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156名年龄19~61岁之间暴露于环氧树脂8个月到29年的受试者进行了细胞遗传学检查。根据巴克顿和埃文斯氏的方法作染色体畸变的细胞遗传学分析。数据的统计程序是使用EC-1040计算机用常规方法完成。男性或女性中期相畸变频率和暴露于致突变物的时间缺乏线性或其它的函数关系,但暴露时间3  相似文献   

2.
近十多年来,国內外学者发现一些化学物质有着强烈的细胞遗传学效应,可诱发人类及哺乳类动物染色体畸变。用细胞遗传学方法评价化学物质的诱变作用日益引起人们重视。但目前化学物质对染色体的影响研究,多为离体实验结果[1],而对人及动物体內实验资料则较少。在人及动物体內实验材料中,小动物是最好的材料,而其中又以骨體直接制备染色体方法最为简便,这种方法比离体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前,多种化学物质能够诱发人类及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这些畸变与人类遗传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也是潜在遗传危害的信号。因此有必要观察了解化学物质对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我们选用了骨髓细胞染色体的分析方法鉴定五氯酚钠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4.
有机毒物苯,有类似电离辐射的作用,直接干扰人体细胞DNA的复制,引起细胞染色体的损伤并有导致白血病的作用。为了解混合苯作业工人在染色体结构上的改变,本文对83例从事油漆作业的工人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检查,旨在引起人们对油漆作业工人因长期接触混合苯而导致染色体畸变,同时应在预防措施上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北京地区254例放射工作者末梢血淋巴细胞微核进行了测定。射线组平均微核细胞率为0.56‰,异常个体检出率为1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同放射工龄组与对照组比较,15~25年工龄组微核率最高,各组微核异常个体检出率随工龄延长而增加,其中10~15年组上升最明显。多数学者认为,微核来源于染色体的无着丝点断片、环和迟滞染色体;也有人认为是由于核膜受损,核物质向外突出延伸形成;或由核碎片形成。尽管微核生成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它与染色体畸变有一定的相关性性。微核测试法在许多国家的不同实验室被证明是一种快速而敏感的测定遗传物质损伤的方法,因此被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推荐为检测各种物理、化学因子致癌、致突变效应的常用遗传毒理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放射线辐射效应造成DNA损伤、导致细胞突变,染色体畸变,已为国内外学者所注视,并做了大量研究与报道。为观察沈阳铁路局各医院X线工作者所受射线辐射的影响,职业病科对沈局管内九个医院四个卫生所59例医用X线工作者的射线吸收剂量和染色体畸变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电离辐射可引起机体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染色体畸变率的增加是辐射效应最敏感的指标之一,有人称之为生物学剂量计。然而染色体的畸变并非电离辐射的特异性改变,某些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因素对其也有影响。文献报道,因地区不同,自然环境不同正常人染色体也有所差异。为了解电离辐射引起X线工作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我们对大连地区32名X线工作者进行了染色体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职业性微波接触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及微核分析航天中心医院(100039)张天许潘红为了探讨职业性、低剂量、长期暴露于微波辐射对人体的细胞遗传物质有无影响,本文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研究所从事雷达发射机研制工作人员21人和行政人员12人,进行...  相似文献   

9.
纯苯的遗传学毒效应早已得到证实,而混合苯对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正受到人们的关注及探讨。为了解在一定浓度混合苯环境中,对从事机车、车辆,铁路设备喷漆作业人员的遗传物质,白细胞的影响,我们检查了连续多年从事喷漆作业者的染色体畸变及微核,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结合近几年作业环境定期、定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仅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接触组:从事喷漆作业连续5年以上,近期未  相似文献   

10.
姐妹染色单体互換是在染色体复制过程中,在DNA的损伤部位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DNA片断的相互交換,它可以反映一般染色体畸变所不能见到的DNA的损伤和修复,许多致突和致癌的物理化学因素和生物因子都能诱发SCE的大量增加,因此SCE检测技术目前巳为遗传、环境中致癌物  相似文献   

11.
四氯乙烯接触者10名,对照者11名,从肘靜脉取血作为标本,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对染色体畸变,姊妹染色单体互换以及细胞周期进行了研究。作业时接触的浓度可分为:高浓度组(6名,其中女的1名),30~220ppm(几何平均值为92ppm),低浓度组(4名,其中女的2名),  相似文献   

12.
收集12个健康人的外周血。每个人的外周血标本在35、37、39℃共培养三瓶,在黑暗处培养72 小时。收获前48小时加BudR(最终浓度为10μg/ml),收获前2小时加秋水仙素(最终浓度为0.24μg/ml)。按标准方法收获和固定细胞,空气干燥,用FPG技术染色。对每一个人在不同温度下培养的标本,检验20个第二次分裂的中期相细胞和观察100个连续的中  相似文献   

