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立财 《隧道建设》2013,33(10):830-835
为了解决已完工隧道接触网下锚关节与中心锚结处混凝土强度满足悬挂吊柱受力要求,运用“化学锚栓锚固+钢板+斜撑”的方法对下锚段接触网关节处与中心锚结锚臂安装处衬砌混凝土进行补强加固处理。同时,利用混凝土刚度计算、吊柱受力计算、FLAC3D3.0有限元数值模拟,与已实施的补强加固情况进行对比,表明计算分析与实际情况一致性较好,证明了本文所采用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撑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万平  黄红  徐平 《隧道建设》2022,42(Z1):79-84
为解决公路隧道通风斜井取消二次衬砌对洞室稳定性和通风造成影响的问题,根据秦岭天台山隧道1#斜井Ⅲ级围岩段的地层特点和施工情况,从规范符合性、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等方面入手,分析取消二次衬砌后该段洞室围岩喷锚衬砌安全性的问题。同时,依据相关规范和文献资料,对斜井Ⅲ级围岩喷锚衬砌段的沿程阻力系数进行修正,据此分析计算出隧道的风道压力损失,并与原设计的相关参数进行综合比较,确保在满足隧道通风系统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节约工程造价。结果表明: 1)在地质围岩条件较好的地段,斜井取消二次衬砌满足规范要求,且具有足够的安全富余度; 2)在斜井喷锚衬砌的壁面粗糙度不超过30 mm、通风设备等参数增大10%的设计富余量,可抵消斜井段取消二次衬砌对该段压力损失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超大断面隧道的关键点在于其结构设计。以杨柳井隧道为例,从内轮廓确定、衬砌结构设计、施工工法、超浅埋段及岩溶段处置方案等方面出发,探讨了超大断面隧道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得出如下结论:(1)结合工程类比及工程经济性合理确定内轮廓扁平率;(2)采用加强型复合式衬砌结构可替代三次衬砌结构;(3)对于超大断面,可采用划大为小的双侧壁导坑法施工;(4)对于超浅埋段,可采取加强衬砌支护及取消拱部锚杆、超前管棚与超前小导管相结合、喷锚支护加强掌子面稳定等措施;(5)对于岩溶段,可采取喷锚支护稳固溶腔、设置缓冲层、加强防排水措施等方案。  相似文献   

4.
在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厦门北车辆段接触网支柱基坑开挖中发现,原设计图纸显示基坑位置与运营库土建已完工的混凝土柱顺线路方向,距离只有2.5m,基坑开挖至地面1m深的位置上与混凝土柱冲突。针对这个技术难题,接触网工程技术人员联合设计、土建、铺轨、监理、建设、运营等部门,通过现场调查,优化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接触网悬挂和下锚均利用运用库中混凝土柱,为今后柔性接触网在场段库内特殊地段平面布置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梅西湖隧道基坑k24 +510 ~560段上跨地铁2号线,基坑底部离地铁衬砌只有3.3m,为了基坑及地铁衬砌的安全,采用上部桩锚+下部土钉墙的支护型式度过本段基坑,并用midas数值计算软件对基坑开挖进行计算,得出了地铁衬砌的竖向位,以此来探讨地铁衬砌的安全性,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目前公路行业面临的大直径竖井建设缺乏相关规范支撑和竖井主要采用复合式衬砌及单行掘砌作业带来的工序复杂、建井速度慢、缺乏相应施工机械配套和安全性较差等难题,通过吸收煤矿深大竖井主流支护与掘砌技术,结合公路运营情况考虑送风井与排风井分设或通过中隔墙合设的布置方式,在公路行业现有支护与掘砌技术的基础上,对米仓山隧道通风竖井进行多方案研究,最终选定单层模筑混凝土衬砌与短段掘砌混合作业单井布置方案,并采用该方案安全快速地建成净直径9 m、深431.8 m的深大竖井。工程实践表明: 1)在同等通风面积下双井工程量要小于单井工程量,但由于其配套施工设备造价高,单井造价要低于双井造价; 2)单层模筑混凝土衬砌与短段掘砌混合作业方式在进度和施工安全等方面优于复合式衬砌及掘砌单行作业方式,可作为公路深大竖井建井新方法。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深大竖井的修建提供技术支撑和为规范的修订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7.
