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为了及时发现基坑施工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动态控制施工过程,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信息化管理非常必要.结合成都地铁7号线狮子山站基坑施工项目,基于BIM技术,应用Autodesk Revit软件建立了基坑施工安全信息模型;与实际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结合,对施工过程进行了4D施工模拟和空间碰撞检测;利用LEC法分析出重大危险源,将现场实时监测数据反馈到安全信息模型中,实现了更及时、直观、高效的施工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2.
针对隧道工程监测数据处理和预警工作提出一种可视化应用方案,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与监测数据的相互关联实现监测信息的直观展示,将Dynamo可视化编程与BIM相结合,实现监测过程中基于分级标准和分级监测单元的可视化预警,同时反馈输出分级预警信息。程序以太原地铁2-1号线联络线项目为依托,实现可视化层面的分级,为现场安全施工提供预警提示。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桥梁工程领域的应用,提高施工效率,阐述了装配式钢结构桥梁在工程应用中的优势,结合BIM可视化分析平台,提出并采用Revit+Fuzor模式构建适用于桥梁结构的可视化施工模拟体系的一般方法。以某4跨钢结构连续梁桥实际工程为实例,归纳总结其建造装配过程、关键施工工序、机械设备作业情况等施工模拟方法。在虚拟建造过程中,采用Revit软件创建桥梁模型,Fuzor模拟施工,该模式可将模拟输出的成果应用于实际施工管理中,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动态管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三股线高架桥沉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控措施的监测结果的分析,反映了采用温控措施的必要性,从而保证了桥梁工程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5.
结合延延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大体积承台施工实例,运用Midas civil建立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分析有限元模型,对其温度场及应力情况模拟计算,现场施工实测温度与理论预测基本一致,有效地解决了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问题,为今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的温控提供理论上支持和技术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针对山区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原材料的重力式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制定了科学的温控措施及温度监测方案,最终避免了混凝土的开裂,为山区大体积混凝土锚碇施工原材料的选择及监控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BIM技术的应用为隧道智慧管养决策提供了辅助支持,通过研究BIM技术在隧道参数化建模及运行监测数据可视化分析中的应用,以宁海县花山隧道为依托,基于隧道施工图纸、设备安装布置图等资料,采用Autodesk Revit软件建立隧道结构、气体检测、灯光控制、火灾、视频等各种传感器BIM模型,通过模型与实地检测器采集的相关数据关联汇聚,实现隧道运行状态实时监控,进一步打造智慧隧道,全面实现信息化,为工作人员进行隧道日常运行监测、设备养护、应急处置等工作提供三维可视化的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长沙综合枢纽双线船闸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浇筑量大。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不埋设冷却管及其支架,优化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研制和使用超缓凝材料与低热干性高掺低胶混凝土。经温度场仿真模拟与采用经验公式计算,混凝土可能出现的最大内外温差为5.8℃,内部最大温度峰值位于闸墩内部以及与基础接触部位,其他部位在35~50℃之间,计算成果与监测结果接近。温控措施的优化节省了大量的材料及劳动力资源和能源,加快了混凝土的施工进度,可为同类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锚碇为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要制定相应的温控措施,防止因水化热作用而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文章结合现场的水文、气象及施工条件,针对锚体结构提出了各项温控措施,包括锚体分层浇筑、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布置冷却水管、现场温度监测等;并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结构进行模拟分析,对温控效果进行预测,同时为现场施工提供监控数据.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释放的水化热使构件内部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由此产生的温度应力是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结合某特大桥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工程,采用MIDAS/Civil分析软件对其进行仿真,对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内部温度场变化的规律和温控措施的实际效果进行总结.通过对理论值与实测值的比较分析,为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温度控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大体积承台水化热监测及有限元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伟 《交通标准化》2014,(17):105-108
以贵州省七星河特大桥主墩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为工程背景,利用ANSYS软件对1/4承台结构进行了建模计算。在此基础上采用铺设冷水管的温控措施,有效控制了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及内外温差,得出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与监测中相关参数的一般选择原则,达到了防止温度裂缝的目的,为类似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水化热处治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合理的温控措施和浇筑工艺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南锚碇基坑6m厚底板采用有侧限微膨胀混凝土不设后浇段和冷却循环水施工技术以及合理的浇筑工艺和监控手段,有效保证了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本文详细介绍了该工程的温控设计、温控措施及施工工艺,并对监测成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大量框架桥监测工程及BIM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探索和研发了基于BIM技术的框架桥下穿既有铁路智慧监测平台.以福建龙岩市永定区凤城街道下坑一路框架桥下穿漳龙线铁路工程实践,融合自动监测系统、视频安全监控系统、云端数据存储和综合预警系统,通过发挥BIM技术的实时可视化、信息共享等特性,将框架桥顶进施工监测信息通过BIM模型快速准确的传递给参建单位,将监测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处理的自动化技术和预警系统结合,对监测数据实时分析拟合预测变形趋势,保证了框架桥下穿既有铁路的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4.
水冷管冷却技术作为在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中普遍采用的技术方法,其冷却效果与诸多因素有关,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fea可以对水冷管以上参数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得出这些参数对水冷管工效的影响规律及程度,从而为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如何将BIM技术深度应用于桥梁施工,是当前桥梁领域BIM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关注重点.以广清城际北延项目为例,在正确选择好支架方案的前提下,采用RBCCE+Revit联合应用技术,通过构建项目中15座连续梁桥0号块钢管支架的力学信息模型及相应的三维信息模型,系统、协同、高效地实现了连续梁0号块钢管支架的方案设计、力学计算、...  相似文献   

16.
大体积混凝土因其水化热的原因,在降温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产生裂缝,破坏结构的整体性。通过MIDAS软件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场与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并与实际监测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监测数据的异常值区域。根据监测数据的异常,对原有模型中设计的计算参数进行调整,为后续混凝土的浇筑及温度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并对设计进行优化,节省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大型有限元程序对苏通大桥南主塔墩承台超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场及应力场仿真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制定了温控标准,提出了合理的温控措施,并进行了现场监测。通过大量测试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理论计算和温控措施的正确性,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对桥梁工程中的C60高强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了温度监测及控制研究,得到了该配合比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实测发展曲线,提出的温控措施和温控指标经实践证明有效控制了温度裂缝的产生,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深中通道中山大桥所处环境复杂,施工材料运输困难,提高了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难度,混凝土结构开裂风险极大。为解决海上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问题,采用MIDAS FEA有限元软件对承台结构进行“水化-温度-湿度-约束”多场耦合机制和模型分析。以仿真计算结果为指导,结合海上施工特点,优化海工混凝土配合比,研发节水高效的温控冷却系统,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并减少冷却水供应需求,同时配合精准防裂措施达到工程结构的理想目标。施工时的现场实测数据与仿真计算结果相近,拆模后未发现有害裂纹,控裂效果较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大体积混凝土配合的设计、温控措施及施工现场控制等方面综述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施工控制措施,介绍构造设计上大体积混凝土采取的防裂措施。通过优化配合比设计、改善施工工艺、做好温控及养护工作,对控制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和施工裂缝的发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