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由于低液限粉质黏土不能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所以不能直接将其应用于新建公路的路基建设中,必须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实地考察,合理选择试验材料,在室内利用纯石灰和石灰水泥的混合物开展了低液限粉质黏土的改性试验,通过击实试验和CBR试验,分别总结了土体改性前后的击实特性和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2.
石灰改性膨胀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宁淮高速公路工程路基施工中的具体实践,选取宁淮高速公路淮安市境内的膨胀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素土及改性土一系列室内试验,对石灰改善膨胀土性能以及掺灰剂量进行探讨,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结合益阳至娄底高速公路路基膨胀土处治方案,开展了石灰改良膨胀土填料的最佳含水量的试验研究。首先采用室内基本土工试验,确定石灰改良膨胀土的石灰最佳掺量。然后采用湿法重型击实试验,研究石灰改良膨胀土的击实特性,并确定其最佳含水量。最后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石灰改良膨胀土的最佳含水量,并与击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得到的最佳含水率比击实试验大3%左右。通过试验研究,获得了石灰改良膨胀土的路基施工参数,为益娄高速公路石灰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膨胀土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及采用不同石灰掺量进行改性处理试验,得出了改性前后膨胀土指标的变化规律,其成果为控制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明生  邓媚 《交通标准化》2007,(11):187-190
结合蚌明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堤采用石灰改良膨胀土的试验研究,对石灰改良膨胀土击实特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并针对膨胀土击实特性和力学性能问题,从路基填料的施工和处理两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工程实践证明,采用低剂量石灰稳定膨胀土路基是一种非常合理和有效的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进行系列试验,研究不同水泥掺量、击实试验前后掺加水泥的膨胀土放置时间对水泥改性土干密度、自由膨胀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大,水泥改性土的最大干密度逐渐减小;随着水泥改性土放置时间的增长,自由膨胀率逐渐变小并最终趋于稳定,水泥对膨胀土膨胀性的改良是一个渐进的、长时间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国内的钢铁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脱硫灰,但并未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因此占用了大量土地,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将脱硫灰代替石灰应用到路基土改性中,对2%、4%、6%和8%掺量的脱硫灰改性土进行了室内试验,包括液塑限试验、击实试验和加州承载比(CBR)试验等;并将脱硫灰应用于现场填筑中,与石灰改性路段对比,从压实度测试、轻型动力触探、落锤弯沉与回弹模量的角度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土体的塑限会随着脱硫灰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液限和塑性指数反而随之降低。当脱硫灰含量达到8%时,路基改性土的CBR值最大,约为135%。现场填筑路段中,脱硫灰改性土路段的压实度、弯沉值和回弹模量皆满足设计要求,轻型动力触探的测试结果略低于石灰改性路段,但随着时间的增加,脱硫灰路基的表现与石灰改性路基的表现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8.
滞洪区路基填料改良土击实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滞洪区亚砂土、亚粘土用作路基基层、底基层填料土必须进行固化改良,该文采用石灰-粉煤灰、水泥-粉煤灰组合和水泥-石灰组合对其进行改良研究,将以上改良土按照不同配合比,以不同的含水率进行击实试验,确定最优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并分析两者随不同掺灰比的变化规律,供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梅敏 《湖南交通科技》2015,(1):11-13,67
风化花岗岩用作填料对路基稳定性影响较大,因此需进行路用性质研究。在湖南长韶娄高速公路强风化花岗岩工程性质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掺量石灰及水泥的改良试验,得出最佳含水量在改良前后变化不大、石灰改良土最大干密度随石灰掺量增大而减小、而水泥改良土最大干密度随水泥掺量增大而增大、工程中可采取7%石灰掺量进行改良等结论。石灰改良土用于高填方路堤经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及监测分析,均表明其满足路堤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二期工程路面工程底基层原设计文件建议配合比为石灰∶粉煤灰∶土=8∶24∶68的20cm厚石灰粉煤灰土,采用二灰稳定。配合比设计要指导施工并服务于施工,应按施工所能达到的情况,初步定出施工方案。由于高速公路沿线土的塑性指数较高且含水量较大,施工前必须对现有的土质进行改性才能使用。因此,配合比设计时所用的土样为掺3%石灰砂化7d的土,经检测,砂化7d后灰土的有效灰剂量仅剩1%,而土的塑性指数已由原来的32.5降至16.7;仍选用Cao+Mgo含量为57%、刚满足Ⅲ级灰的石灰;击实试验和强度试验所用样品采用同一次取样。经过多种配比试验,结合本地区经验,考虑二灰土后期强度,施工时采用的配合比为:石灰∶粉煤灰∶土=9∶27∶64.。  相似文献   

