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此文就中纬度航区远洋航线选择的选线原则和可选航线种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大洋航行(Ocean Navigation)是跨洋长距离航行。常用的大洋航线有三种:大圆航线、恒向线航线和混合航线,这三种航线各有优缺点。一般情况下,船舶远洋航行时会选用大圆航线,但有时在中纬度海区进行远洋航行时,恒向线航线不失为中纬度海区远洋航行中的一种选择。文中结合一个航行实例的计算,就中纬度海区大洋航线的选择作一些分析,以数据说明这三种大洋航线的优缺点,并得出结论该如何选择航线。  相似文献   

3.
北印度洋夏季盛行强劲的西南风,为探索一条安全经济航线,特别是东行横渡印度洋,现习惯上有三条航线供选择: 一、经索科特拉岛北侧航线。二、经索科特拉岛南航线。三、绕过非洲瓜达富伊角后南驶至北纬6度而后经一度半水道东行。船长们都有自己的打算,而且各自认为所选择的航线是最佳航线。为了论证最佳航线,八七年七月特布置走不同航线东行回我国的大德轮、安龙江轮、永宁轮、马关海轮作实航记录,分析研究,取自非洲的瓜达富伊角北至马六甲海峡韦岛灯塔北二点的实航记录。而后又收集了一九八七年、一九八八年西南季风期内我公司所有东行横渡印度洋的船舶的航行资料,作进一步分析,论证选择尽量靠近索科特拉岛北侧航行,可以减少风浪,减少失速,较快的通过风区,过索科特拉岛东角后,船尾偏顺风直驶米尼科伊岛南。而后经栋德勒角到韦岛,从全程来看,又可获得增速,取得最短航时,因而是安全经济的最佳航线。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中国海区推荐航法》编制的研究,力求编制《中国海区推荐航法》一书,为广大航海人员航行于中国海区提供较为详实的航线参考。  相似文献   

5.
船舶跨大洋航行时,驾驶员需要设计大网航线,以缩短航程。海上通常做法是在星射海图上画直线,在整数经度上截取纬度,再移到航用海图上。这种做法受到设计者的熟练程度以及海图配备等的客观因素的约束.在航程很远时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6.
远东—南美航线的跨度大、航行时间长、受南北半球气候影响大,笔者通过对该航线的多次航海实践,提出了拟定大洋航线所需考虑的主要因素,并就如何结合大洋气候特点,设计和选择安全、经济、高效的航线谈了体会,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减轻船舶驾驶航线绘制劳动强度,克服绘制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影响的考虑,引进了蚁群计算法自动生成船舶航线研究问题。利用电子海图、阐述更好信息、搜寻策略、划分网络、选取航线、不航航和算法流程的具体做法。案例验证证明:船舶航线生成运用蚁群计算法具有准确和时效性。该研究实现了运用专家的搜寻策略思维下的船舶航行航线绘制的自动化,为制定船舶航线的高效、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昭青 《世界海运》2008,31(3):29-29
最近,IMO出版了最新的2008年版本船舶定线制,其中包括有关分道通航制(traffic separation schemes)、双向航线(two-way routes)、推荐航线(recommended tracks)、深水航线(deep water routes)、警戒区(precautionary areas)和避航区(areas to be avoided)等详细资料内容。  相似文献   