二郎山隧道二次衬砌施工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同朝 《公路》2000,(12):58-60
隧道土建工程的最后工序是一次衬砌,要求混凝土内部密实,表面圆川、光滑、颜色一致。施工中由于对二闪初砌的质量进行了全方位控制,从原材料至各工序都严格进行三检制度,使二郎山隧道二次衬砌的施工质量都达到了优良标准,并且无一处渗漏水,蜂窝麻面无一处超标,证明施工中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锚固段是自锚式悬索桥的关键受力部位。结合某336 m跨径自锚式悬索桥的锚固段总体布置设计,对自锚式悬索桥的锚跨设置、散索鞍/套设置、锚固段重心调整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建议主梁竖向刚度不控制设计时取消锚跨,边跨主缆入射角适中时优先采用散索套,提出了锚固段合理重心的调整思路。上述结论可为今后同类型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平中2号隧道出口滑坡病害整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昆线平中2号隧道出口段拱部开挖和衬砌时,成拱部分多次出现开裂、变形、冒顶,并引发山坡蠕动变形开裂,严重影响施工及工期。该滑坡受塘兴-潞城大断裂带影响,范围宽140m,主轴长170m。坡体采用锚索、锚索桩等综合整治后,经测试锚索受力稳定,山坡及隧道位移、变形终止,顺利完成随道换拱及睛导坑开挖与衬砌,并按时铺轨通过。本文阐述了锚索、锚索桩新技术在应急工程中的优势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采用小模板拼装衬砌施工的隧道普遍存在错台这一问题,介绍能有效控制衬砌板间错台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施工中通过改造模板结构,增加木楔与模板间受力面积,从而有效地将板间错台控制在2mm内,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为相关隧道二次村砌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主跨988 m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江北侧锚碇设计时对沉井基础和地下连续墙基础进行比选,综合考虑开挖范围、工程造价、施工工期等,最终采用基底深置的地下连续墙基础,以下伏基岩弱胶结泥质砂岩作为基础持力层,基础高49.5 m,地下连续墙墙底嵌入中等胶结泥质砂岩,地下连续墙高55.5 m。为减小锚碇基础的开挖量,采用大悬臂外挑锚块结构结合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技术的新型复合型地下连续墙基础,地下连续墙基础直径缩小至60 m,节省了工程造价。锚碇基础施工中基坑分层开挖,同时进行内衬砌施工。采用PLAIXS 3D软件对锚碇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基坑开挖时地下连续墙结构受力安全,锚碇基础地基承载力、地基沉降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
于茂春 《隧道建设》2014,34(Z1):35-40
铁路隧道复合式衬砌结构的计算荷载,按有关资料建议取值存在主观操作差异,设计失之指导与规范。通过进一步分析隧道工程状态,认为应规范化区别各级围岩及其级内差异和支护强度,以体现不同围岩衬砌的受力差异和平衡同级衬砌受力水平,为合理确定结构荷载提供条件;综合新奥法和传统矿山法分析,衬砌结构“远期”都承受相当的围岩压力,经结构验算和实测压力分析比较,并参考公路隧道设计细则,确定铁路深埋隧道坍方荷载按现行公式计算,Ⅱ、Ⅲ级衬砌荷载为坍方荷载的40%; Ⅳ、Ⅴ级衬砌分别为50%和70%; Ⅱ、Ⅲ级单线衬砌可视为安全储备,当跨度增加时,应全面满足构造、工程类比和结构检算要求;各级围岩侧压力系数按规范沿用,可以此统筹当前设计。建议通过系统性实测统计分析和试验研究,为进一步完善结构设计方法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3.
