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提升铁路客站与城市交通衔接效率、促进铁路客站与城市高效融合,对10余个典型大型铁路客站进行实地调研及数据分析.总结大型铁路客站与城市交通衔接的五大特征:发展互为支撑、接驳方式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客站主要采用立体布局、旅客到发时间较为均衡、综合开发以站内商业为主.进一步分析了铁路客站与城市功能整合不足、与城市交通衔接不...  相似文献   

2.
铁路客站作为铁路运输的大门,不仅具有客运功能及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城市地标作用,同时任何一个节能细节的把握,都关系着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几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中国铁路新建和改建了数以百计的铁路客站,尤其是大型城市的枢纽客站,始终遵循着节能、绿色、环保的原则,成为铁路系统绿色运输、可持续发展思路中的楷模。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铁路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期间是铁路发展的关键时期,五年内中将建设9800公里的客运专线,并逐步实现客运专线高速化,五年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运输国家。《铁路主要技术政策》、《铁路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客运高速列车的最高时速应大于300km/h,紧急制动距离应小于3700m。  相似文献   

4.
中国铁路客运枢纽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新一代高铁枢纽的陆续建成,简单的站前广场换乘模式逐渐让位于全天候、无障碍、人车分行的换乘空间接驳模式。新型枢纽的空间特征、核心价值与局限性亟待总结。基于国内外铁路客运枢纽发展历史与背景的研究,将铁路客运枢纽按照空间特征分为三种类型:传统铁路客运站、铁路交通综合体和客站城市综合体。从客流需求变化、城市发展背景、运营管理差异三方面详细分析国内外铁路客运枢纽空间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合中国高铁建设机制的变迁,提出未来中国铁路客运枢纽的发展方向:大城市高铁枢纽应强化与城市空间的衔接,加强与城市商业功能的有机结合,由铁路交通综合体向客站城市综合体转型;中小城市高铁枢纽应采取更加灵活、集约、经济的形式,谋求特色产业与枢纽交通功能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成都铁路枢纽客运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都铁路枢纽客运系统为研究对象,作者讨论了客运专线引入枢纽对客运系统的影响,城市形态及其发展规划与铁路客运站选址的相互关系,铁路与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中其它运输方式的衔接方式、换乘关系及协调发展;提出了未来三十年成都铁路客运系统车站的分工布局、客货线路在枢纽内的走向及疏解原则,同时提出近期新成都站的建设方案以及市内各种交通运输系统与之协调共谋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城市交通》2009,7(4):103-103,F0003
武汉火车站是国家“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络中京广客运专线上的重要客站。规划通过景观、交通、功能定位分析和站房建筑的创意解读确定设计前提.提出“以人为本、交通优先、复合开发、展示特色”4个基本理念空间布局上打造“一站两场四区”的站区功能体系.以武汉站站房为中心,建设站区交通集散核心:东广场以交通型广场为主:西广场以休闲景观性广场为主。  相似文献   

7.
1引言 在我国已建成了广深、秦沈客运专线的基础上,客运专线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高潮时期,客运专线要求高速、高密度,电力牵引是最好的选择。随着电气化铁路技术的发展,铁路供电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它对保证铁路供电自动化系统的可靠运行,实现铁路的“减员增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各种新型设备和先进技术的不断运用,供电自动化系统已经日趋复杂庞大,其安全可靠性对运输生产的影响也愈加突出。  相似文献   

8.
��·���ٿ���ר����Ϣϵͳ�������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基于铁路信息化现状,根据铁路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结合高速客运专线的运营管理的需求,按照综合调度智能化、客运营销信息化和经营管理现代化三方面进行考虑,研究提出了铁路高速客运专线信息系统总体框架.指出了该系统设计原则,以及各子系统和网络、信息平台的功能和方案,对于该系统的规划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铁路快速货物运输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阐述了国外铁路快速货物运输系统发展的经验和特点,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经济发展和产品结构变化所导致的货物轻型化及其运输需求增长和快运市场剧烈竞争的基本态势,分析了近年来铁路开发的两种快运产品,即“五定班列”和“行包专列”的市场竞争能力,指出了从中国基于国情出发,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铁路快速货物运输和努力方向,并从系统特征,建议目标、系统技术装备建设和组织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对未来中国铁路的快捷货运系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倪冰  邓艳 《轨道交通》2008,(10):30-34
中国铁路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高峰时期,以京津城际为代表的客运专线建设将中国铁路带入世界一流水平,世人瞩目的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国铁路的创新思维、创新举措、创新成果频出,振奋人心。中国铁路人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利用后发优势,发挥聪明才智,全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朝着建设和谐铁路的目标坚定地迈进。  相似文献   

