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板经纬仪是船上使用的、在甲板坐标系中对目标进行测量的仪器。目前,我国还没有甲板经纬仪产品。本文从探讨甲板经纬仪的用途以说明研制这种经纬仪的必要性;从探讨甲板经纬仪的形成,以说明研制这种经纬仪的可行性。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引起造船界、光学仪器界对甲板经纬仪的关注,对研制这种经纬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能取得共识,进而填补国内甲板经纬仪产品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甲板经纬仪是舰船上的甲板坐标系中对目标进行测量的仪器。目前我国的厂家还没有生产这种仪器。本文从搪塞甲板经纬仪的用途和形成,说明了研制这种经纬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旨在唤起对甲板经纬仪的关注,对研制这种经纬仪的必要性和可靠性取得共识,使我国的舰船在建造、使用中能用上自行研制的甲板经纬仪。  相似文献   

3.
通过直升机与舰船之间详细的动态作用分析来评估舰载直升机的系留要求。其中包括确定作用于直升机的动态载荷,还包括计算相应的动态作用力和直升机的响应。英达尔科技有限公司在以前的研究中已得出的结论表明,在总载荷中,由主旋翼产生的空气动力载荷占了极大部分。虽然在直升机着舰后的最短时间内旋翼总矩降到最小值,然而由旋翼产生的推力可超过直升机重量的25%,这主要取决于风速和横摇角。为了计算这些旋翼诱导载荷,可采用旋翼的计算机模型。这种载荷计算的精确性取决于所采用的假设条件,特别是与飞行甲板上风的状态有关。英达尔科技有限公司和DCE公司通过风洞试验共同研究了这些假设条件,并通过试验来检验风速、横摇角、飞行甲板宽度以及水线以上高度对旋翼诱导载荷的影响。此外,还绘制了飞行甲板上的气流图以支持分析结果,同时还研究了一种方法来确定旋翼诱导载荷,其结果比应用直升机与船体之间的动态作用分析方法预报的旋翼诱导载荷要大。2003年1月~3月,在加拿大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的风洞装置中完成了这些试验。此外,还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评估,并讨论了飞行甲板形态对直升机和船体之间相互的动态作用分析的影响,提出了试验结果对确定舰载直升机在甲板上操作的限制要求所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舰载机在甲板上的降落是一个充满了各种危险的过程,过前、过后或靠左、靠右都会造成冲出甲板或与舰上其他飞机相撞的危险,甲板的横摇幅度过大也会使舰载机机轮触及甲板时产生倾覆。甲板降落方式还带来了飞机结构增重,严重影响了舰载机的战技性能,与同类型的陆基作战飞机相比,几乎所有的舰载机战术技术性能都有相当大的下降。为满足舰载机安全降落要求,航母的设计者不得不采用放大排水量和加大飞行甲板面积这两个迫不得已的办法来降低事故率。在关于中国航母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大家对舰载机的起飞方式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实际上对于许多国家来说,降落安全性才是发展航母的技术瓶颈,可以说,只要掌握了舰载机的降落技术,也就等于拿到了建造航母的通行证。增加航母的排水量是一种降低舰载机降落难度的方法,但要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航母的造价就会大幅度上升,这又形成一道资金关口,同样是许多国家难于承受的。正是由于降落问题如此严重,以至于十多年前许多航空专家都认为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是舰载机的的最佳发展方向。 舰载机的降落技术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课题,这方面的相关技术包括飞机的性能、航母飞行甲板的设计、能帮助飞行员完成降落的仪器设备等。从最早的人工引导和飞行员目视着舰发展到利用光学设备和雷达制导着舰已经经历整整半个世纪,已经有不少文章谈论到舰载机的安全降落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试对常规舰载机降落技术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等方面再进行了一番探讨,也许还能给读者一些新的感受。[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航空母舰甲板垂向运动是舰载机高海况着舰误差的主要因素,为提高舰载机在高海况下的自动着舰精度,自动着舰系统采用甲板运动补偿器根据甲板垂向运动生成补偿指令,以驱动舰载机精确跟踪甲板运动,从而减少着舰误差。常规甲板运动补偿器在补偿频率范围内虽然可以实现预期补偿效果,但在补偿频率范围外存在高增益区域,对甲板运动中的高频分量起放大作用,并且将其混入生成的补偿指令中,会对舰载机飞行安全产生影响。为在有效补偿的同时减少对甲板运动高频分量的放大作用,通过对舰载机自动着舰系统的频率响应按频率进行采样,设计出离散甲板运动补偿器频率响应,采用频率采样法设计数字式有限冲击响应(FIR)甲板运动补偿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频率采样方法的FIR甲板运动补偿器在有效补偿由甲板运动引起的舰载机着舰误差的同时,可有效降低甲板运动高频分量的影响,提高着舰精度。  相似文献   