李祥云 《路基工程》2016,(6):207-211
玄真观隧道贯通后,由于高地应力的原因导致隧道局部衬砌开裂变形,变形段衬砌需拆换整治。拆换过程中,对围岩的二次扰动,使隧道周边围岩产生较大的松动圈,地应力反复重新分布,局部应力高度集中,应力积聚值大于围岩极限强度时发生隧道坍塌。坍塌治理中,对坍塌影响段采取了方木垛、工字钢架临时支撑及预初支背后预注浆加固,防止坍塌的继续扩大;对坍塌段采取了机械手喷射混凝土封闭岩面、工字钢架护拱、预留孔道回填混凝土、加强初支及衬砌等技术措施,取得了坍塌处理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1工程概况 湘黔复线K527十430~+650段路堑与既有线并行,线间距为5 m(车站内),爆破石方2.9万m3,开挖高度7~28 m,开挖厚度2.0~8.5 m. 本段路堑地貌为低山丘,纵向坡度起伏较大,横向坡度1:0.4~1:1,爆破后坡度1:0.75.岩体为冰碛砾岩,可爆性强,节理发育、基岩裸露、有大量孤石.本段地表有既有运营轨道、接触网、其它运营设备及村民房屋,紧靠爆破区,是本次爆破的直接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裂损衬砌维修加固后的力学性能,对裂损衬砌新型网-锚、板-锚轻型快速微创组合加固结构的全过程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自主研制的卧式偏心加载装置,对网-锚、板-锚加固裂损衬砌后形成的组合结构进行大偏心受压反复加卸载试验,揭示了钢筋混凝土和素混凝土裂损衬砌加固组合结构的全过程荷载-挠度关系、破坏模式、裂缝发展规律及网/板片应变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钢筋混凝土衬砌,未加固、网-锚加固和板-锚加固结构5次反复加卸载后峰值承载力相比首次峰值承载力分别降低了28.9%、25%和16.7%,网-锚加固和板-锚加固后结构的主裂缝总开展量相比未加固时分别减小了74.3%和61.4%,总挠度分别增加了25.5%和25.54%,裂损衬砌结构的裂缝宽度发展得以有效抑制,峰后韧性显著提高,剩余承载能力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对于素混凝土衬砌,网-锚加固和板-锚加固后最大峰后荷载相比首次峰值点分别增加了30.8%和6.7%,峰后总位移比峰前分别增加了1 040.6%和413.0%,受拉侧主裂缝总开展相比开裂时的裂缝宽度分别增加约11.78倍和11.81倍,素混凝土衬砌由开裂后“一裂即坏”的脆性破坏转化为延性破坏,峰后韧性大幅增加;网-锚加固后结构掉渣风险显著降低且无掉块现象出现,板-锚加固后无掉渣、掉块现象;短锚无拔出迹象,仅个别短锚出现轻微弯曲变形;板-锚组合加固结构的峰后韧性要优于网-锚组合加固结构。  相似文献   

16.
在修建浙赣复线中,遇到深路堑,土质高边坡,且线路需要落坡4m,土质差,岩面向线路方向倾斜。设计参数和施工安全均难以确定,采用“预锚加固”,通过工程试验的测试,既提供设计参数,也确保施工安全和既有铁路干线的安全运营,并为后期工程节省了几百万元投资。这种“预锚加固”的方法,是行之有效和可行的,并可为其他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伟  赵前进  刘永胜 《隧道建设》2018,38(5):757-763
为研究岩溶富水区加厚底板+隧底大水沟的新型衬砌结构在开挖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利用大型商业有限元软件对中心水沟的开挖工况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 1)拱脚以上设置初期支护但底板不封闭时,中心管沟距离掌子面下台阶15 m情况下, Ⅳa型衬砌段和Ⅴa型衬砌段开挖过程中隧道混凝土接近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隧道收敛及沉降值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但隧道基底隆起量及塑性区较大; 2)中心管沟每循环开挖长度对隧道变形、基底隆起量及塑性区分布影响较小,隧道封闭时间滞后是主要影响因素; 3)中心水沟与掌子面下台阶距离最大取15 m, 2种衬砌段中心水沟每循环开挖长度取5 m; 4)Ⅴa型衬砌段采用临时支撑约束拱脚水平变形或者对隧底地基进行锚索+注浆加固。  相似文献   

18.
针对活动断裂带引起的隧道结构安全问题,依托四川棋盘石公路隧道,基于链式衬砌的抗错断设计理念,分析在逆断层错动时不同链式衬砌节段长度下,隧道结构围岩压力、塑形应变及最大主应力的变化规律与分布特征,探讨合理的衬砌节段设计长度,可为同类工程抗错断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摘要:以江西省昌奉(南昌一奉新)高速公路A3标梅岭隧道项目制作的3组小尺寸隧道衬砌模型为模拟对象,利用FLUENT2D软件,在HC标准火灾曲线条件下对3组小尺寸隧道村砌模型进行温度场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研究衬砌不同位置温度分布规律,并与小尺寸隧道衬砌模型现场温度场分布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FLUENT2D软件模拟火灾条件下隧道村砌内部温度分布规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西南某公路隧道出口段衬砌裂缝,采用预埋式多点位移计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结果和多方面的排查,总结分析了裂缝成因,并采取洞内布设锚杆和回填灌浆,洞外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和锚筋桩边坡加固的方法对衬砌裂缝进行整治,取得了预期效果,为今后类似的隧道病害治理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