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中国古桥作为中国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建设经验、理念、工艺技艺,对我国古桥及历史文化研究、现代桥梁工程具有极大参考价值。桥梁巨匠茅以升先生曾在作品中提到,"中国古桥因在桥梁结构上合乎现代科学原理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复兴与传承     
<正>"中国古桥因在桥梁结构上合乎现代科学原理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茅以升诸多古桥,虽然躲不过命运的风蚀,其中的一些最终不复存在。然而,即使一袭袭骇浪将它们卷出了历史的长河,那份沧桑一座古桥凝聚着一段道不尽的悠长岁月,它记录着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的盛衰兴替,给一代又一代承载着历史、文化、技艺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古桥历史久远,其建筑艺术有不少更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每一步的跨越和前进都闪烁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之光,古桥实体更是反映各时代思想文化和科技成果的真实写照。以下或非皆"最",但定各有千秋。一起来品读、感受历史长河中那些各自闪光的古桥。  相似文献   

4.
<正>在古桥这一文化符号中,除其本身造型及技艺外,桥联、桥碑和桥雕也使一座座古桥充满了文化艺术的内涵。桥联:桥周风物的艺术点睛之笔古代桥梁中保存下来的诗文联匾,传递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古桥的珍贵资料。这些诗文联匾,文字简洁朴素,翔实可证,或直陈平铺,或含蓄诙谐,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证史补史和艺术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幅员辽阔的神州大地上,江河纵横,桥梁遍布。尤其在迷人的江南水乡,"水港小桥多"的景象比比皆是。遍及全国各地的桥梁,不仅有各种各样的类别和结构,还有着萌芽、产生、发展的历史。中国古代桥梁,经过漫长的发展完善,不仅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在历史长河中,中国古桥更一直处于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古桥以极高的技术成就,为我国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也为世界桥梁技术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现存的许多中国古桥,既有很高的技术成就,也是很好的建筑艺术作品,既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因其特殊的建筑工艺和传统而具有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9月5日,第六届中国古桥研究与保护学术研讨会在河北赵县举办,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原交通部副部长王展意,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凤懋润,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张建新等领导出席并讲话,来自全国桥梁设计院校、建设单位、博物馆等的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近百人参与了此次会议。会上,凤懋润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古桥研究中心"授牌,并给王锐英、王健,李晋栓、陈凤贵、郑永军、  相似文献   

8.
古桥焕新生     
<正>常有人说,古桥是历史与文化永恒的见证。似一道道彩虹,古桥装点着城镇和乡村;如一本本发黄的册页,古桥记载着千百年的时光和岁月。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古桥生态环境不可避免地发生着明显变化,然而,即使跨越千百年,不少古桥还在不同程度地发挥着原有陆路和水路的交通功能,部分古桥更已成为古镇旅游的重要景观。一种生命力正从桥面上、石缝间汹涌而出。  相似文献   

9.
绍兴城际公交作为城乡公交一体化的亮点工程,从2007年7月推行至今,已开通绍兴至诸暨、绍兴至上虞、绍兴至嵊州等多条线路,受到了当地市民的热烈欢迎.近日,有不少乘客反映,在乘坐城际公交刷卡消费时,经常遇到乘务员以各种理由婉拒乘客,IC卡车载机成了摆设.  相似文献   

10.
正绍兴石桥营造技艺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从桥型设计技术到施工技术,再到建桥材料、操作工具,都包含了多学科的科学技术知识。绍兴石桥营造技艺种类多、工艺精,体现这些技艺的许多桥型在别处已不可见,却独存于绍兴。如多式石梁桥技术、多式折边石拱桥技术、多式圆弧石拱桥技术等桥型的营造技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石桥营造技艺系列。特别是绍兴特有折边拱桥营造技艺、  相似文献   

11.
一、模数支承式伸缩装置简介 模数支承式伸缩装置的产生:近年来,我国高等级公路和城市高架桥得到了迅猛发展,桥梁的长大化得到了突破性进展,这就要求有结构合理、位移量大的桥梁伸缩装置来适应这一需求.但是,以前的板式橡胶系列制品伸缩装置,很难满足位移量大的要求,而钢制型的伸缩装置,较难做到密封不透水,且对车辆的冲击较大,影响车辆行驶的平稳性.  相似文献   

