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铁信号系统是地铁系统的中枢神经,同时也是提高地铁运营水平的重要保障。在分析信号系统功能及故障类型的基础上,划分了设备重要度水平。通过地铁信号系统Petri网5大对象子类框架的搭建,分析研究了信号系统重要设备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系统各子类的动态Petri网可靠性模型。  相似文献   

2.
液压系统油液污染度模糊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模糊数学在描述油液污染与机器磨损的模糊关系中的优势,建立了模糊故障诊断的数学模型,并在现有的污染度模糊故障诊断的基础上,通过故障征兆空间的压缩和重构,大大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故障诊断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影响临界流速的几个主要因素 ,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型和算法 ,建立了水平管道浆体输送浮游界限速度的预测模型 ,克服了以往所建立的浮游界限速度模型受某些特定条件限制的局限性。与实测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模型基本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4.
5.
神经网络在输油泵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神经网络是模仿人脑神经元结构、特性和大脑认知功能而构成的新型信号、信息处理系统。本文采用Levenberg Marquardt算法建立了输油泵故障诊断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以输油泵常见故障现象作为网络的输入模式 ,对输油泵常见的故障进行分类训练 ,并应用于待识别故障样本的识别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输油泵故障诊断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克-乌线的情况,依据HKH系列管道泄漏监测报警定位系统,设计了合适的专用模糊神经网络,给出了专用网络图和部分算法。说明了调试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根据试验效果对该系统在克-乌成品油管道上的适用性做出了结论,提出了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在管道泄漏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成品油管道的特性和现有管道泄漏监测技术遇到的困难,将人工智能理论应用在管道泄漏监测系统中,介绍了设计思想、应用范围及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核电站管道系统中应用破前漏(LBB)技术后,对于满足LBB要求的管道系统,其管道发生破裂的概率极低,可以不用考虑其破裂效应,从而不必设计相应的防护措施。文中介绍了LBB技术及其应用要求,LBB技术分析流程,以及LBB技术中的关键技术—界值曲线的生成方法,并以某核电站项目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出口集管到蒸汽发生器之间的管道L113为例,对该管道进行了LBB分析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管道满足LBB要求,通过采用LBB技术,降低了设计、建造及维护的复杂性以及费用。  相似文献   

9.
PIG技术在管道清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文中指出,由于玻璃纤维薄毡(即玻纤毡)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耐熔剂和耐水汽侵蚀性,并且与沥青和煤焦油瓷漆相容性良好,因此,广泛用于管道防腐工程中。  相似文献   

11.
海底管道风险评价技术是一门新型的管理技术。文中在简要介绍管道风险评价技术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海底管道风险评价中存在的客观困难及现行风险评价方法局限性的分析,阐述了进行海底管道模糊综合评价的必要性。文中探讨了风险模糊综合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验证了海底管道风险模糊综合评价的实用性。将模糊数学理论引入到海底管道的风险评价,为海底管道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分析现行桥梁检测诊断方法存在的问题,结合在役桥梁诊断的指标体系和等级标准,提出利用熵权法确定诊断指标权重的思路,引入灰色多层次模糊综合诊断方法,建立了灰色熵权法的在役桥梁诊断的多层次模型,并运用可靠度进行检验.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在役桥梁的技术状况,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对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在役桥梁诊断的结果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斜滑断层作用下埋地天然气管道受力性能和影响因素,采用有限元软件ADINA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三维管土相互作用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断层错动量、管道埋深、管径、内压以及不同管材对管道受力与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断层错动下,钢质管道最大受力与变形位置位于断层两侧,管道所受最大拉压应变相近;管道应...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定向钻穿越控制系统、主要施工程序、作业原理和作业方法。按照以上方法,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盘-锦输油管道的绕阳河和东郭镇鱼塘进行了定向钻穿越施工,取得了一次性成功。总结了该定向钻穿越施工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随着RTK(Real Time Kinematic)系统的推广,该系统以高精度及操作便捷在石油管道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叙述了该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在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情况。文中对该系统操作简单、数据处理能力强、作业效率高、无累计误差、测量精度高、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等野外操作过程中的优点以及该系统在长输管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管道腐蚀检测技术中,一般采用逐点测量管壁厚度的方法检测管道的局部腐蚀,无法实现管道的全面检测,并且无法对占压、跨越、穿越和未开挖等处的地埋管道进行腐蚀检测。目前,导波技术在国内外压力管道腐蚀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解决了上述问题的同时,此项技术在应用过程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特别是管道缺陷信号的提取和辨识。文中介绍了管道导波检测的基本原理和导波应用的案例。  相似文献   

17.
输油管道仿真是一项综合利用油气储运、流体力学、计算机、网络技术、控制工程等多学科知识的前沿技术.该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对实现管道的经济运行、智能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数学模型及模型求解方法,系统阐述了管道仿真技术的基本理论.通过分析仿真技术在管道检漏及顺序输送两方面的应用现状,指出相应的不足之处,并就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中介绍了声呐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在海管挖沟施工中的应用。以实际工程为例,说明了声呐在挖沟机上的安装方式以及使用方法。通过优化声呐的参数设置,达到最佳监控效果,满足了海底管道挖沟安全高效施工的需求,达到了实时监控开沟深度的目的。该设置方法可为后续其他项目施工声呐设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