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平 《珠江水运》2014,(4):88-8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物流系统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特别是港口物流系统的逐渐完善,使得集装箱运输处于港口运输的核心地位。但是我国现阶段港口集装箱运输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需要通过全面提高运输整体服务能力水平,加快集疏运大通道建设进程,全面强化港口集装箱运输信息化系统建设等措施来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2.
陈翔 《集装箱化》2008,19(10):1-4
1 我国市场迅速增长,成为全球举足轻重的集装箱货源生成地自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以来,随着全球产业分工、制造业转移,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海关统计显示,2002--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连续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率,2007年我国外贸总额继续稳居全球第3位,其中出口跃居世界第2位。经贸强势推动我国班轮运输市场快速崛起,2007年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TEU,达到1.12亿TEU,比上年增长22%,接近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1/4(见图1)。  相似文献   

3.
2001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货源增速大幅下降、运力过剩严重、运价长期低迷、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特别是\"9.11事件\"对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负面影响正呈日趋扩大之势,与此同时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增幅亦大幅滑坡,国内集装箱运输市场走势也持续走弱.回顾2001年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的表现,综合起来有八大特点.  相似文献   

4.
2011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回顾及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竞 《世界海运》2012,35(3):5-8,22
2011年尽管货量有所增长,集装箱运输市场却再次陷入困境,主要是由于运力保持高增长,运价快速回落,效益滑坡。展望2012年,市场运力过剩的状态仍然没有改变,需求的增长相对疲弱,市场前景依旧严峻。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标准罐式集装箱(简称罐箱)运输的概念,阐述了罐箱运输的优越性,并通过与欧洲罐箱运输的对比,找出我国罐箱运输存在的问题。指出标准化是我国罐箱运输的关键,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2002年集装箱航运市场走势的特点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结合世界政治与经济形势,对2003年国内、国际集装箱市场的发展进行了总体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时玮 《集装箱化》2008,19(6):12-14
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原油成本飙升和美元贬值等一系列因素导致世界经济衰退,我国外贸出口增速也随之放缓。这一趋势也影响人们对国际贸易环境的正确判断。从2008年3月份Alphaliner公司“全球20大班轮公司最新排名”和Drewry Shipping Insight的“世界集装箱船队统计”看,经济下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集装箱运力整体增长减速。  相似文献   

8.
黄竞 《世界海运》2007,30(1):1-3
2006年集装箱新船交付创造新高,受益于全球经济5%左右的良好增长,2006年集装箱货运保持10%的增长态势,欧美主干航线货量增长继续稳定在10%以上,远超于先前的预期。展望2007年,经贸环境和货运需求形势总体乐观,在经历了2006年的非理性竞争运价恶性下滑后,面对2007年持续上涨的成本压力,班轮公司将致力于运价恢复和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9.
集装箱运输作为传统海运中年轻的运输方式,问世至今刚刚51载。从1956年4月开始运输第一个集装箱,其在各种海运方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现每年约有10亿吨货物以集装箱方式运输。集装箱运输使传统班轮海运获得了革命性变化,使装卸效率和运输安全性极大提高,为全球性产业分工转移创造了条件。中远有幸成为中国集装箱海运事业的先驱者,以持续稳健的发展步伐,保持全球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的前六强地位。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作为中远集团旗下从事集装箱运输的专业公司,正积极关注并投身于集装箱海运业新一轮的发展,并有信心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矗立行业湖头。时逢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特以此文回顾行业发展历程,概述当前市场特点,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一、经贸良好发展提供支持依托 2007年全球经贸将继续沿着良好的势头发展,给集装箱运输市场提供有力依托。  相似文献   

11.
集装箱运输是全球贸易的一个重要部分。自今年2月份以来美国实施《集装箱安全动议》以来,已对全球的贸易和航运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对《集装箱安全动议》的主要内容和带来的影响作了介绍和分析,并建议以此为契机,提高效率,规范市场,加大建设力度,突出竞争优势,早日实现我国的航运发展战略,特别是上海港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2.
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对中国班轮运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征  陆瑞华 《中国航海》2006,(4):96-100
通过竞争情报分析提供了各班轮公司未来船队结构和运力的变化趋势,由此观察到各班轮公司为了降低自身的营运成本,在最近几年大量订购超巴拿马型甚至更大型的集装箱船舶参与运输,但是却不能达到其预期的规模效应。原因就在于相当一部分成本随着船型的增大而线性增加,规模不经济。我们探讨了中国的班轮运输市场的几个重要特点:中外贸易的不平衡导致了货源的不平衡;未来贸易结构的调整会影响航线的布局和调派;贸易上的不稳定因素使班轮公司遇到外在的风险。这些特点会深远地影响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经济受益,相反的,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趋势也会加剧这些负面的影响,危及整个班轮运输市场。  相似文献   

13.
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2003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特点进行了回顾、总结,并结合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环境,对2004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总体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4.
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德明 《世界海运》2002,25(1):1-3,6
对2001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回顾、总结,并根据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变化趋势,预测分析了2002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及我国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2004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概规进行了总结论述,并结合世界经贸发展朔啪市场供需趋势,对2005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总体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6.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贸形势错综复杂,国际干散货船舶运输市场陷入低迷,BDI指数持续低谷盘整。研究了国际干散货运输需求情况和运力增长规模,剖析了国际干散货运价走势,并针对金融危机时期国际干散货船舶运输市场状况,提出了金融危机时期国际干散货船舶运输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运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国航运企业所面临机遇、存在的问题两方面出发,即从国际航运市场、政府及企业自身因素分析中国航运企业所处的环境,提出如何提高中国航运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国际航运电子市场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从介绍近年来电子商务革命对航运业发展的深刻影响入手,阐述了国际航运电子市场的优点、发展演化。根据市场规模和交易频率、市场套利能力和市场信息不均衡性等3个重要因素,分析了国际航运电子市场的定价形态,并进一步分析了相应的定价政策。从而为航运交易的各方进入国际航运电子市场,实现其盈利目标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运输的“范围经济性”原理,阐述了集装箱航运服务组合拍卖的适用性,围绕价值因素和价值评价因素,分析了集装箱航运服务组合拍卖的比较优势,结合集装箱航运服务的特点,以拍卖者效用最大化和投标者总估值最大化平衡为目标,设计出了组合拍卖的机制和运作程序;针对组合拍卖中的竟胜标问题,建立了集装箱航运服务组合拍卖的一般优化模型,并通过引入集装箱航运服务质量属性参数和运量限制等约束条件,对其进行了改进。从而为实现集装箱航运服务在线拍卖提供理论支持和计算平台。  相似文献   

20.
船舶大型化对航运和港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订造中的7 500 TEU以上的船舶有100多艘。其中许多船舶将于2007年下水,投入亚洲-欧洲和跨太平洋贸易航线的营运。“超级集装箱船”(VLCS)正在坚定地从概念走向现实。超过8 000TEU的船舶的投入使用,对班轮公司、航运贸易和集装箱码头提出了新的挑战。班轮公司应该通过削减一组环线中的船舶数目、改变挂靠港和重新组织航运网络的规划途径来应对挑战。先进枢纽港应该通过开发新概念的港口装卸系统和新概念码头来应对挑战。超大型集装箱船舶挂靠的港口不能仅仅是简单的枢纽港,同时必须成为物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