12.
《西部交通科技》2012,(4):F0004-F0004
自古以来,徽州这个词都与徽商连在一起。作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徽商亦儒亦商,辛勤力耕,有"徽骆驼"的美称。他们常年在外经商,挣下基业后就回乡建桥,于是在徽商的发源地——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一带,就有了闻名全国的形式各异的古桥。这些古桥为徽州人联通了外面  相似文献   

13.
正10月12日,步入耄耋之年的常宁州被评为阿里巴巴207期"天天正能量"三等奖——因其历时20多年,用自己的双手和匆忙脚步收集史料,义务修复了一座清代古桥,为后人留下更多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的"乡愁"。西安市长安区子午峪口被损毁的头道桥因此得以重现双层石拱桥模样。那些年"消失"的古桥距离陕西省西安市东10公里,横跨于灞水之上的灞桥,是历史上一座富有诗意的古桥。该  相似文献   

14.
《西部交通科技》2012,(6):F0004-F0004
在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关隘、位于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浪平乡的鬼门关(又称桂门关)旁,有一座曾牵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畅通与否的古桥。这座历史悠久的桥梁,数百年来坚守在地势险要之交通要冲处,风雨无阻,造福于四海之商贾、百姓,它就是——茂林桥。茂林桥,位于广西玉林市城东10公里处的茂林镇,东西横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出海口——南流江,为一大二小三孔石拱桥。桥长32.7米,宽5.4米,高7.75米,大孔跨径12.5米,小孔跨径2.45米。始建于元至正年间  相似文献   

15.
《西部交通科技》2009,(11):I0002-I0003
2009年11月3日至4日,“崛起——中国桥梁自主创新之路”系列活动在江苏无锡举行。作为新中国60年交通运输成就巡礼系列活动之一,这次系列活动回顾了我国现代桥梁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交流了我国桥梁建设成果和自主创新经验,展望了未来桥梁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在陕西省西安市东面10公里处的灞河上,有一座我国桥梁史上最早的一种轻形墩古桥——灞桥。其桥长380米,宽7米,旁设石栏,桥下有72孔,每孔跨度为4米至7米不等,桥柱408个。灞桥具体的建造年代不详,按北魏时成书的《水经注》记载,"灞水古名滋水,秦穆公更名以显霸功。水上有桥,谓之灞桥"。据专家考证至迟在汉代就已经有灞桥了。灞桥自汉朝建桥后,由于灞水的水文条件较特殊,屡毁屡修,直到清朝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花了九个月才建成了多跨梁桥。  相似文献   

17.
《西部交通科技》2012,(10):F0004-F0004
湘子桥又称广济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古城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于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由太守曾江创建,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是世界第一座启闭式桥梁。其集梁桥、拱桥、浮桥形式于一体,以“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  相似文献   

18.
<正>八桂大地山川秀美、江河交纵,各型桥梁横卧山脊、跨越水道,形成了一幅幅自然景观与人造工程交相辉映的壮丽之图。独特的地理地貌造就了广西的"桥梁大省"位置。而桥梁安全涉及交通出行、生命财产,是一件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工作。作为广西最早的一批桥梁检测单位,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广西交科院"),结合广西桥梁建设管养的需求,充分发挥在桥梁检测与旧桥加固设计方面的丰富经验和雄厚技术实力,积极推进桥梁检测、监测及加固技术研究平台的建设,以科技研究平台提升理论水平,强化技术应用,形成桥梁安全管理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9.
基础工程在桥梁结构物的设计和施工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桥梁的基础形式有很多,其中扩大基础属于直接基础,因为具有方便、快捷和稳固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鉴于此,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公路改扩建工程桥梁扩大基础施工技术,以为今后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西部交通科技》2010,(8):F0004-F0004
广西兴安灵渠天下闻名,在灵渠之上有一座1100多年历史的石拱桥同样为世人所知,这就是广西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兴安万里桥,该桥的建成时间,比阳朔三大古桥之一的仙桂桥还早了近30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