6.
“它会为我们报警!”一艘英格兰商船在远离海岸的太平洋上急速下沉。甲板上乱成一团,船长不得不命令:“弃船!”“(口扑)嗵!(口扑)嗵!”船员们纷纷跳水。年轻的水手贝利惊慌地划动双臂,他还是第一次出海呢!真不走运,茫茫大海,天黑浪高,谁知道还能活多久! “贝利,你看!”船长游过来,指着快要沉没的商船甲板。船头甲板上,放置着一只半人高的圆筒体,它涂着桔红色的萤光漆,筒体下面还拖着四根短绳  相似文献   

7.
Allen  Cyril编译 《游艇业》2013,(6):42-49
中规中矩的船体,中规中矩的甲板,除了遍布各层甲板的超大面积落地窗外能—下抓住人眼球外,新近下水的J’ade号,在大多数艇迷心中,似乎“不过又是一艘超级游艇”而已。然而,当你乘坐着它前往海中央,让它向你展示它全面的“开放性”的话,你会发觉其实隐藏在这幅传统面貌之下的,是一颗无比开放的心。  相似文献   

8.
跃飞甲板可以说是航空母舰发展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发明了,它的出现不但影响了世界上第一种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命运,而且还左右了各国海军发展航母的决策过程,就连弹射器这种航母关键设备也因它的出现而受到批评和冷落。对许多读者来说,跃飞甲板的简单程度可以说只要看一眼就能明白,因此“跃飞甲板并不是高技术,苏-27能从上面起飞才是高技术”这句话说出了滑跃起飞的真谛,但并不太完善。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任何一种飞机都可以借助跃飞甲板达到缩短起飞距离的目的。跃飞甲板能使舰载机安全离舰,除了公认的原因外,还有几个不为大家注意的因素,这也是本丈在标题中用了带引号的秘密二字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现代舰船一般都携栽直升机,但直升机降落对舰船和直升机本身都具有一定危险。因此在舰船设计时需要研究机舰交互作用对舰载直升机的影响,并需进行海试来确定安全降落操作极限。横向着舰操作对舰的安全是一大难题,这是由于这种降落方式涉及到许多不同的直升机类型,因此,舰船设计人员很难预报飞行甲板可能遭受的载荷。现提出一种飞行甲板降落载荷图法,它是一种利用既定标准来评估飞行甲板的能力,并遵循一种根据简单的直升机参数和海情来预报极限载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顶天 《集装箱化》1999,(3):23-23,34
为了对货主负责,也是为了船舶的安全营运,一般来讲.甲板箱酴了中锁连接外,还需要使用绑扎扦等工具对其进行加固绑扎。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细致的分析,我发现甲板箱绑扎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修船》2017,(4):45-47
船舶和海洋平台所处的海洋环境十分复杂,直升机甲板结构的可靠性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重视。为了安全起见,直升机甲板除了整体结构需要满足规范要求外,局部结构也需深入分析研究。甲板连接件作为连接甲板和支撑框架的主要构件,其结构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直升机平台的安全。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分析了连接件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2.
叶邦全 《船舶》2010,21(6):62-67
直升机平台的甲板一般为钢质结构。直接利用甲板室顶部作为直升机甲板时,应至少达到A-O级防火分隔的要求。如果直升机甲板与甲板室顶部之间留有1m的空间,对此空间可代替A-O级的要求,但直接位于直升机甲板下面的甲板室顶部不应有开口。  相似文献   