11.
客运通道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从客运通道的拓扑结构和空间形态分布两个角度分析了珠三角客运通道的结构特征,并提出了现状问题. 研究表明:珠三角客运通道的各种运输方式中铁路的运输效率最高,公路的鲁棒性最好;客运通道的演化是短期和长期生存效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珠三角客运通道具备分形特征,公路的网络覆盖度最大为1.495,铁路最小为1.050. 指出铁路发展相对滞后,在规划轨道网络建设完成后,网络连通性将增大3倍,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轨道交通网络的标准熵将增加4.48%,轨道交通网络覆盖度将增大36.19%,客运通道结构将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上海区域交通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城市连绵地区发展的必然规律,以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审视和制定城市区域交通发展战略是城市参与区域竞争、充分融入区域的必然选择。通过趋势预测、案例借鉴、横向类比等方法,提出以区域一体化和均衡服务的视角合理布局铁路通道和枢纽,构建上海五向通达的铁路网络强化区域枢纽地位,建设浦东铁路枢纽提供均衡的铁路服务;从分工协作的视角优化航空枢纽的功能,在上海浦东和虹桥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浦东机场的城际铁路系统加强与区域的对接;从转型提质的视角制定航运枢纽发展路径,促进上海航运枢纽向高端航运服务的转型,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功能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旅游和公务型运输通道内客流特征及公铁竞争力,对云南省昆明到大理、丽江和曲靖三个运输通道开展问卷调查,得到旅游型通道中,旅游客流主要由铁路承担,旅客对出行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要求较高,而对时间要求不高,旅客出行需求多样化;公务型通道中,公务客流主要由城际铁路承担,公务旅客对时间较为敏感,对出行快捷性、经济性要求较高,需求相对单一.通过选取合适的指标,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两种类型通道中公路和铁路的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目前昆明到大理和丽江旅游型通道中普通铁路提供的服务满足不了旅客的需求;昆明到曲靖公务型通道中,铁路运输竞争力强于公路运输.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是世界铁路建设发展的方向。纵观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铁路的快速通道,高速铁路起讫点和经由点都位于既有大城市的铁路枢纽。因此,从枢纽车站、线路、疏解设备以及城市经济、空间格局、公共交通系统发展等角度出发,有关高速铁路引入对既有铁路枢纽及枢纽城市的影响的系统分析,可为交通运输发展总体规划及城市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市郊铁路系统是世界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达国家和城市满足长距离交通需求的主要手段。面对北京市城市规模扩大以及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要求,探讨如何发展北京市郊铁路并使之与城市轨道交通形成有机的整体。首先分析伦敦、纽约、巴黎、东京4个世界级城市的中心集聚强度以及市郊铁路对城市运行的支撑作用。同时,回顾这4个城市的市郊铁路发展历史进程,总结其网络布局特点及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北京市郊铁路发展的原则和思路,强调与现有及规划铁路资源在运营上互联互通,同时建立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管理、运营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建设和谐铁路融资为研究对象,提出我国和谐铁路发展在现有约束条件基础上的最佳融资方案理论。采用抽象、归纳及类推方法,对广义项目融资进行实证分析,以国内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成功实施广义项目融资进行类推,探讨了广义项目融资在铁路和谐发展中的应用。广义项目融资能够有效地解决构建和谐铁路融资结构失衡的问题,这一融资制度对我国铁路和谐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面对沿江高铁和福银高铁十字交汇这一战略机遇,武汉市新一轮高铁枢纽选址布局成为争论的焦点。延续一线一站、分散布局的传统模式,还是实现高铁与机场的强强联合进而打造辐射中部的强大空铁联运枢纽,成为关乎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基于武汉市区域竞争态势、城市定位及国家战略,剖析武汉市铁路枢纽现状及拟定选址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总结国内外高铁枢纽布局体现的空铁联运、选址中心化、铁路枢纽互联互通三个发展趋势,提出将沿江高铁和福银高铁引入天河国际机场的方案,借鉴上海虹桥枢纽模式打造空铁联运一体化枢纽。最后,重点阐述了武汉市高铁枢纽规划和铁路总图优化的基本原则和系统规划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针对铁路客运车站的智能化发展进行研究,首先,对铁路客运车站的现状及智能化需求进行分析,从旅客服务和内部运营两个角度提出了智能车站的基本理念,并给出了智能车站的定义和特征;其次,依据车站的实际需求,设计了智能车站的总体框架;然后,从技术结合业务的角度梳理了智能车站的主要业务及智能化功能.本文通过在太原搭建智能车站的试验原型,验证了所提总体框架及智能化功能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自高速铁路开通以来,关于高速铁路与民航运输的相互影响与协调,就一直是 交通运输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论坛以“高速铁路和民航运输的现状与发展”作为主题,关 注在综合运输的背景下,高速铁路与民航运输二者之间竞争与协调的关系.认为在一定范 围内,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具有相互替代关系,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是相互竞争的运输 方式;另一方面,高速铁路的发展也有利于航空旅客通过铁路向大型枢纽机场聚集,通过 建设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形成共存互补的市场关系,使出行活动更活跃.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项目融资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融资为研究基础,指出铁路发展的资金结构问题,并提出铁路和谐发展融资新理念,即推行特许权经营的项目融资方式.通过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引入竞争,建立特许权经营的合资铁路制度,将可以为和谐铁路的发展节约大量的国家财政投资.这一结构性融资制度对我国铁路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为铁路中长期发展融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