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为了改善并提高汽车转向轻便性和行驶安全性,轻卡上普遍使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转向油管是液压油的主要承载和传递部件,转向油管失效影响汽车的转向操控性能。结合市场上某车型转向油管开裂漏油导致转向沉重的实际案例,从失效模式表现、潜在因子分析到根本原因确认,并最终提出优化方案,分析由于转向油管的布置设计差异,对于汽车在各种不同行驶工况时的受力模型差异。通过系统分析,为转向系统工程师的研发设计分享经验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当汽车转向长时间处于极限位置时,转向限位螺栓受较大负荷,很容易造成磨损、开裂、弯曲脱落,给驾驶带来很大的危险性。本文从设计理论的角度对市场反馈的某轻型卡车转向限位螺栓出现脱落、开裂和弯曲的原因进行分析,最终通过优化整改彻底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牵引车车架横梁开裂事件,使用Creo构建整车三维模型,导入Hyperworks中进行前处理网格划分等,使用Optistruct进行求解得出弯曲、制动、左转弯、右转弯、扭转、扭转+转弯工况等分析结果,将结果与实际开裂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扭转+转弯工况下第三横梁开裂,与分析结果一致,并提出横梁优化方案进行求解,分析结果表明在扭转+转弯工况下,第二横梁最大应力值降低38.1%,第三横梁最大应力值降低64.3%,提出后续牵引车设计时横梁优化意见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在汽车整体式转向系统设计计算过程中,转向拉杆的设计对转向系统的工况要求有着重要影响。通常对转向拉杆的设计计算都以正常转向工况的极限位置进行设计计算,但是在车辆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特种汽车的使用环境恶劣,驾驶人员不能正确判断车辆是否可以顺利通过。文章将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模拟拉杆受力情况,确认设计工况是否可以满足实际使用工况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全轮转向系统的使用工况、安全性设计等进行了解析,并初步归纳了不同转向模式的使用条件。根据分析,对转向瞬心的布置、转向系统的转角分配、车轮转角控制要求等进行了阐述,为全轮转向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极限工况下周期转向汽车侧向动力稳定性及分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汽车在极限工况下的转向操作建模为周期转向激励的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响应,结合打靶法和Floquet理论分析了周期转向的稳定性和分岔行为.应用Poincare映射分析了不同的质心位置和不同的车速对极限工况下汽车转向频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汽车周期转向时可能发生鞍结分岔和倍周期分岔,发生鞍结分岔还常伴有跳跃现象;极限工况下汽车的转向频率特性与常规工况有很大的不同,转向频率对汽车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必须采用非线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重型6×4非公路自卸车在一些严重超载等恶劣工况下出现转向沉重问题,本文从整车匹配角度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提高助力力矩的具体改进措施。改进措施通过理论计算校核及实地试验验证,满足严重超载等恶劣工况下的使用要求,转向沉重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活套转向绳轮轴承失效故障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计算,提出了滚动轴承组合设计形式的最佳改进方法,提高了活套转向绳轮运行可靠性,为类似工况的轴承组合设计提供了一种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9.
汽车转向沉重问题是汽车转向系统中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其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文章针对某4×2载货车在超载使用工况下出现的转向沉重问题,从整车匹配的角度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通过深入的理论计算分析及相关的试验验证,有效地解决了转向沉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朱茂桃  袁月清  韩兵  杨小卫 《汽车工程》2007,29(7):623-625,629
针对铰接式城市客车转向器座的受载特点,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几种典型工况下某铰接汽车转向器座的疲劳强度,得到了转向器座接近实际工况的应力循环,然后利用其S-N曲线,基于Miner线性累计损伤准则计算其疲劳寿命。通过与成熟的产品疲劳分析结果的比较,获得了新车型的可靠性数据,减少了试验成本。  相似文献   

11.
胡玉明  赵旗 《汽车技术》1994,(11):10-12
在汽车动态模拟系统中,转向盘反力矩的仿真逼真度影响实验驾驶员的操纵行为,从而影响驾驶模拟实验的准确性。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利用力矩电机进行全工况仿真汽车转向盘反力矩的原理、力矩电机的工况分析及稳态误差分析等,为全工况仿真汽车转向盘反力矩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某款五菱车型启动转向无助力的故障进行分析,找出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电子转向管柱、转向系统相关零件变形卡滞。根据电子转向管柱的结构、工作原理、控制原理,以及影响转向助力的因素分析排除故障。故障分析结果表明:仪表转速输入为0,导致电子转向管柱控制器计算错误并输出与实际工况不符的转向辅助扭矩,车辆启动转向无助力,故障原因总结为关键参数因子输出错误导致电子转向管柱工作异常。  相似文献   

