用巨大,其显著特点是产业链长、波及面广及带动效应强。本文简要叙述了汽车产业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过程,并运用大量历史数据,从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经济规模、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出口创汇以及中国汽车市场和企业的综合实力等方面论证汽车产业对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安全》2008,(10):40-41
中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引发了人才的紧缺,各大企业间除打开了“品牌战”、“营销战”、“产品战”、“服务战”之外,更悄悄地打响了“人才战”。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与相应高职人才培养问题,通过吉林省汽车产业政策对吉林省高职人才培养的影响、吉林省汽车产业高职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完善吉林省汽车产业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阐明:高职教育确是服务于地方的、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汽车生产和销售的大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拉动了对汽车人才的巨大需求。本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历史统计数据,采用生产力进步指数法对我国汽车产业人数和工程技术人员数进行预测,并就汽车行业人才的培养、开发提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迅速崛起和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攀升,市场、行业和汽车企业对智能网联汽车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由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了环境感知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智能互联技术、先进驾驶辅助技术等多种创新技术,相应的其对产业人才的要求呈现出跨学科、高素质、精技能、持续学习的特点,导致目前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匮乏,制约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齐鲁工匠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地方性传统美德之一,已传承千年之久,是增强企业员工人文素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性条件之一。高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为我国汽车产业提供人才支撑的重任,应将齐鲁工匠精神融入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中,构建系统、科学、高效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美国、日本、德国的汽车产业之所以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是因为这些国家的汽车企业都较早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战略。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汽车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具体内容虽不完全相同,但对我国汽车产业如何通过加强知识产权建设,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把握机遇,共同推动商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是2010年4月22日举办AUTOCHINA2010商用汽车产业高峰论坛的主要目的。受邀的近20名高层领导和专家紧扣时代主题,对商用汽车产业的现状、机遇、主要趋势及应对策略等,作了精辟阐述,对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很强的引导作用,让我们再次向他们致谢!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众所周知,汽车产业涉及到上游的冶金、钢铁、机械、电子、橡胶、石化、塑料、玻璃、化学、纺织等工业领域,其产业链还延伸到商业、维修服务业、保险业、运输业和公路建筑等诸多行业。汽车产业是产业关联度非常高的产业,它的产业链长,对相关行业的依赖性和带动作用非常强,通过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可以有效促进汽车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制定实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已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技工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提供社会技术技能培训服务的重任。汽车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人才特别是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几何级增长,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发展、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技工院校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急需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汽车产业和汽车服务产业技能人才的新要求。本文从推进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方面提出了实践和探索意见。  相似文献   

15.
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提高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战略,直接关系到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文中分别从树立创新观念、提高创新能力、制定创新战略、培养创新人才、探寻创新模式、实施创新工程6个方面阐述了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旨在为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一点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赵航 《汽车情报》2004,(16):1-1
1994颁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对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修改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杨军  梁青 《湖北汽车》2003,(3):16-19
通过对韩国入世前后汽车产业发生的巨大变化,介绍韩国的汽车进出口政策、主要特征、政府作用等方面的演绎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向发展中国家介绍汽车产业发展可以获得的发展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公路与汽运》2005,(4):3-3
纵观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之路,摆在我们面前最为关键的问题不是人才,不是知识产权,而是相关政策措施的尽快出台和管理机制的完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虽然明确规定支持自主开发,但是,由于对合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未变,对自主品牌和自主开发缺少实质性支持措施,所以尚未真正起到引导汽车企业走自主开发之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汽车工业涉及到上游的冶金、钢铁、机械、电子、橡胶、石化、塑料、玻璃、化学、纺织等工业领域,其产业链还延伸到商业、维修服务业、保险业、运输业和公路建筑等诸多行业。汽车产业是产业关联度非常高的产业,它的产业链长,对相关行业的依赖性和带动作用非常强,通过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可以有效促进汽车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制定实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已引起了业内人士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关于汽车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汽车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对策措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和经验。而针对政府与市场对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的作用边界问题,学术界并没有定论;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下,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面临不同的形势和任务,对汽车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还需要进行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