13.
李爱云 《集装箱化》2009,20(1):34-37
为明确甲板箱运输责任问题.对甲板箱和传统法律框架下的甲板货进行比较,分析集装箱提单甲板货选择条款的内容和意义以及承运人对甲板箱负有的义务,认为应当根据承运船舶的实际情况判断甲板箱是否属于传统法律意义上的甲板货。在运输甲板箱的情况下,承运人仍然应当克尽职责使船舶适航,妥善管理货物,并遵从托运人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甲板线型放样工艺在《船体放样工艺》、《船体建造工艺》、《小型船舶设计与制造》等书中都有较详细的介绍。其共同点都是先光顺甲板边线,后光顺甲板中心线。由于其方法与甲板曲面形成的固有规律不一致,所以在实际放样时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甲板中心线在艏艉常出现下垂现象;甲板边线光顺后,甲板中心线不光顺,而又回头修改甲板边线,要如此反复多次。  相似文献   

15.
无触点遥控测量技术与有限元分析方法相结合,可对舰船甲板在受载状态下的实际变形和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试验中应用了相干激光雷达扫描技术和表面检测软件。首先在无栽荷状态下对甲板进行测量,然后在施加中拱载荷和中垂载荷状态时分别测量甲板的变形。试验中对大量的点进行了高精度测量,以便直接与有限元法预报的变形进行比较。同时,还详细介绍了试验过程以及试验数据与有限元法预报的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16.
DYVI KATTEGAT是一艘最早期的汽车运输船,总吨为25615吨,总长187.53米,总宽22.90米,有12层甲板,除1-3、12层为钢结构甲板外其他甲板均为木结构,设计2800辆标准车位。该船于1971年铺放龙骨,1973年9月正式投入营运,距今已有31年船龄了。本来DYVI公司打算在2000年初就要报废,但经市场调研后,认为当前的汽车运力需求量仍较大,有保留的必要性。因此,在2004年该公司管理层作出决定,还将继续营运5年至2009年,2004年5月经新加坡三巴旺船厂修理后投入了新的营运周期。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仅介绍1500吨级甲板驳改半舱甲板机动卤水运输船设计的主要方面。其采用简单的双尾船型、充分利用原船结构布置的改造方法,经实践证明是一种经济实用、切实可行的方法。而甲板下沉改为液货舱底板与水平桁架形成整体,重量可降低,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半舱甲板液货船船型结构方式,可供同类船型技术改造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舰船甲板除冰技术普遍存在着费时、费力和危险性大等问题,提出基于舰船周围气流牵引式循环的甲板升温技术,研究取气位置对甲板平台区域升温效果的影响。对取气位置离甲板表面1、8和15 cm处进行升温效果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水面与甲板表面的初始温差相同(5.5~5.6℃)的情况下,取气位置会明显影响甲板平台区域的升温效果;取气位置离甲板表面越远,甲板平台区域的升温幅度就越大,其升温效果也就越好。  相似文献   

19.
气垫船着陆垫与车辆甲板之间的非线性接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垫船着陆垫与车辆甲板之间构成非线性接触问题,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并分析不同工况下由接触导致的甲板各构件的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值,并与采用均布载荷直接加载在甲板上的线弹性计算结果比较,得出最危险工况,并通过一简单算例分析了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集装箱船弯扭耦合振动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基于薄壁结构力学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大开口集装箱船弯扭耦合振动分析的薄壁梁有限元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翘曲、剪切及剖面转动的影响,以及货舱大开口和抗扭箱(甲板梁)引起的结构不连续性。其例中,计算结果与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模型试验结果相当吻合,而薄壁梁有限元的计算效率要高得多,算例还表明抗扭箱(甲板梁)对提高集装箱船的抗扭刚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