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视距是影响公路平面交叉口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不同交通管理方式下车辆的行驶行为进行分析,给出视距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对视距不良交叉口给出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模由相交道路红线切角决定,交叉口红线切角值大小应满足视距三角形的要求。在对安全停车视距和视距三角形计算原理进行建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对交叉口4个方位红线切角值统一处理的方法。并结合成都市不同红线宽度道路横断面组成和设计车速,对相同红线宽度和不同红线宽度道路相交的平面交叉口红线切角值的取值方法及过程进行详细论证,最终得到道路平面交叉口最小红线切角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行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视距控制理论和计算方法不够完善,且与实际情况不符,需要进一步改进。首先分析了英美国家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视距控制理论和计算方法,并与中国现行理论和方法进行比较。认为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视距应结合交叉口交通管制情况进行控制和计算;交叉口的用地范围应根据交叉口的类型和交通管制方式,借鉴英美国家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来确定;在规划阶段应明确各类交叉口的交通管制方式和管理措施,从而为合理确定交叉口的用地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整个路网系统中,交叉口是不同方向的交通流汇合、分流的地方,交通情况复杂.其中,交叉口左转车流是影响交叉口性能的最重要因素,左转车更需要足够的视距来穿越对向直行车道完成左转运行.文中分析了次路采用停车让行控制方式的交叉口左转车道的几何要素(对向左转车道偏移值和左转车道长度)对左转车视距的影响,对左转车视距进行了修正,保证左转车辆更加安全畅通的运行,提高交叉口的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山区双车道公路存在的安全隐患,在运行速度研究的基础上继而提出运行视距的概念和模型,以运行视距值来检验道路的安全状况,可为将来道路的几何设计、安保设计以及安全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山区双车道公路存在的安全隐患,在运行速度研究的基础上继而提出运行视距的概念和模型.以运行视距值来检验道路的安全状况,可为将来道路的几何设计、安保设计以及安全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视距是公路线形设计的宏观体现,与驾驶员操作行为密切相关。为更科学、客观地评价忻阜高速公路线形设计的安全性,在介绍国内外视距分类及常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公路线形的空间特性,引入了基于三维动态视距的评价方法,从静态和动态视距角度对忻阜高速公路线形设计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雾天高速公路安全车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速公路雾天低能见度及路面附着系数减小的情况,进行安全车速研究。根据跟车状态下停车过程及标志视认相关方法,分别进行基于停车视距模型(包括AASHT0停车视距模型和NCHRP停车视距模型)和基于交通标志认知距离的安全车速计算。以湖北黄黄高速公路为例,综合3种模型条件下安全车速,最终得出雾天气候下的交通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山区双车道公路交叉口视距不良现象,通过分析驾驶员在交叉口的识认性特性,研究了山区双车道公路交叉口行车过程较平原区公路交叉口驾驶员增加转动头部或身体的时间过程。采用Smart eye 5.7眼动仪对驾驶员通过山区双车道公路交叉口的识认性进行实车试验,并根据驾驶员的注视时间(包括眨眼、扫视和注视时间)和山区公路交叉口几何数据(包括交叉角度和支路坡度),分别建立了基于驾驶员视认性的无控交叉口和停让交叉口停车视距计算模型,并根据所建模型计算了山区双车道公路交叉口停车视距及其建议值,为山区公路交叉口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视距不良问题是我国高等级公路运营安全的潜在威胁.小客车视距位置不良主要在于车辆在超车道行驶时中分带防眩设施对视距的遮挡.大货车视距主要遮挡来自于曲线内侧的路堑边坡.隧道内行驶视距与车辆行驶速度和隧道线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和分析交通冲突技术的基础上,引入基于交通冲突比率的安全评价模型,并将其实际运用于交叉口安全评价,有助于提出行之有效的改善交通冲突状况的安全措施,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更有效、更适用的交叉口安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交通冲突比率的交叉口安全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介绍和分析交通冲突技术的基础上,引入基于交通冲突比率的安全评价模型,并将其实际运用于交叉口安全评价,有助于提出行之有效的改善交通冲突状况的安全措施,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更有效、更适用的交叉口安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客观评价公路平面交叉口的安全状况,提出了交叉口安全服务水平基本概念,分析了影响无信号交叉口安全服务水平的客观因素,给出了安全服务水平评价方案,分别构建了基于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冲突点的安全服务水平主模型和基于交叉口几何特征、交通标志等次要影响因素的修正模型,并由此提出无信号平面交叉口安全服务水平计算模型。根据多个无信号交叉口数据,把安全服务水平分为1~4级,并验证了安全服务水平模型的合理性。验证结果表明:应用安全服务水平计算模型得到实例交叉口危险度为200.7,安全服务水平为3级,符合交叉口实际的安全状态,因此,交叉口安全服务水平模型能够有效评价交叉口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典型的过村镇公路无信号平面交叉口的实际调查和观测,基于交通冲突理论,运用预测模型,对交叉口交通冲突数进行预测,并根据过村镇公路交叉口的特点建立交通冲突比率安全评价模型,并对该类交叉口的交通安全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交叉口的安全现状,提出可行的安全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交通冲突技术是国际交通安全领域新兴开发的非事故统计评价方法,是以大样本、快速、定量研究评价交通安全现状与改善效果的特点而异于传统的事故统计评价方法.