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孟华 《经济导报》2007,(24):47-47
近期A股市场持续反弹,市况由弱转强,引领了港股上周呈上攻态势。国企指数已率先创出历史新高,正形成一轮涨势的新动力。H股中银行、电信、航运和资源类股票纷纷攀升,美国加息预期的降温刺激地产股延续升势,由于国际投行再度看好中资企业股,海外红筹回归A股市场,  相似文献   

2.
高飞昌 《车时代》2014,(7):22-25
2014年以来,特斯拉概念股成为A股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最近该股力量再度发动。6月12日,特斯拉宣布“对外公开专利”,受该消息影响,6月13日A股市场的特斯拉概念股迅速拉升,至16日这一趋势仍在延续。  相似文献   

3.
杨孟华 《经济导报》2007,(14):45-45
由於受大陆A股强劲上扬和道琼斯指数造好的影响,恒生指数再度上攻至20000点上方。上周虽然ABR大幅上扬,但H股市场表现平淡,令A+H股的比价资料大幅下降,H股市场的大幅波动似乎不再能够给AER带来太多的先导性指示,倒是有不少H股投资者在追捧A股概念。预计后期H股和A股的折价现象仍将保持。  相似文献   

4.
近年大型内企陆续回归内地登陆A股市场,以达到集资壮大的目的。中石油(857),平安保险(2318)等熟悉的名字,如无意外不久将展现于内地交易所的名板上。AH两股之间的关系看似相近。但由於两者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两者也各自产生一种独立的个性。  相似文献   

5.
杨孟华 《经济导报》2007,(17):49-49
上周港股反覆小幅波动,处于高位,成交量明显萎缩,缺乏实质性买盘承接,呈缩量运行态势。国内A股市场持续火爆,美国股市本周连创历史新高,但本港股市并没有跟随反映。就连A股市场近日的银行股造好,H股对此也反映平淡。反映出本港对A股市场“五一”长假前后的不确定性隐约有些担忧。  相似文献   

6.
A股市场走入一轮调整,上证指数创出2006年牛市以来的最大跌幅。其中领跌品种以A+H两地上市的大型蓝筹股,尤其以金融股首当其冲。与此同时,国内外关於A股泡沫正展开争论。  相似文献   

7.
李尚毅 《经济导报》2007,(21):44-45
为对抗过热的股市,内地人民银行於周前一口气推出“宏调三招”:上调存贷息率、存款准备金率及增加人民币浮动波幅。但措施对股市的冷却作用只维持了不足一小时,A.B股市在继後时间续屡创新高。直至前美国联邦储备局局长格林斯潘发表内地股市泡沫论后,B股市场才出现明显的调整。而备受关注的A股市场则仍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8.
麦萃才 《经济导报》2007,(46):43-43
AH股出现价格的差距,主要是两地市场分割的原因,使到套利机制没法有效地实现。而QDⅡ及QFⅡ只能改善部份AH股的价差,而最终价差的消减方式,相信要待资金能够完全自由流出流入A股市场,情况才得以改善。[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经济导报》2007,(4):56-56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掀起H股回归A股的热潮。北京北辰(588),大唐发电(991)和广深铁路(525)都已登陆A股,而最瞩目的当然是中国人寿(2628).其A股申请认购额冻结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打破工商银行(7398)招股时创出的纪录。  相似文献   

10.
上周港股在激烈震荡中走高,国企指数偏弱,拖累大盘。特别是周三A股市场急剧下挫,为近年来所罕见,A股全线走低,即刻影响到H股价格。目前中资上市企业市值已达港股的50%,A+H两地上市更使港股联动增强。  相似文献   

