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儒墨作为两大教育学派,在教育思想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从总体来看,儒家突出“乐学”,墨家强调“强教”。在教学方法上,儒家注重启发式教学,而墨家则注重注入式教学。二者的差异最终是由他们各自的教育目的所决定的。儒家认为教育是“为己”,培养目标是君子,而墨家则认为教育是“为义”,培养目标是兼士。“乐学”与“强教”具有各自的价值,只有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哲学与政治以及更为根本的哲人与民人关系问题,既是中西古典政治哲学的基本主题和共同信仰,同时也是认识中西古典政治哲学的基本方法,虽然在具体关系的勘定上,儒家政治哲学与古希腊政治哲学之间存有较大区别.以此观之,孔子的“直”案,体现的是圣人为不同文化政治身位的人设置相应的礼法规范的立法行动.孟子的“舜”案,生动地展现了儒家哲人王与现实政治的紧张关系,“窃父而逃”宣告了圣人要告别作为“政治动物”的“在世之在”而重返神圣纯粹的光明世界;“象”案,为我们演示的是经与权或者文与实的二重辩证法.在《游叙弗伦》中,苏格拉底盛赞游叙弗伦的状告行为,但却否定了后者诉诸的希腊新神传统并挑战了其哲学能力.  相似文献   

3.
冯友兰在留美期间(1920—1923)吸收了西方“Neo-Confucian(ism)”概念,回国后(1924—1926)最早将其翻译为中文“新儒家(学)”,指出宋明新儒学受佛道影响在本体工夫论上与先秦儒家不同,但在人生观上一致。随后李石岑(1926)、谢扶雅(1928)、陈寅恪(1934)等人也阐发了“新儒家(学)”概念,从而使其成为流行的学术名词。虽然由于构建中国哲学史概念体系的需要,加上“新儒学”概念意义的不确定性,1932年底以后,冯友兰在其中文论著中转而使用包括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内的“道学”概念。但卜德又将冯友兰论著中的“道学”翻译为“Neo-Confucian(ism)”,从而促进了其在学术界的传播。随后以狄百瑞为首的哥伦比亚学派致力于阐发宋明新儒学的现代价值,又进一步促进了这一概念在海内外的普及。  相似文献   

4.
荀子以人性恶为基础,将“礼”之起源归结为“圣人”的“制欲止乱”,虽仍有其逻辑缺憾,但较之其它关于社会规范的起源学说要深刻和高明得多。他关于礼之本质在于“分”的思想,不仅在理论层面,而且在实践层面上,都给予儒家以伦理为中心的政治思想的主干以极大的张扬。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个人话语的设计上,贺麟提出儒者型的个人观。这是一种颇有新意、很有价值的现代个人观。从道德行为的角度看,儒者是“合理性”、“合时代”和“合人情”的现代个人。从道德理想的角度看,儒者是有使命感的个人。从自我观的角度看,儒者是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统一。从总体上说,贺麟把儒者看作“技术人”和“道德人”的结合体。这一个人观与犹太思想家索罗维齐克的个人观比较接近,索罗维齐克把个人看作“技术人”和“宗教人”的结合。这种“接近”至少说明贺麟的儒者型的个人观具有普世性意义与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或许是无法回避当代自然和人的关系的严重失衡,并试图回应时代关于恢复生态平衡的呼唤,李泽厚提出了“人的自然化”,作为对“自然的人化(人力化)”的补充和纠正,并给了这两方面几乎相等的美学地位。但“人的自然化”所描述的美,却不是由“人力”、“劳动”创造的。所以,李泽厚提出“人的自然化”,其实是向自己的根本性命题“美在自然的人化(人力化)”发出了致命一击。  相似文献   