11.
采用均匀设计的方法来优化安排试验,以水泥、石灰、碎石、风积砂为原材料进行试验研究,得到水泥石灰稳定风积砂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回弹模量等指标,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回归方程,得到满足工程要求的最佳配合比为:水泥掺量9%、石灰掺量10%、碎石掺量30%、风积砂掺量53%。通过现场工业性试验和观测,结果表明,试验段水泥石灰稳定风积砂基层状况良好,且弯沉值满足有关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开展了典型中膨胀土、粉煤灰改性土与石灰改性土的基本物理特性、击实特性、强度特性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相比于未改性土,粉煤灰改性土和石灰改性土自由膨胀率、塑性指数、胶粒含量都显著降低;2)随着粉煤灰掺入比的增大,在重型击实标准下,改性土最优含水量呈增大趋势,最大干密度呈下降趋势;3)两种改性土CBR峰值都显著提高,当掺入比合适时,CBR膨胀量显著降低,改性后水稳定性较好;4)两种改性土都可同时满足规范对压实度和CBR的要求。最后探讨了与石灰相比粉煤灰改性方案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结合榆松高速公路第05标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设计与施工,介绍了基于垂直振动试验方法(VVTM)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设计、施工工艺及试验路应用效果。工程实践表明,与重型击实及静压法相比,VVTM方法提高了压实质量控制标准,能够真实地反映现场实际振碾成型的基层,更有效地确保路面压实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盐渍土在沿海地区分布广泛,从应用效果表明,通过对盐渍土采取改性后其可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以高速公路路堤填筑为例,采用石灰固化后的盐渍土因易于吸湿软化,所以还应掺加SH固土剂,以提高固化盐渍土的强度和水稳性。室内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石灰+SH固土剂的固化方案固化滨海盐渍土,  相似文献   

15.
在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及大量室内试验基础上,对影响水泥-乳化沥青冷再生材料性能的成型方法、养生方法和二次击实等因素做出了分析。结果表明,水泥含量为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采用第一次双面击实100次、60℃烘箱养护2h后继续双面各击实25次的试件,得到测定的各项性能指标较为理想,并通过乳化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验证了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Q4黄土改良土填筑高速铁路基床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良路堤填料是高速铁路路基的重要内容.研究内容是通过在Q4黄土中掺入水泥及石灰进行土质改良.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进行了水泥改良土、石灰改良土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得到了有价值的结论:对于石灰改良土,存在一最佳石灰掺量,约7%,石灰土在最佳掺灰量时,其强度存在一峰值.水泥改良土在不同掺和比条件下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均能够满足路堤填料的要求.出于安全及经济因素,认为路堤填料采用Q4黄土掺入5%水泥改良土为宜.含水量对改良土的工程性质影响很大,因而在工程施工中应使改良填料的含水量尽可能达到最优含水量.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水泥和石灰掺量对过湿粘土路基性能的影响,本文结合试验路段采用不同水泥和石灰掺量进行过湿粘土路基改良施工,检测其液限、塑限、塑性指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泥、石灰掺量增加土样液限和塑性指数减少而塑限逐渐增加;水泥改良粘土效果优于石灰改良,石灰经济性优于水泥;确定最佳水泥掺量为8%,最佳石灰掺量为6%。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公路施工中的击实试验和压实度检测方法 ,并提出了对达不到规定压实度的湿软土进行处理的方法即掺生石灰法  相似文献   

19.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中已推广采用。本文探讨了水泥稳定碎石标准击实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几种情况,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水泥稳定碎石标准击实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防止地下水对公路隧道路面的侵蚀破坏,结合湖南邵怀高速公路拱坝隧道的实际情况,设计采用水泥处治碎石排水基层。介绍了隧道水泥处治碎石排水基层施工技术与质量措施,通过现场试验检测证明,水泥处治碎石排水基层满足设计技术要求,符合质量验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