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沥青稳定基层耐疲劳性能是柔性基层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关键影响因素。对5种级配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ATB 25混合料进行了控制应力的三分点小梁弯曲疲劳试验;分析了矿料级配、沥青品种对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级配的沥青稳定基层ATB 25混合料疲劳性能差别不大,说明采用低标号沥青的沥青稳定基层对应力水平变化更敏感。通过试验结果的同归分析并考虑现场修正系数,获得了沥青稳定基层的疲劳方程,可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影响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疲劳性能的关键因素,基于ATB25与ATB30两种密集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选择9种集料级配、3种沥青,以13种混合料试件的10项材料试验数据为参考列,以沥青稳定碎石疲劳方程中的k值与n值为比较列,进行影响沥青稳定碎石疲劳性能的灰熵分析,得到不同参数对沥青稳定碎石疲劳性能影响的显著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对应分析的统计学研究方法对相关结论进行统一.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沥青饱和度、油石比这两项因素是影响沥青碎石稳定基层疲劳性能的最关键因素;沥青饱和度影响着沥青体积百分率和矿料间隙率,而油石比的变化会导致沥青饱和度和沥青膜厚度随之变化,从而显著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3.
基于大型马歇尔试验确定6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击实成型蠕变试验试件。利用单轴静态蠕变试验结果-蠕变模量和拟合曲线斜率值,及动态蠕变试验拟合曲线斜率值综合评价6种沥青稳定碎石抗高温流动变形能力,试验表明在矿料级配范围上限与中值之间的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抗高温变形能力最强。因此,在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时矿料级配曲线应在上限与中值之间;特别地,ATB-25矿料级配曲线应靠近中值,ATB-30矿料级配曲线应靠近上限。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5种连续级配的沥青稳定碎石配合比,并采大马歇尔试验对混合料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空隙率和饱和度在确定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时起主要作用;不同级配对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要找出最佳级配曲线。  相似文献   

5.
应用贝雷法进行沥青碎石混合料级配设计,在取用相同材料的条件下,选用不同的设计密度调整矿料的级配,通过性能指标及密度对比试验,结合施工可行性优选矿料的级配.在完成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施工碾压工艺组合进行现场碾压.测试结果表明,应用贝雷法优选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如在初压阶段采用轮胎压路机、复压阶段采用适宜的振动压路机组合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马歇尔法和力学强度指标法对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进行沥青用量确定,分析并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特点。马歇尔法设计结果仅能保证混合料符合体积参数要求,易产生级配粗细与沥青需求相左的矛盾。力学强度指标法确定的沥青用量则趋于一定的沥青膜厚范围。对于固定的原材料,存在较好的级配,可以使得混合料在最佳沥青用量条件下既满足体积要求又具有较好的抗拉性能。  相似文献   

7.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骨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使用情况表明,SMA路面结构不仅在高温、重载时车辙变形量低.而且低温性能良好。沥青结合料主要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感温性(即高温稳定性和低温韧性)、防止混合料分散并提高路用性能.通常采用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马歇尔法和力学强度指标法对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进行沥青用量的确定,分析并比较这两种方法的特点,发现马歇尔法设计结果仅能保证混合料符合体积参数要求,易产生级配粗细与沥青需求相左的矛盾,而力学强度指标法确定的沥青用量则趋于一定的沥青膜厚范围.对于固定的原材料,存在一个较好的级配可以使混合料在最佳沥青用量条件下既满足体积要求又具有较好的抗拉性能.  相似文献   