13.
用于致突性研究的第一个哺乳动物细胞系是中国地鼠肺成纤维细胞(V_(79))。Chu等首先定量研究了化学物诱发V_(79)细胞的突变,发现表达时间、细胞密度、选择剂浓度等是影响实验的重要因素。目前使用的方法已有了较大的改进,本文仅就V_(79)细胞致突变试验的方法学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介绍数码相机镜头畸变对变形监测精度影响的测定及改正方法,试验数据说明数码相机镜头畸变对测点三维坐标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通过对数码相机镜头畸变二维改正系数进行检测并对像坐标施加镜头畸变改正,可大大提高变形监测点三维坐标的计算精度,且能满足结构物稳定性判别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时速250km/h铁路32m跨度双线标准箱梁的畸变效应,基于板壳有限元建立了畸变效应分析的数值模型。采用板壳有限元方法和传统解析方法,对比计算仅单线活载作用下的畸变应力分布规律。通过定义翘曲比例系数,研究高跨比、宽跨比和壁厚等设计参数对畸变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解析解比较,板壳有限元法更适合于箱梁畸变效应的分析。单线活载偏心作用下,跨中截面箱梁顶板靠近翼缘板边缘部位的翘曲比例系数可达11.6%;腹板与底板相交处翘曲比例系数最大,可达13.9%。跨中和l/4截面的翘曲比例系数ξ分析表明,现有箱梁设计参数合理,跨中最大翘曲比例系数小于15%,而l/4截面基本为0。箱梁高跨比、宽高比、壁厚等设计参数对畸变效应均有一定影响,总体规律是畸变效应随高跨比、宽高比和壁厚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由于钢箱梁的顶、底板及腹板均较薄,在偏心荷载作用下,截面变形易引起畸变应力而导致局部屈曲和腹板压皱等现象。工程应用上,在梁内设置一定数量的横隔板来约束钢箱梁的畸变变形,以求减少钢箱梁畸变效应。此前已有少量文献就横隔板对钢箱梁的畸变效应进行过研究,但未对钢箱梁在不同的隔板数量、高跨比、宽高比下进行综合分析,使其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元软件就简支钢箱梁的畸变效应进一步分析,并提出了横隔板的数量及箱梁的几何特征参数对钢箱梁畸变效应的影响。研究结论:(1)当箱梁为窄箱梁,即宽高比约等于1.5时,箱梁跨中畸变翘曲最大正应力随横隔板数量增多而增大,此时跨内横隔板设3~5道为宜;(2)当箱梁为宽箱梁,即宽高比约等于4.5时,箱梁跨中畸变翘曲最大正应力随横隔板数量增多而减小,此时跨内横隔板的设置9道为宜;(3)计算结果对同类桥梁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简述运用短期筛选法,以预測长期健康危害、包括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以及监測遭危害的工人,以达到预防目的,而不是强调职业性癌症和化学物危害问题。一、致癌、致突变和致畸作用的分子机理某些致癌物和诱变剂,未经代谢途径的激活,与细胞的核酸和其他大分子能直接反应。但大多数化学致癌物和诱变剂需经生物激活才起作用。外源性化合物的生物转化过程一般为两个步骤:首先,  相似文献   

18.
镉对人体细胞可致染色体异常、微核率增高;动物实验在局部注射镉处出现恶性肿瘤、并可增加睾丸肺瘤的发生率;而流行病学调查虽显示了职业性镉暴露和前列腺癌,呼吸系癌有一定关系,但多数无统计学意义。目前还只能说镉对人类是可疑致癌物。  相似文献   

19.
张秀峰 《铁道学报》2005,27(6):43-49
基于有源滤波器的同相供电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对补偿电流的实时检测,检测的精度高低和动态响应性能好坏会影响三相平衡效果和谐波与无功的补偿效果。本文针对以往检测方法存在动态响应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了2种补偿电流检测方法:有功电流分离检测法和无延时虚拟三相检测法。分析与仿真证实,无论被检测电压与电流有无畸变,2种检测方法都可根据同相供电平衡补偿的不同要求(仅平衡三相、平衡三相滤除谐波和平衡三相滤除谐波并补偿无功)完成补偿电流检测,且检测精度高、动态响应速度快。  相似文献   

20.
螯合剂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是一种用于治疗重金属如铁、锌、铅等中毒的药物。在英国偶尔也用于吸入钚的粉尘和污染的伤口。当DTPA浓度为治疗量的6~30倍时,可对小鼠的肝,肾产生暂时性的有毒效应,这可能是引起蛋白质从细胞膜渗出之故。并且有证据表明螯合剂可诱发蚕豆染色体畸变,所以DTPA对人类可能是危险的,本文研究了这种药物的危害。诱发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是短期筛选试验方法之一,多用于可能有突变效应的新药的初步试验。虽然它是可靠、快速和相对简便的,但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