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荆柯 《江苏船舶》2010,27(2):38-39
针对江苏省渔业船舶在救生设备上的使用情况,根据多年的检验经验,结合船用救生衣、救生圈新标准的实施,提出了常用救生设备在检验中的内容、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船舶救生设备的管理一直是船舶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在实施PSC检查中发现,船舶救生设备仍存在许许多多的缺陷和安全隐患,以至于船舶常被港口国监督滞留。文章指出了安检中船舶救生设备常见的缺陷,并提出做好船舶救生设备日常维护和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珠江水运》2008,(4):67-67
最近,由中船重工的704所主编的国际标准《船舶和海上技术——吊放式救生艇降放装置》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吊放式救生艇降放装置是当今最普及的各类船舶使用的重要救生设备,也是SOLAS公约规定的各类远洋客船必备的救生设备。704所主编的该标;住,主要由术语和定义、分类和组成、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标准五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4.
《中国船检》2012,(2):I0017-I0017
马绍尔群岛主管当局发布了海事通告MN-2-011-5,给出救生用品及救生设备认可、检修及布置等要求。请在检验工作中遵照执行。 附件:马绍尔群岛海事通告MN-2-011-5中文译文参考(略)  相似文献   

5.
《中国船检》2012,(2):I0017-I0017
马绍尔群岛主管当局发布了海事通告MN-2-011-37,给出救生用品及救生设备的要求、维护及检修等要求。请在检验工作中遵照执行。 附件:马绍尔群岛海事通告MN-2-011-37中文译文参考(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船舶救生设备的组成是有以下几大类:共用救生设备、个人救生设备、降落与登乘设备、无线电救生设备、救生视觉信号设备、救生通信与报警系统以及救生抛绳设备等等。  相似文献   

7.
PSC检查中救生设备常见缺陷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船舶救生设备的管理一直是船舶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在实施PSC检查中发现,船舶救生设备仍存在许许多多的缺陷和安全隐患,以至于船舶被港口国监督滞留。文中指出了安检中发现的船舶救生设备常见的缺陷,并提出了做好船舶救生设备日常维护和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过去编订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SV)显然已经落后,目前在编订1980年船舶安全公约时对第三章救生设备完全重新编写,目的是排除以往救生设备在制造及使用方面所存在的缺陷。为此研制了新的一代救生设备,例如自动扶直救生艇及自动升浮艇并设计了可吊的气胀式救生筏使能保证干燥地登上救生筏。此外还规定集体救生设备中必须配有个人用救生设备。文中对新型救生设备附有结构图。  相似文献   

9.
救生设备是船舶的重要安全设施之一。船舶发生海难事故必须选择弃船求生的情况下,救生设备是否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以及船员能否正确、熟练地使用救生设备,将直接关系到船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救生设备被作为船舶安全检查中必查项目之一。从目前安检缺陷统计情况看,救生设备缺陷所  相似文献   

10.
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按SOLAS 80规定制造的船用救生设备以及救生艇(预备艇),本文就救生设备用吊卸装置和个人用救生设备及其附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刘光亚 《船电技术》2005,25(6):51-53
本文针对潜艇救生设备中的水位信号的有效传感与检测问题,从霍尔效应入手,阐述了霍尔水位信号传感器的制作原理和相应的电气设备的技术参数.通过使用检验与测试,结果表明这种微型传感器可靠而有效.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国际海事组织(IMO)出版了《国际救生设备规则(2010版)》。该版本包含了强制使用的国际救生设备编码的最新译本,对救生设备测试和实践评估编码的修  相似文献   

13.
救生设备是钻井船救生系统必须配备的设备。基于超深水钻井船的布置、救生设备相关规范,并结合项目规格书的要求,探讨其救生设备的配置。  相似文献   

14.
黄小军 《世界海运》2014,37(10):39-41
简述水下救生设备的种类、范围、应用方式等,概述国际海上人命救助公约(SOLAS)与水下救生设备应用及人员训练的若干关系,为水下救生设备的应用与人员训练的发展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刘洪林 《江苏船舶》2001,18(2):35-36
救生设备是客渡船必备的主要设备之一,它是船舶在航行中遇到碰撞,触礁或其它意外事故起到及时有效救生作用的一种工具,直接关系到乘员生命的安危,笔者根据多年来的船检工作实践,对当前内河小和渡船救生设备存在的一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光亚 《船电技术》2006,26(3):22-23,26
本文针对潜艇救生设备中的水下开关的有效动作和水密承压稳定性问题,从霍尔效应入手,阐述了霍尔承压水密开关的制作原理和相应的电气设备的技术参数。通过使用检验与测试,结果表明这种微型霍尔承压水密开关可靠而有效。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船舶救生设备的发展概况出发,归纳总结了目前船舶行业关于救生设备的配备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围绕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根本目的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洪波 《中国船检》2008,(9):82-85
救生设备,是海上人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SOLAS公约的核心要求,历来受到有关各方的高度关注。在近年的PSC检查中,两大备忘录(TOKYO MOU和PARIS MOU)中涉及救生的缺陷占到缺陷总数的10%以上,而且船舶一旦被发现涉及救生缺陷就很可能被宣布滞留,因此,围绕着救生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操作,船公司和船员都做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救生设备缺陷并非是由于维护保养不力造成的,完好的新设备同样可能因不满足公约的要求而成为隐患,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围绕着公约的规定,PSCO时常会提出设备配备或布置方面的质疑,而一旦确认,就很可能导致滞留。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PSC检查对船舶和船员要求越来越严格。同时,有关国际公约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完善。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规则)将个人救生设备划分为五种,即救生圈、救生衣、救生服、抗暴露服和保温用具。其中救生服、抗暴露服和保温用具的基本用途均是为了减少人体在水中热量的散失,但是在功能、配置及使用方面三者有何区别,现场检验中关注哪些方面?如何更好地理解LSA规则及  相似文献   

20.
简讯     
船舶救生设备专题学术交流会在宁波召开自从《1960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颁布后,救生设备长期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进。尽管在这期间也有一些新颖的救生设备不断问世,但有关国际公约、规则并未对救生设备提出新的更为安全可靠的高标准的要求。即使修订后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变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