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一种混合蚂蚁算法及其在QoS多播路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描述了多QoS约束的多播路由问题的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混合蚂蚁算法,该算法利用遗传算法快速全局的搜索能力,生成初始解,并转化为网络的初始信息素分布.利用蚂蚁算法的正反馈特性,迅速收敛到问题的最优解.仿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表明该算法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基站覆盖优化问题是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核心问题.针对网络节点严重冗余,基站之间相互干扰的情况,提出了一个移动通信网络基站最优覆盖模型,并利用人工鱼群算法对移动通信网络基站覆盖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得到了最优设计方案.最后选取某城市核心区域对模型与算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提高了移动通信网络基站的覆盖率,减少了节点冗余,从而达到减少网络建设成本,提高网络规划效率和准确度的网络优化目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源路由的多路径路由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采用多路径机制改善最佳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LSR的网络性能.提出了基于源路由的多路径SR-MPOLSR协议.首先利用MPR多点中继机制高效获取网络的拓扑图,并在网络节点中用多重Dijkstra算法计算出多路径.然后采用加权分配的循环调度实现负载分配,最后引人源路由机制完成报文的选径转发.这种SR-MPOLSR协议较之OLSR协议可进一步利用网络资源,改善链路的吞吐量和平均延迟.增加网络健壮性和可靠性.仿真结果显示,与OLSR算法相比,SR-MPOLSR算法的数据传输率提高20%-40%。端对端平均延迟降低10%-30%.  相似文献   

4.
移动自组网是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组成的一个支持多跳的临时性的网络自治系统,目前设计的MANET路由协议大多采用按需路由方式.文中针对OPNET网络仿真平台设计了按需路由方式中一种主流的路由协议——DSR协议的实现方式,并进行了仿真实验.阐述了利用OPNET仿真平台进行MANET仿真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5.
减少网络拥塞是提高网络传输的服务质量(QoS)的关键策略之一,基于路由器/网关的拥塞控制策略可以及时发现网络的拥塞状态并实施有效的控制,文中在已有的RED算法基础上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该算法采用非线性丢弃函数来控制网络拥塞.为了考核算法的有效性,利用OPNET建立网络仿真模型,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在许多方面比原有算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针对移动环境中TCP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基于ROMIPv4的TCP改进方案——TCP-BROMIPv4.该方案利用ROMIPv4中的绑定更新消息以及新增的切换警告消息,调整发送TCP在移动节点切换过程中的操作.仿真结果表明,TCP-BROMIPv4缩短了移动环境下的业务中断时间,增加了发送的分组数量,从而提高了网络吞吐量.  相似文献   

7.
NS的仿真机制及协议扩展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18  
网络仿真是网络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网络仿真软件在网络仿真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文中探讨和分析了NS的工作原理和仿真机制,阐明了基于NS的协议开发过程及协议性能的测评方法,并提供了一种研究网络协议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波分复用光网络动态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WDM光网络中的路由和波长分配问题,并比较了目前提出的算法,对算法作了归类,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对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进行了分析.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减小了网络的阻塞概率,提高了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9.
网络仿真是网络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现有的网络仿真系统在路由仿真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实现对真实的网络动态及非精确状态信息的模拟.为此,对NS2的状态更新模型作了修改,采用了带三个更新元素的混合更新模型,并加入了新的流量发生器,同时对其链路对象进行扩展,使之具有检测和控制QoS的功能.设计出一套基于NS2并能对网络动态和非精确状态信息进行有效模拟的网络仿真软件,提供了一种研究网络动态与QoS路由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A*算法在基于电子地图的动态路径诱导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态网络中两节点间最短路径问题是目前尚未解决的一个难题.文中提出利用A*算法来求解电子地图中的这一问题,并利用电子地图中的地理信息来得到网络中两节点间最短距离的下界,运用这些下界来设计有效的A*算法.以广州市电子地图为基础,随机产生了一个满足先进先出原则的动态网络,利用这个网络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了试验及性能分析.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