7.
“学堂乐歌”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一次启蒙运动,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次真正开始自觉地吸收西方音乐的开端,由于长期以来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浸润,这场运动所考虑的并不是关于音乐在美学上的作用,而是试图以“乐歌”来改变国民的精神,以“乐歌”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8.
本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解读“天人合一”命题,认为该命题不仅表现对人与人关系的认训,而且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究。它潜在地具有生态道义观和生态价值观的双重意义,揭示这些内涵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为什么要培养师范生“人”的观念?师范生“人”的观念是什么?如何培养师范生“人”的观念?三个角度阐述师范生“人”的观念养成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仁”是儒家传统中的通德,是贯穿核心价值不可或缺的恻隐之情(同情心),也是涵盖大、渗透一切人文领域的群德之首.因此,“仁”是儒家哲学中最能体现孔孟之道的源头活水,是儒学中最受诠释和解经传统重视的德目,也是儒家经济与政治实践中最具权威性和说服力的指导原则.本文所关注的是“仁”在政治儒学和制度儒学层面的理论与实践,并对其如何与现代政治制度相适应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荀子的“天人”观是儒家一贯的“天人合一”论,而不是所谓的“天人相分”。其“明于天人之分”强调的是天、人各有其职分,人应遵守其本分;“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亦并非忽视甚至罔顾自然规律,一味片面地强调改造自然,而是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裁取自然界中可以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或规律为人类服务。同时,荀子还继承了儒家之“时禁”等生态保护的思想,提出了诸如“应时”等不“失万物之情”的“天人合一”的原则,极力主张保护和有节制性地利用自然资源,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七一”讲话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的继承、现实运用和发展。了解这一论述的时代背景.明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历时九个多月,跨越近10个省市.400多家用户参与.活动总人数达1000多人.涉及公交、客运、旅游、校车、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安凯美丽中国行第二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在2014年的中国客车行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经过这一年,“新安凯.新价值”已经树立.“敬客经营”的理念深入每一个安凯人内心,并通过全年的活动.将这种理念传递给广大客户。  相似文献   

14.
高杨 《交通高教研究》1986,(2):41-42,48
我国高等学校多年来实行“一榜定终身”的招生和培养制度,考生达到某个分数线即可入学,入学之后就捧上了“铁饭碗”。这一传统做法,既没有权衡考生的“历史”发展情况,也没有考虑学生今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它只是着眼于历时三天的一掷。这种僵化的招生方法,加上长期以来大学里接近于零的淘汰率,使学生一跨进大学校门,就如同获得了“保险”。  相似文献   

15.
太原公交集团有限公司现有员工8000多人.招聘渠道多元化和地域差异性带来员工结构多样化、整体素质层次化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集团公司积极探索和营造让员工满意舒心的工作环境,使员工以企业为“家”,并通过关爱之情,营造出“家文化”,集中表现为“感情、工作、沟通”三融合的和谐发展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2月9日,由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娄底市公共交通总公司联合举办的“南车杯”新能源公交车节油比赛圆满落下帷幕. 据了解,此次“南车杯”节油比赛持续了20天.大赛得到了娄底市交通局的高度重视,全体参赛驾驶员热情高涨,认真参赛,掀起了一场相互学习的节油热潮. 好车助力价值之花绽放单从节油成绩上来看,本次“南车杯”平均节油率及最低百公里油耗都取得了进一步突破.娄底公交党委书记、总经理扶林先生告诉记者:“本次比赛参赛单位为三分公司,参赛车辆为70台南车时代电动插电式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参赛线路5条,参赛人员115人,总营运里程25.64万公里,平均油耗较传统车降低了50%,综合能耗降低了60%,节油、节能效果明显,成绩突出.”  相似文献   

17.
主要研究了萨特的“无”的思想,并指出“无”与萨特的自由理论的联系,即“无”是作为自由的哲学基础,在萨特哲学中,有(存在)是先于无的,但这种有要“无”去化之才有意义,而人又在不稳定的无中又追求着有,人生就是这种“无用的激情”。“无”是自由的哲学基础,正因人本是无,人才有无限的自由。  相似文献   

18.
1.为何要建立“第一行动优势”(1 ) 1 0倍速变化时代的要求英特尔的元老葛洛夫以一种盛世危言式的口吻告诫人们 :“1 0倍速的时代已经来临 ,我们的失败和成功都以 1 0倍速节奏进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很多传统的竞争方法失去其实行的前提。今天 ,无论是信息的获取、资源的整合 ,还是沟通的方式和企业的结构等都呈现出与前迥然不同的态势 ,著名的“摩尔定律”就很好地揭示了信息社会的发展规律 ,使人们深刻地意识到 :“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在这种快速变化的社会中 ,速度已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看准了 ,该出手时就出手。(2 )品…  相似文献   

19.
“中庸”的含义究竟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借助儒家的几个基本概念来界定。本文通过对“中庸”这一概念流变的梳理以及与之相关的“公”、“诚”、“仁”、“行”等概念的考查,认为“中庸”有四个基本的含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对"人的价值"之类命题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认为:“人的价值”之类的命题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反映。因而,它决非是关于人的本性、尊严和幸福的永恒观念,而仅仅是资产阶级的特殊要求、愿望和幻想的反映。它同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新的命题“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将取代陈腐的命题“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