13.
实现转向系统的控制是实现无人驾驶横向控制的基础。文章介绍了一种低速无人驾驶汽车转向系统的控制方案,提供了上位机与转向系统的交互逻辑和控制策略,以及相应的转向性能指标。基于该设计方案,针对不同测试工况进行了实车试验,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转向系统的响应性能。道路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实现特定道路工况下低速无人驾驶对转向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车辆实际运行工况,根据分析结果,优化车辆A柱上部与侧顶梁、前顶横梁节点,以及A柱下部与前门铰链加强板、前风挡下横梁节点截面。采用修改前门框外板型面过渡圆角,调整焊点布置,增加塑料加强件、加强板,腔体注入双组份环氧增强胶等措施,提高开裂区域强度,最终解决扭转工况下的疲劳开裂。  相似文献   

15.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引桥首次采用全体外预应力节段预制拼装连续梁桥,为明确结构使用阶段受力性能,进行足尺模型试验研究。试验以"1跨+1/3跨"结构作为足尺模型试验梁,对跨中最大正弯矩、支点最大负弯矩及支点最大扭矩工况下主梁变形、关键截面应力及转向块等构件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使用阶段跨中最大正弯矩、支点最大负弯矩及最大扭转状态下,试验梁各测试断面均未发生开裂,具有良好的抗裂性;结构的应力及变形响应与理论计算值较吻合,处于弹性工作状态且受力状态良好;墩顶横梁及转向块结构使用阶段工作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重型卡车市场需求的增长,对车辆售后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长。重型卡车不同于乘用车,多用于货物长途运输,承载大,工况恶劣,对转向系统的要求更为严格。同时,转向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着重型卡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出现问题及时排除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重型卡车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同时提出了对出现的故障进行维修的可行方案,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大多数故障  相似文献   

17.
以某大跨径波纹钢腹板连续刚构桥体外预应力转向块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模型和空间三维局部模型对全桥进行平面整体受力分析和局部受力分析。求出管道压力和边界条件后,在持久状况最大弯矩工况和最大剪力工况两种工况下对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结果表明:转向块的受力状态是十分复杂的,必需通过精确的空间分析方能准确掌握它的受力特性;除转向孔洞削弱以及转向块四个角点因此产生应力集中外,其余地方受力均合理;转向块较大应力主要分布在上下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中根据不同工况驾驶员转向行为数据,提出了基于驾驶员避撞转向行为特征的聚类算法。首先搭建驾驶模拟器,采集了定半径转向、常规换道和紧急避撞转向工况下的驾驶行为数据,通过对比正常行驶和紧急避障工况下驾驶员转向行为数据,定性分析了紧急避撞转向特点。之后,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分析了描述驾驶员转向行为的观测变量与紧急避撞转向行为的相关性,得出转向盘转速与转向工况的相关性最高。接着,以转向盘转速作为聚类特征参数,利用改进K均值(K-means++)聚类方法对转向行为数据进行了聚类,将转向行为划分为正常转向和紧急避撞转向,实现了紧急避撞转向工况的识别。最后,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紧急避撞转向行为K-means++聚类方法可有效识别驾驶员紧急避撞转向行为,聚类精度达96.7%。  相似文献   

19.
现有电动汽车底盘普遍为在传统汽车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不能很好的适应电动汽车特有的结构,为更好的实现四轮转向的功能,重新设计了适合四轮转向电动汽车的车架。应用三维软件SolidWorks,通过整车虚拟装配确定了合理的四轮转向电动汽车的车架结构,进而建立了车架的三维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理论,将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软件后,建立了车架的有限元模型,对车架在弯曲和扭转工况下的静态结构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出相应工况下的应力和应变大小;还进行了模态分析,避免了共振。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对车架结构进行了改进,并通过焊接加工得到了适合四轮转向电动汽车的车架,对以后电动汽车底盘的改进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四轮独立驱动汽车在转向和变速行驶中各车轮输出转矩和功率变化规律问题,建立自然坐标系下的整车动力学模型,考虑车辆转向时的轴荷转移,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低速行驶的工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低速转向和变速工况行驶中,各轮的输出转矩和功率有所不同,但与理论变化趋势相吻合,进一步为各轮转矩控制策略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