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各沿海港口集装箱产业持续高速发展。每年危险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大幅增长。各港口集装箱作业单位纷纷在集装箱码头设置了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而目前我国尚无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的防火设计规范,其消防设计均是依据《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在此,就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的防火要求工作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由于大连港大窑湾一期工程集装箱堆场系挖土填海而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降,沉降可达0.40m~0.80m。导致堆场混凝土大板下的消防给水管线严重漏水,维修十分困难,每年该项工程的维修费用高达40—50万元,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了消防效果。通过对全国部分港口集装箱堆场消防状况的调查发现,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沉降造成消防管线渗漏现象。针对上述问题,2003年大连港集团组织国内知名消防专家对新加坡港集装箱码头建设情况进行了学习和调研。  相似文献   

3.
张国顺  万毅 《珠江水运》2023,(14):104-106
为从根本上解决粉尘污染问题,近年来国内部分港口码头,开始应用散货堆场全封闭处理技术,比较典型的是采用大跨度空间网架封闭堆场实现散货室内堆存,港口码头封闭贮存场主要为煤均化库和散货大棚。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规定一、二级耐火等级的煤均化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后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4000m2,而当前港口码头煤均化库以及散货大棚的面积往往大于24000m2,由于设备运行的要求,设置防火墙难以实现,为此,本文围绕港口码头超大面积堆场防火分区设置展开讨论,对超过规范规定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的封闭式堆场的防火设计处理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港口危险品集装箱堆场规划与布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险品集装箱是港口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危险品集装箱具有的危险特性,因此,需专门规划和安排危险品集装箱的堆存,以确保港区安全。结合大连港大窑湾集装箱码头工程实例,重点讨论危险品集装箱堆场平面布置及工艺、安全要求等基本内容,并探讨与分析危险品集装箱堆场的布置和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5.
金健 《集装箱化》2017,28(4):22-24
正近年来,我国多个沿海港口加紧规划建设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争相抢占国内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和管理的制高点。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港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我国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规划建设及设备设计和选型等方面均有所突破,但在业务管理和流程,尤其是堆场系统设计方面还存在薄弱之处。本文分析传统集装箱码头堆场系统的局限性,介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系  相似文献   

6.
张戈 《港口装卸》2003,(5):29-30
为更好地与国际散货、集装箱物流中心港口接轨,天津港散货及集装箱物流中心建设项目正以令人满意的高速度实施,与其配套的港口市政(疏港)道路的改扩建,通信管线硬件设施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更新和性能提升.现以天津港正在进行的南疆港区大型散货码头建设、北疆港区大型集装箱码头和堆场新建及改造,港口二号路、四号路改造工程,以及南疆散货物流中心建设等项目为例,探讨港口通信信息管线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舒开连  刘洋 《水运工程》2022,(10):105-109
针对港口室外管线工程在传统设计中存在占地广、开挖多、管道容易损坏、管线及沟井在后期维护性差等质量缺陷问题,以及该方案会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和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况,通过引入城市综合管廊“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设计理念,结合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平面布置和管线分布的特点,提出适用的港口综合管沟总体设计方案,并通过工程案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并且方便后期管理和维护。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港区铺面中现行的集装箱角荷载设计方法的合理性问题,通过统计分析当前我国7个港口的集装箱质量分布规律,指出现行《港口工程荷载规范》与《港口道路与堆场设计规范》中关于集装箱角设计荷载规定的不合理之处:前者采用基于英国港口集装箱质量分布数据的折减系数法不符合我国情况,严重偏小;后者不能体现不同重要程度港口的设计需求差异性。进而,提出铺面结构设计时确定集装箱角荷载的建议。成果完善和改进了我国集装箱角荷载的设计方法,对港区铺面的建设和使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集装箱后方堆场是相对集装箱码头堆场而言的码头功能延伸、补充和配套服务的设施,在港口的集装箱运输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集装箱后方堆场的信息化建设滞后于码头堆场.笔者在天津港东方发展公司集装箱后方堆场业务管理软件投入运行的实践基础上,分析堆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孙志清 《水运工程》1996,(10):207-212
介绍在大连港大窑湾港区集装箱码头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设计工作中,如何参考国内外集装箱码头计算机管理应用情况,并结合大窑湾港区集装箱码头的实际,研究,提出适合国情的集装箱计算机管理系统所具性能和配置。  相似文献   