11.
潘颖 《经济导报》2007,(3):22-24
2007年内地A股市场将呈现一定幅度的结构性调整,但以行业为主导的股市运行,仍将带动股市上扬。金融业、房地产业将继续引领升势,而不大受宠的能源业中的煤炭股、新兴能源股,或将受益於政策的阳光,成为2007的新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以往,不少内地企业都会选择本港作为集资上市的基地。而过去数年内地市场暂停新股上市(IPO)期间,这情况亦更明显。然而随着大型国企陆续回流A股市场上市,港股市场独大的局面似乎正酝酿改变。外界担心,本港作为内企主要集资中心的功用,将逐渐淡化。  相似文献   

13.
孙鹏 《经济导报》2007,(23):49-49
上周市场受内地影响颇多。周一内地股市暴跌,激发本港对“北水南调”的想象,中资股普遍有趁低吸纳的愿望,当日港股反向上升P63点。周二恒指受内地股市出人意料的劲跌拖累,大市倒跌逾百点,曾一度退守20600点,但午后传中央出手稳市,港股随即呈现V形反弹,与内地A股同坐“过山车”。不过周三后,随着A股市场呈现走稳态势,恒指围绕在20800点左右整固。  相似文献   

14.
2007年的中国A股市场,引发价值重估行情走高的主要因素,依然没有改变,将为股市继续走高带来四个方面影响,同时A股市场的结构调整将主导2007年行情。在价值重估和结构调整的相互作用下,有四大因素决定了中国A股市场将会震荡走高,并且升幅也会逐渐衰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杨孟华 《经济导报》2007,(22):47-47
上周港股前半周经历了一次快速下探,20000点大关曾一度受考验,上周三A股市场印花税上调,波及中资股,使H股与A股同步调整,领大势下行,但当天即止跌走稳。反弹中H股表现功不可没,中石化、兖州煤业,广船国际表现极为抢眼。中石化的走强可能是对它在新疆发现大型油田的滞后反应,也可能受到母公司前四个月良好业绩的支持,而广船国际因其母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重组及注资计划有利其长远发展。上周四恒指强劲上升370余点,一改前期颓势。  相似文献   

16.
上周港股高开高走,虽然曾受A股金融,地产类波动的影响,但未改变强势特征。由于产业变化,促成了市场内部的涨跌互现。年初国际大投行摩根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指出,中资银行、保险类股价,透支未来业绩,呈现虚高。中资H股与内地A股应声下跌,由此调整理性回归。权重股在下跌过程中,并未引发恐慌性抛盘。带动大势走低,表明市场整体定位,尚属合理。  相似文献   

17.
段雨梅 《经济导报》2009,(30):18-19
2009年.A股市场在国家政策的呵护下开始走稳。时隔不到一年,沪指已然重新站在3400点之上,机构与股民投资情绪高涨,不知不觉中市场已从落寞的熊市再度步入癫狂的牛市。A股市场屡创新高.金融地产持续强势,直到6月29日P0重启,  相似文献   

18.
朱毛斋 《经济导报》2007,(45):20-21
内地股市十几年来,石化、机械、钢铁、汽车,军工等重化工类上市公司一直是上市企业的中坚。这类企业在上市公司总量中的比重没有明显变化,但由于它们总股本大、部分股价的市场价格也比较高,使得它们按市值计算,占A股市场总市值的比重越来越大。在中国经济结构进入转型升级的大背景,重化工类重型企业源源不断地加入股市,成为A股市场的顶梁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经济导报》2007,(14):1-1
经过2月的短暂调整,今年内地A股市场在场外资金的推动下继续上扬。目前上海综指己过3300点,平均市盈率高达45倍。  相似文献   

20.
细心的人会发现,2006年中国A股市场高达130%以上的涨幅,是中国资本市场新世纪遭遇的最大一波行情,其中以机械制造,机床,造船,汽车、发动机、航天、军工等为主业的公司股票则是领涨主力之一。进入2007年後,这类股票仍领先大盘延续上涨行情。与2006年初的股价相比,三一重工,火箭股份,广船国际、桂柳工等机械装备类股票的价格均有400%以上的涨幅,遥遥领先於大盘。与此同时,外资并购和资产重组也频频光顾这一板块的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