以昆明市的16个交叉口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模糊C一均值聚类方法,引入交通冲突与混合当量交通量的比值(TC/MPCU)作为样本特征,提出对具有分时段交通冲突和交通量数据为依据的交叉口进行安全评价的交通冲突模糊聚类评价法,为交叉口的安全评价提供一种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改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路平面交叉口是交通事故的集中发生地,改善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是降低我国交通事故数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江苏省部分国省道公路平面交叉口进行实地交通调查,从交叉口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出发,对引起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事故的因素,包括交叉口位置,几何属性情况,交通标志标线,信号设置和交叉口交通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根据这些方面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提出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的主要改善措施,并以实例进行分析说明,为改善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提供具体的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由于历史原因,在一些城市的老城区存在着一些不规则的交叉口,如错位交叉口.错位交叉口是一种特殊的平面交叉口,由于自身特性,其严重影响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通过对错位交叉口的研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对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Under conditions of mixed traffic, pedestrians' twice crossing (PTC)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aneuvers for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with particularly large size to enhance traffic safety and efficiency by decreasing conflicts and ambiguity of pedestrians and motorized vehicles. However, it will lead to diminishing of vehicles throughput if the signal phase for PTC is not properly designed. In this paper, a method to design signal phase for PTC at large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is proposed. The method is aimed at coordinating pedestrian and vehicle signal phases by making them overlap and by combining them. A limiting factor of the method is also presented, after detailed schemes of pedestrian signal phase being worked out under different assumptions of original vehicle signals and setting conditions for PTC.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optional schemes of pedestrian signal phase, an evaluation model with regard to pedestrians' waiting time at different waiting zones and a simulation model to implement the evaluation are constructed.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models are also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schemes of signal phase for PTC at a practical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相似文献   

19.
信号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合理的交叉口拥堵和安全治理方案尤为重要.交叉口扩容是缓解交叉口拥堵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但是传统的扩容方案(如增加车道,禁止左转和立体交叉等),可能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上游的扩容,下游交叉口的交通状况可能会急剧恶化,导致更长的车辆排队,这些排队车辆可能蔓延至上游交叉口,引起堵塞.此情形在车流量大、交叉口之间距离小和信号灯周期长的情况下表现尤为显著.本文提出了一个简单、准确且实用的方法,用于判定这种下游排队蔓延现象的发生及其种类(循环性或持续性),并且评估这种排队蔓延对上游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此方法基于最新的美国交通运输署的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手册.本文还介绍了该方法相应的计算程序的开发和运用,并给出运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
杨晓光  杨静  史玉茜 《城市交通》2012,(4):65-71,18
为分析信号控制交叉口两种左转非机动车过街模式(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一体化模式以及行人和非机动车一体化模式)的适用条件,在动态交通条件下,定量分析两种模式对典型两相位和四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效率和安全性的单独与综合影响。在通行效率方面,选取机动车通行能力作为评价指标;在安全性方面,引入一个可比选交通设计方案的指标——交通当量冲突。通过理论与实例分析,从通行效率和安全性两方面给出了两种模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两种模式在上述方面均有单独优势;两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在相应的左转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交通量条件下两种模式均能同时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和安全性;四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两种模式均不能同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