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寻找合适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对电池进行温度控制,降低车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风险,基于文献挖掘,在明确了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研究出发点的基础上,对目前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技术进行综述。阐述了车用电池空冷、液冷、热管冷却、相变冷却和复合冷却方式研究现状和进展,总结了不同冷却方式的优缺点,进而提出动力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空气冷却和液体冷却技术虽使用较多,但控温效果较差;热管冷却和相变冷却技术虽控温效果较好,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复合冷却技术将主动冷却与被动冷却结合,有效降低峰值温度的同时也提高了电池包温度的一致性,可满足不同工况的需求,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2.
发动机的内部冷却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发动机新的冷却机制以及几种内部冷却技术做了简要的介绍与分析,阐述了柴油机节能技术的冷却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专利分析的视角,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冷却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近20年国内外驱动电机冷却相关专利的梳理,从申请趋势、地域分布、申请人分析等角度分析驱动电机冷却技术的宏观发展趋势,并通过技术分布、技术路线及核心专利解读对驱动电机冷却系统的技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从总体上论述发动机后置客车冷却系的设计要点,并分析冷却系的各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应着重考虑的问题;针对一些新技术在车辆冷却系中的应用,指出发动机冷却系技术的一些变化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阐述冷却EGR技术对汽油发动机节油的原理,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冷却EGR技术对汽油增压发动机部分工况点火时刻及油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IGBT模组是电机控制器的核心功率元件,在电动汽车复杂运动工况下,长时运行会导致IGBT模组内部温度波动并引起热失效问题,会影响电机控制器的控制精度、整车的舒适性以及续航里程,甚至会烧穿IGBT模组,因此对IGBT模组的冷却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研究现有IGBT冷却方式,针对现有风冷和液冷技术对电机控制器IGBT模组冷却不足,散热性较差,并且难以控制IGBT模组温度的技术问题,本文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冷却IGBT模组,可有效控制IGBT模组的温度,并且提前冷却。  相似文献   

7.
电动冷却风扇在客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目前客车后置发动机冷却系统现状,分析电动冷却风扇在技术和成本上的优势,说明电动冷却风扇在客车上的应用前景广阔;通过实例分析电动冷却风扇在国内某客车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现有技术所提供使用于摩托车等的风冷发动机有自然风冷和强制风冷两种。无论是自然风冷或强制风冷,现有冷却系仅能对发动机的外表面(机壳)实施冷却,而对于发动机内部作功的活塞、气缸壁、连杆总成、气门组件等高温负荷机件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冷却。因此,现有的风冷发动机是具有:冷却不均  相似文献   

9.
1、风扇离合器的作用 现代汽车发动机采用风扇离合器来控制冷却风扇的工作,以达到自动调节冷却强度的目的。它随着发动机负荷的变化,当发动机温度达到设定值时,自动接合风扇进行降温,控制冷却风扇工作与否的开关;通过散热器内冷却液温度的高低来改善风扇的转速(改变冷却强度),以此控制冷却液的温度。在不需要风扇进行冷却时,使其停转或降低转速,以便增加发动机的有效输出功率和节约燃料;同时也消除了风扇噪声。其技术状态的好坏决定冷却风扇能否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热管冷却原理,电力电子元件的热管冷却技术及其在VVVF逆变器和辅助电源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正> 目前,国外如美、苏、英、法、日等国,已将高温冷却技术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军用车辆上,高温冷却技术对坦克及其它装甲履带车辆来说,尤为必要。因为坦克采用大功率柴油机后,由于动力室空间所限,冷却系统尺寸不可能过大,过热问题就成了当前迫切须要解决的关键。采用高温冷却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对冷却系统的结构改变甚小,是值得大力开展和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汽车发动机采用风扇离合器来控制冷却风扇的工作,以达到自动调节冷却强度的目的。它随着发动机负荷的变化,当发动机温度达到设定值时,自动接合风扇进行降温,控制冷却风扇的开关;改善风扇的转速(改变冷却强度)。在不需要风扇进行冷却时,使其停转或降低转速,以便增加发动机的有效输出功率和节约燃料;同时也消除了风扇噪声。其技术状态的好坏决定冷却风扇能否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内燃机的各种损耗中,冷却损耗占比较大。因此,为改善燃烧室硬件并降低冷却损耗,研 究人员做了大量研究及试验工作。提出了1种创新的隔热技术,克服了以往传统隔热技术的诸多弊 端,并在内燃机中得以成功应用。对这项隔热技术及其涂层特性、验证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 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孙民忠 《车用发动机》1994,(2):37-42,36
采用挤压铸造技术制造活塞,能大大提高其疲劳强度,从而减小活塞顶和销应厚度,并可通过组合型芯法减小活塞内表面厚度。此外,使用冷却腔成型法及引入空心区等技术.可研制出结构紧凑、质量极轻的活塞。本文介绍了利用技压铸运和变质处理提高材料的疲劳强度,挤压铸造的纪合型芯制作技术,挤压铸造工艺中采用的制件耐压、密封和可清除的冷却腔型芯成型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汽车动力传动系的冷却润滑效能,减少内燃机等高温、润滑不良产生的排放和噪声污染,保证冷启动性能,文章对汽车冷却、润滑和排气系统进行技术性能的分析,表明:精准测量内燃机冷却、润滑系温度和压力,能有效提升燃烧热效率、经济性和输出功率各约2%;高效利用内燃机冷却系余热用于除霜除雾,可以保证舒适性和安全性;理论分析内燃机排气系热能并回收利用,可以减少电磁辐射,改善环境.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17,(10)
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采用风冷却技术的可行性进行探讨,通过试验模拟,研究了不同管材、管径大小、是否加湿等工况下对风冷却技术降温效果的影响,并与不同流速下通水降温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选用1.1mm壁厚、70mm直径、6063型铝合金管作为冷却风管,在加湿状态下,采用11m/s的风速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优于30L/min通水降温的降温效果,证实大体积混凝土采用风冷却在技术上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摩托车技术发展将呈以下趋势: 一、发动机强化发展。发动机向大功率方向发展必须强化手段,而采用多缸机设计,实现高转速则是行之有效的强化手段之一。发动机实现高转速、大功率,必须采用强制式冷却,因此,油冷、水冷等循环强制式冷却技术会得到迅  相似文献   

18.
从汽车冷却气流形成机理分析入手,提出采用风扇罩主动格栅(Fan Housing Active Grille Shutter,FHAGS)对气流进行主动控制的技术手段。该技术有别于传统的主动格栅(Active Grille Shutter,AGS)只侧重降低风阻的单一功能,既可以保持传统风扇罩提高强制对流效率的特点,又可以提高中高速下的冲压气流流量。利用该技术,在等效冷却的前提下可以有效降低冷却风扇的转速,从而达到降低油耗、减小噪声的目的。以一辆参考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分析和试验验证,归纳推导出冷却气流的计算公式和控制逻辑,并结合热环境风洞试验对该技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试验表明,FHAGS作为一项汽车节能降噪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控制技术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控制技术进行了分类并加以技术特点分析,说明了环保和节能降耗是冷却风扇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而电子技术发展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电磁兼容问题,必须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20.
陈佚  朱成  刘頔 《时代汽车》2021,(8):83-84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广泛应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得到各界的关注。而电池组是目前决定新能源汽车性能和续航能力的重要部分,因此提升动力电池的性能和确保电池组的工作可靠性、安全性是当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关键研究课题。从目前的技术来看,冷却系统又是决定了动力电池性能的关键技术,所以本文通过对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作用以及四种冷却技术特点出发进行分析,探究冷却技术对动力电池的性能影响,从而为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研究提供一点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