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双向先张预应力轨道板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轨道板预应力体系,通过部分预应力"复合锚固"设计技术和"矩阵单元"生产工艺等系统创新研究,系统形成双向先张预应力轨道板设计和制造技术,研发了轨道板生产配套设备和工装,形成24 h生产工艺,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双向先张预应力轨道板的规模化生产,并在西宝客运专线CRTSⅢ型先张板式无砟轨道试验段系统验证的基础上,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全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CRTS II型无砟轨道板在长期服役状态下,表面产生裂纹,其位置和方向多种多样。从现场调查情况可以看出,轨道板在承轨台邻近处横向裂纹尤为突出。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和分形理论对轨道板横向裂纹扩展特性进行分析。计算分析表明:承轨台受荷载作用集中,邻近处轨道板易产生裂纹;轨道板内预应力钢筋边缘易产生先开裂现象,并且裂纹沿着预应力钢筋方向扩展;轨道板裂纹具有分形特征,分形维数随裂纹长度增长而增大,可以作为轨道板裂纹扩展的特征属性指标。  相似文献   

3.
CRTSⅠ型无砟轨道板是随着高速铁路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产品。结合石武客专项目CRTSⅠ型无砟轨道板的施工,重点介绍了CRTSⅠ型无砟轨道板的钢筋混凝土底座、轨道板粗铺、精调、CA砂浆及凸形挡台树脂灌筑等各工序施工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4.
无砟轨道板安装精调控制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轨道板铺设采用德国博格精调技术,将CRTSⅡ型轨道板的位置高程控制在±0.3mm内,技术的重点是轨道板自身的方向、高程及板与板间的过渡连接。对CRTSⅡ型板粗铺及精调作了简要的阐述,对在精调中比较常见的异常情况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几种典型的地铁减振浮置轨道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国内地铁工程所用到的钢弹簧浮置板、减振垫浮置板、橡胶隔振器浮置板、浮置式梯形轨枕等不同浮置轨道技术,在按重量级别、隔振元件、浮置板浇注方式及浮置板是否设预应力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各自不同的技术特点,可为不同工程条件下的正确选型提供参考。提出理论及实际减振效果的差异性、减振与降噪效果的区别、典型不利工程条件的适应性以及综合造价的核算等浮置轨道选型及设计应用的要点和建议,并探讨未来运营线浮置轨道的高效检查维修技术,以及设计速度≥140 km/h线路浮置轨道系统设计及安全可靠性保障技术等后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针对京沪高速铁路固镇轨道板场CRTSⅡ型轨道板承轨台打磨施工,从轨道板打磨、存放、运输、承轨台打磨数据应用、数控磨床操作技巧、70余种非标设备易损配件储备等关键工序的研究,总结了CRTSⅡ型轨道板成品板打磨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7.
350km/h客运专线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武广客运专线武汉综合试验段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是我国首次整区段铺设的速度350 km/h的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形式.通过对施工测量、轨道板精调、砂浆制备与灌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总结出一套有效适合国情的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和与之相配套的施工设备,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研究结论:通过试验段的初步动车试验,速度达到351 km/h,试验验证CRTS 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是成功的.采用三角规和小型龙门架对轨道板进行精调速度快、精度高,调整后的轨道板板顶面高程偏差小于1 mm,轨道板中心线与凸形挡台中心线偏差小于1 mm,轨道板与挡台的间隙差小于5 mm,两轨道板的高低和方向平顺性均小于2 mm,该项技术可在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CRTS Ⅱ型无砟轨道板制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本文从无砟轨道板生产、制造、质量控制及创新等方面介绍CRTS Ⅱ型无砟轨道板的制造,从而为同类产品的科研及生产提供借鉴经验.研究结论:(1)使用CRTS Ⅱ型无砟轨道板制造技术生产的轨道板精度高,适合应用于时速300 km及以上的高速铁路.该轨道板生产线是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流水生产线,生产效率高,工序控制、产品质量主要靠设备来保证,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产品质量稳定;(2)模型是产品成型的重要工装,必须控制好模型的制造和安装质量;(3)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对推动国内混凝土制品制造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随着原材料的充分本地化和生产设备的国产化并结合技术再创新,CRTS Ⅱ型无砟轨道板有降低成本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对日本近期铁路轨道技术研究成果文献资料进行介绍和梳理分析,发现其研究方向主要聚焦在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等社会环境条件下的轨道设备低成本、少人化、省力化的养护维修技术。日本铁路轨道研究借助现代数字仿真模拟、超声波探测等技术开展的轨道基础性技术研究成果,为轨道相关应用研究提供了支撑。近年来,我国在线路轨道维护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基础性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由于我国面临与日本社会环境类似的相关问题,日本铁路轨道基础性技术研究的方向和成果可为我国铁路轨道技术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京沈客专京冀段北京巨各庄制板场在轨道板预制过程中控制轨道板顶面平整度的方案。对轨道板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车间生产台座内轨道板底部模具预设反拱、养护过程中进行轨道板底面补水等措施进行技术实施研究,形成了可实施性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TBM由PLC系统集中控制,对液压系统的温度、液位、压力、转速及机械机构的动作进行检测,使之按照设定的程序运行.从而完成各种工作状态。对PLC控制系统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抗干扰设计中采取多种抗干扰措施,从而有效地抑制干扰,使PLC控制系统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2.
13.
负弯矩作用下结合梁挠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砼结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随着荷载逐渐增加,混凝土板中的裂缝不断产生和发展,梁的刚度也随之逐渐下降,荷载-挠度关系趋于非线性,因而材料力学中求挠曲线的二次积分法对负弯矩作用下的砼-钢结合梁无法获得解析解。本文提出了求钢-砼结合梁负弯矩作用下挠度的数值积分法,把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短区间的线性问题,推导了计算公式,建立了计算模型,编写了电算程序,通过反复迭代计算先获得结合梁截面的弯矩-曲率(M-φ)关系,再根据这一关系进一步求得结合梁各截面的给定荷载下的挠度,从而可绘出梁的某一级荷载下的挠曲线或某一截面的荷载-挠度(P-Δ)曲线,本文利用编写的电算程序对芜湖桥的两根大型试验结合梁T1,T2梁进行了试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以京沪高速铁路接触网设计中的防雷措施为例,针对该线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通过对避雷器分布方式与雷击跳闸概率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依据不同雷区等级差异设置避雷器,最后对避雷器的设置分布和安装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蓝浩伦  巨建民 《铁道车辆》2011,49(10):1-4,47
以轨道车辆为背景,依据转轴公式和平行移轴公式得到车体截面内任意倾角部件的惯性矩,进而获得截面的刚度及其灵敏度。在已知车体刚度分布的前提下,依据车体刚度及其灵敏度,通过调整刚度薄弱位置相关部件的截面尺寸,可达到提高车体刚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从铁路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时钟同步的意义,时间基准的选取以及时间信息的传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精度高、可靠性好、成本较低并满足铁路信息系统对时钟精度的要求的时间同步方案.  相似文献   

19.
铁路工程建设实行监理,对于提高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控制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此对铁道行业的监理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重点分析了施工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监理工作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房间式铁路客车空调机组性能检测装置,经实际使用,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