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概述 13#车钩是我国铁路货车车辆的主型车钩,随着列车提速重载的发展,13#车钩的故障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列车分离事故频繁发生,已成为车辆部门的主要惯性事故,如2002年4月~7月,郑州北车辆段管内的京广、陇海上行线就发生4起列车分离事故,其中2起相关车钩的钩提链的松余量不足40 mm,2002年8月9日的71636次列车分离造成12列旅客列车晚点,严重影响了铁路运输.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秦线上 13号车钩发生的 13起列车分离故障 ,分析了车钩发生分离的原因 ,主要是磨耗超限及维修不良等造成的 ,并提出了防止列车分离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大秦线重载货物列车发生分离的种类、分离时机车工况、列车速度、车钩型号、车辆分离位置和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近期大秦线发生的2.1万吨组合列车中部机车与车辆车钩分离问题,总结介绍了中部机车车钩分离问题发生的过程和主要特点,结合列车操控、纵向力特点、机车检修、车辆检修等多方面因素分析和机车模拟试验对该问题产生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车钩分离为机车车钩从车辆车钩上方受拉跳出;在长大下坡区段均是中部机车的后钩与后部车辆脱钩分离,在上坡或平坡区段是中部机车的前钩与前部车辆脱钩分离;初步判断车钩分离问题与钩高差临近限值、纵向拉钩力较大具有直接关系。最后给出了一些相应的合理化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大秦线2万t重载组合列车中部从控机车车钩和车辆车钩受力测试试验的基础上,对大量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2万t重载组合列车中部从控机车车钩纵向力、横向力与车钩偏转角的关系,以及车辆间车钩受力的规律,提出解决中部从控机车轮轨横向力和减小车钩损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王鼎  苗晓雨  姜成 《铁道车辆》2023,(1):102-105
为研究大秦线2万t重载列车的运行情况,在大秦线西段采用跟踪试验监测的方法,对运行中的重载列车纵向车钩力进行监测。跟踪试验的试验区间为大秦线湖东至茶坞区间,在每列跟踪列车中,设定固定测点和非固定测点,非固定测点的位置根据列车编组、运行趟次进行调整,以掌握整列不同位置车钩力变化的情况。跟踪试验主要监测2万t重载列车固定测点和非固定测点车辆在经过化稍营至涿鹿、延庆至茶坞2个长大下坡道区段实施循环制动调速过程中车钩的纵向受力情况。文章对2万t重载列车在46次跟踪试验中车钩的纵向受力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进一步优化列车操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车钩自然分离问题一直困扰着行车部门,特别是铁路提速和重载列车的开行,愈发暴露出货车用13号和13A型上作用式车钩连接的不稳定性,大大影响了铁路运力的进一步提高。为此铁道部组织有关单位研制了13号、13A型上作用车钩防跳装置,2005年通过技术审查,经大秦线及固定编组列车等运用考验成功,于2006年4月在全铁路厂、段修货车上扩大装车使用。该三连杆防跳装置在改造装用时只需更换上锁销组件,无需改变车钩相关配件的尺寸和形状,无需改变现有作业习惯,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而且自装用以来,全铁路货车车钩自然分离事故锐减,为此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8.
13号车钩装置常见故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钩体裂纹故障、钩舌部分故障、钩尾框故障、车钩不落锁故障、车钩自动分离故障等方面分析介绍了13号车钩在各种情况下的可能发生的故障及产生的原因,能为现场维修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规定:铁路货车车辆互钩差不得大于75 mm。铁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互钩差超限时,前后车钩的钩舌受力面会发生改变导致接触面积减小,车辆通过坡道或者弯道时前后车钩发生不等幅的上下振动,当振幅差过大时前后车钩易发生脱钩事故导致列车分离。另外,列车通过弯道时,车钩接触部位改变会导致车辆转弯半径发生变化,如果车辆仍以原临界速度通过弯道则易导致车辆侧翻脱轨,可见车辆互钩差超限故障严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1 原因分析由于货车  相似文献   

10.
13号车钩是我国铁路货车的主型车钩,随着列车提速和重载的发展,13号车钩的故障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运行安全。车钩脱离一般可分为自动脱离和断裂脱离。目前对车钩脱离的分析,大多是从车钩的结构和实际磨损的部位进行简单分析,然后采用堆焊、热处理、修磨的办法进行修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