9.
林敏 《江苏船舶》1995,12(3):1-6
本文根据福建省的港口现状、航道条件、航区海况和客源的调查研究,针对几条具有开发前景的航线,探讨了适合的船型并作了费效分析。同时对闽台海上直航的可行性作了分析探讨,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钟秋 《海运情报》2007,(9):12-14
在连接亚洲与欧美的东西基干航线,为配合超大型集装箱船竣工和货流增长,航线正在扩大。欧洲航线除了从去年末起首次有超过1万TEU的集装箱船就航外,在有支线船应对的地区,直达航班投入营运。向黑海沿岸等地的干线船配船迅速增加。在北美航线,由于内陆成本上升,减少船舶运力的船公司在增加。在美国西岸,新设的引人注目的航线较少,另一方面,东岸直达航班的需求旺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UUV的航行安全和所装载的武器、探测设备作战效能受海洋环境影响很大,是确定 UUV航线和深度等具体方案时需重点考虑的因素。从海流、海况、内波、声场特征和密度跃层5个方面论述它们对 UUV的影响,建立海流对 UUV航速和航向影响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对海洋环境加大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海洋环境要素区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玢  孙尧  郝燕玲 《中国航海》2006,(4):23-25,65
将中国近海现有海洋环境要素的观测数据有机地融合起来进行区域划分,对实现传统导航信息与海洋环境辅助信息合理地结合,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有重要的意义。以对船舶航行影响最大的海流要素为例,采用主因子分析的方法将24个量测指标综合成4个主因子,既简化运算又不失真地反映真实海况。通过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对荷载矩阵进行处理使其列向量两极分化,以分析影响各个主因子的主要指标。最后,利用4个主因子在各采样点的得分数将中国东海、南海划分为六个区域。此结果弥补了物理海洋学方法对海洋环境要素小尺度预报精度的不足,为船舶航行提供全域背景和信息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13.
由于大部分航海院校及培训机构采用真机设备进行船用GPS设备的教学培训,而采用真机培训成本较高,受场地因素制约,偏离航向和动态航行信息显示等功能无法在实验室环境内完成。基于大圆航线算法实现了仿真设备的航线设计和绘制功能,仿真结果更符合航海实践。采用CSS技术对GPS仿真系统界面进行布局,实现了仿真界面的自动适配功能。基于HTML5技术进行系统的跨平台开发,实现了PC端和移动端JLR-7700MK2型GPS设备的仿真。该系统实现了GPS真机的主要功能的基础上,有效的弥补了真机受场地约束的缺陷,并能够跨平台使用,可满足航海院校及培训机构学生的实操培训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丁度华 《中国水运》2007,5(9):18-19
贵州航首整治工程量大,时间紧迫。进入90年代,人们逐步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进行转变,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转变。航道整治工程的组织者们结合施工组织、工程进度、质量控制、费用控制等方向摆脱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逐步从"人治"向"法制"转变,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工程施工组织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多年对汉江上游航道观测和疏浚施工,简单分析了白沙盘浅滩碍航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符合实际的整治工程措施。实践证明,治理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分析论证适用于大陆和台湾通航的客船船型。首先预测未来几年台湾与大陆之间往来的客流量及其流向 ,提出拟开辟台—闽间的海峡航线和基隆—上海航线。针对台闽间的海峡航线 ,在列举台湾海峡历年风浪情况的基础上 ,在作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估后 ,建议采用 6种复合型高速船型。接着就 6种船型作营运经济估算及其排序 ,作变客位、车位的比较 ,变航速的比较 ,以及与常规客船船型的比较。结论是 :从技术和经济性角度考虑 ,双体气垫船和双体穿浪船较好 ;从客流量和货载量考虑 ,高速客船和常规客船按 5 0 0客位、4 5 - 10 0辆车位设计已能满足要求。从航速考虑 ,宜采用 4 0kn的客船。最后还就适用于基隆—上海航线的船型作简略探讨 ,提出宜采用集装箱—客船和客—滚装船  相似文献   

17.
冰载荷下的船舶运动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极地航道的开辟以及极地海洋能源开发的需要,海冰与船体的相互作用以及极地船舶航行与作业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针对破冰过程的几个典型阶段,对冰载荷对船舶的作用力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并考察了破冰船在不同的海冰密集度、冰厚以及船舶不同航速情况下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中基于航空障碍灯的应用标准,比较航标灯通用技术条件,结合海上风电场建设安全状况和海事监管现状,对风电场通航安全设施和安全信号标准进行研究,并初步形成了在海上风电场风机设立海上航行障碍灯警示设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数据挖掘技术在海流要素辅助船舶导航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流对船舶导航、航行安全影响较大.本文在对海流研究成果和海洋环境数据库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详细考察了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对海流信息的应用环境及需求.为提高业务化应用能力,采用模式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提出了实测数据融合的技术方案,给出了海流要素辅助船舶导航的应用模式.最后,以电子海图系统为平台,初步建立了海流要素辅助航迹模拟、船位校正等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20.
The Northern Sea Route (NSR) has tremendous potential for ocean shipping between Europe and Asia due to the savings from shorter transit time and distance. However, the Arctic area is environmentally vulnerable and thus there is a trade-off between NSR’s impacts on environment vs. its economic benefits, especially whe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route, such as through the Suez Canal Route (SCR). This study estimates the market shares of different transport modes and alternative shipping routes for the container transport market between Europe and Asia, and the resulting environmental costs. Our result suggests that NSR can be a viable option under the status quo. However, its environmental costs tend to be higher than SCR due to small ship size and low load factor in the present, thus the development of NSR would lead to worse environment outcomes. If these issues can be resolved, NSR can benefit from lower oper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which will lead to higher market share and social welfare. Otherwise, increased use of NSR may lead to higher total environment costs than the status qu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