11.
唐洲  葛斌  张超 《水运工程》2020,(5):105-110
阿布扎比哈里发港集装箱码头二期项目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工程。根据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建设要求,研究了自动化模式选择、平面和工艺布置方案。通过对自动化程度、交通组织、堆场能力、人员投入、建设工期、工程投资等多方面比选,确定选用堆场平行码头布置的自动化码头(ARMG+集卡)模式。通过集约布置辅助设施、单悬臂ARMG背靠背布置模式等扩大堆场能力。方案技术可靠、先进、可拓展性强,建设周期短,工程投资低。  相似文献   

12.
陈培  武彬  张煜  唐欣 《港口装卸》2022,(1):62-65
综合考虑码头在规划、建设及运维等多方面的要求,开展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布局设计.以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工程建设为例,在码头整体设计要求相同的情况下,提出堆场垂直布置和平行布置2种方案,从堆场通过能力、设备配置数量、装卸作业人员数量、智能化程度、可靠性、碳排放量、创新性等7个方面对比研究2种布置方案与自动化...  相似文献   

13.
自动化集装箱堆场是自动化码头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合理地布置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对码头综合通过能力、装卸效率和营运成本等将产生积极影响。在对国外典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在平面布置、设备选型和功能规划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洋山四期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布局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元征  贺春晖 《港工技术》2021,58(2):84-87
本文总结了青岛港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的建设实例,结合场区堆场结构的优化设计,运用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对堆场排水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比较了连锁块铺面堆场和箱角梁堆场的排水沟结构,给出箱角梁基础集装箱堆场排水沟的优化设计结论。  相似文献   

15.
结合青岛前湾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情况,分析总结了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RMG)堆场工艺布置特点、设备选型及配备数量的确定、RMG重箱堆场的设计与施工中的亮点和RMG装卸工艺模式在我国集装箱码头中的应用前景.实践表明,RMG作为集装箱码头的装卸模式,实现了低碳环保、节能高效.  相似文献   

16.
海港集装箱码头新型装卸工艺技术和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恒州 《港工技术》2011,48(2):8-11,15
通过对国、内外海港集装箱码头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研究情况的介绍,认为采用节能减排技术、新型高效的岸边装卸桥和堆场水平运输机械设备,建设自动化集装箱堆场(ACY)和全自动化的集装箱码头(ACT)已成为今后海港集装箱码头发展的方向.根据新时期我国海港集装箱码头发展的特点,提出集装箱码头和堆场装卸工艺模式创新的设想,并建议创造...  相似文献   

17.
牛晓丹  胡鹏 《水运工程》2012,(9):200-202
大连港大窑湾港区6#和7#泊位集装箱堆场箱角间混凝土板厚按规范计算需40 cm,实际工程仅为20 cm.原设计不允许正面吊作业,实际正面吊进行了相当长时间作业后,混凝土板并未破坏.对铺面设计进行计算比较认为:混凝土板规范计算厚度过大的原因是刚性铺面下采用的土基回弹模量过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集装箱堆场消防系统设计参数的分析论证,提出集装箱堆场的消防设计参数为:消防用水量采用30L/s,火灾延续时间采用4h。根据港区陆域的特殊性,大面积集装箱堆场宜采用移动式消防方式。同时,对集装箱堆场的消防设计提出了相关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e degree of container dispersion at a transhipment terminal is measured by an index termed container location dispersion, which represents the range,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of all containers for ship loading that are scattered in the yard. First,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impacts of container location dispersion on loading performance with insufficient or sufficient equipment deployment in real-life settings at a terminal. Then, we investigate those scenario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interference.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tainer location dispersion and Gross Crane Rate (GCR) stability at a transhipment terminal and proposes a discrete-event driven simulation model for this purpose. All data in our experiments are extracted from the terminal operation system at a real-life container terminal. It is concluded from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that the container location dispersion well captures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container terminal handling and can be used for yard template optimization and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of this investigation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yard template design and improvement in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a container transhipment termin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