9.
祝建平  郭聪 《交通标准化》2009,(15):243-248
分别采用马歇尔法和力学强度指标法对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进行沥青用量的确定,分析并比较这两种方法的特点,发现马歇尔法设计结果仅能保证混合料符合体积参数要求,易产生级配粗细与沥青需求相左的矛盾,而力学强度指标法确定的沥青用量则趋于一定的沥青膜厚范围。对于固定的原材料,存在一个较好的级配可以使混合料在最佳沥青用量条件下既满足体积要求又具有较好的抗拉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优化,在现有排水沥青混合料结构类型的基础上,考虑矿料级配进而对排水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得出试验级配,油石比为4.9%,对其路用性能进行研究。通过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相比,采用优化后的排水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增加12.7%,冻融劈裂强度增加2.7%,最大伸缩应变增加3.8%,优化后的排水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低温、水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旧水泥路面沥青加铺结构的应力吸收层路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力吸收层在抑制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形成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采用不同沥青结合料和矿料级配的应力吸收层混合料分别进行低温弯曲破坏试验,并利用3种沥青结合料与推荐级配的混合料分别进行拉伸与拉压疲劳试验,分析沥青结合料种类与矿料级配对应力吸收层材料低温抗裂性的影响以及沥青结合料对混合料抵抗拉伸变形与拉压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矿料级配与沥青结合料类型对其路用性能均有显著影响,可通过优化矿料级配和改善沥青结合料性能提高应力吸收层低温抗裂与抗疲劳性能,其中自主研发的高黏度SBS改性沥青Sampave与国外的STR ATA用高黏度SBS改性沥青结合料的应力吸收层混合料性能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12.
根据橡胶沥青混合料中集料、沥青胶结料、空隙率与矿料间隙率之间的体积关系,推导了VMA与最小沥青用量之间的关系;讨论了20目胶粉和40目胶粉的溶胀作用对混合料级配的影响,提出要控制2.36mm和4.75 mm两个关键通过率;通过试验分析了不同级配和不同胶粉目数对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给出20目和40目间断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推荐级配范围。试验表明间断级配、40目胶粉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13.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概念与优点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概念 沥青玛蹄脂碎石是一种由沥青、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骨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使用情况表明,沥青玛蹄脂路面结构不仅在高温、重载时车辙变形量低,低温性能良好,因此沥青玛蹄脂路面在我国得到了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ATPB)混合料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混合料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成型方法、级配范围、沥青用量确定方法、性能验证指标等,可供同类项目ATPB混合料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设计方法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结合9种级配、3种沥青的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通过大马歇尔法、superpave旋转压实体积法、GTM法对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对比试验研究;建立了3种混合料设计方法之间混合料体积及力学指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重载交通条件下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合理利用废弃沥青混合料以达到节约资源、降低工程造价以及减少对环境污染,依托河南省安(阳)-新(乡)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提出了将废弃沥青混合料掺入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使其整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层材料,同时采用较低含量的水泥用量和骨架密实型级配.通过试验,分析了掺入的废弃沥青混合料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收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足基层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掺废弃沥青混合料有利于改善基层的收缩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对路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大粒径沥青混合料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通过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以及疲劳试验,研究了其路用性能,同时与常用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作比较,结果表明:改性沥青可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大粒径沥青混合料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也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其中大粒径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抗永久变形和耐疲劳性方面要优于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在低温抗裂性方面要优于大粒径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8.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耐久性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通过对相同空隙率的两种级配、四种不同沥青结合料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试验,研究了沥青性质、集料级配对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影响。通过试验发现随着沥青60℃粘度的提高,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水稳定性和低温性能显著提高;对于同种沥青结合料,良好的集料级配可以极大地改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选用高粘度的改性沥青,选取合理的集料级配可以保证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9.
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对路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大粒径沥青混合料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通过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以及疲劳试验,研究了其路用性能,同时与常用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作比较,结果表明:改性沥青可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大粒径沥青混合料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也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其中大粒径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抗永久变形和耐疲劳性方面要优于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在低温抗裂性方面要优于大粒径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半柔性路面基层材料试验研究,探讨了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设计、性能试验、半柔性基层路面结构力学分析、施工工艺。结果表明:采用骨架嵌挤级配、振动压实法确定最佳含水量、干湿劈裂强度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的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半柔性混合料设计方法,混合料具有较好的物理、力学性能、高温稳定性、低温柔性、抗疲劳性能;采用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代替半刚性基层,可降低路面最大竖向剪应力,提高路面抗裂能力;试验路应用表明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具有均匀性好、易压实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