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黏轮乳化沥青是一种解决沥青路面施工中“黏轮问题”的关键材料,其中不黏轮效果是其核心指标。不黏轮效果准确评价对不黏轮乳化沥青推广应用至关重要。该文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创新提出两种不黏轮效果试验方法(配重法、压头法),并对多种乳化沥青进行不黏轮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试验方法(配重法、压头法)能够较好地评价乳化沥青的不黏轮性能且试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其中配重法适合于工程现场快速评价,压头法适合于科学研究、试验检测分析。两种试验方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工程现场、室内研究等多种场景的不黏轮乳化沥青不黏轮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2.
高继明  王库 《公路》2023,(4):360-363
通过对不黏轮改性乳化沥青与PCR改性乳化沥青在桥面防水黏结层的施工工艺、试验检测结果、经济成本等对比分析研究,进一步总结和探索不黏轮改性乳化沥青的技术性能和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陈新国  章吟秋  周勇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10):227-230+25-26
针对传统乳化沥青防水黏结层在实际施工中存在因粘轮而受到破坏的现象,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对不粘轮乳化沥青防水黏结层的常用性能和路用情况进行分析,并与热喷SBS改性沥青+碎石防水黏结层的使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热喷SBS改性沥青+碎石防水黏结层,不粘轮乳化沥青防水黏结层的附着力拉拔强度更高,抗施工损伤的能力更优,因此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弓锐  郭彦强  徐鹏 《中外公路》2019,39(1):234-237
该文研究并确定SBS改性剂和降黏剂在SBS改性沥青中的用量,结合改性乳化沥青的乳化现象和检测结果,确定了SBR改性剂在SBS改性乳化沥青中的添加量,研制出高黏高含量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并通过沥青层间黏结试验,证明其具有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一体机技术在沥青路面层间黏结性能,运用ABAQUS有限元模拟分析不同超载和刹车工况下的层间拉应力和剪应力,并研究了沥青路面层间黏结的技术需求,对比了传统黏层施工技术3种状态(未受破坏、受到破坏、受到污染)下的黏结强度.结果 表明:超载和刹车对层间应力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刹车对层间应力影响更为明显;提出了超载+刹车...  相似文献   

6.
说明了加强沥青路面结构层间粘结的重要性,经试验证明,SBR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用作粘层油的路用性能优于普通乳化沥青和热沥青。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预防性养护磨耗层与原路面的黏结能力及使用耐久性,制备高黏高弹改性乳化沥青用于预防性养护磨耗层,同时研究适用于预防性养护磨耗层的矿料级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4.5%SBS+1.0%增黏剂的高黏高弹改性乳化沥青的软化点达88℃,延度为57 cm,拉拔黏结强度为1.3 MPa,其路用性能优于传统改性乳化沥青。采用冷拌冷铺施工工艺铺筑超黏磨耗层进行性能验证,通车6个月后的检测结果表明超黏磨耗层与下承层黏结牢固无脱落,平整度和抗滑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现有黏结材料的黏结性能,进而改善开级配抗滑磨耗层的抗滑耐磨性,制备不同掺量的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通过基本性能试验与黏结性能试验,确定水性环氧树脂的最佳掺量;借助荷载磨耗试验,研究了不同黏结材料对开级配抗滑磨耗层(OGFC-5)抗滑性能与抗剥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水性环氧树脂可有效地改善乳化沥青的高低温性能与黏结性能,最佳掺量为20%;经20000次荷载作用后,水性环氧树脂抗滑磨耗层的抗滑性能与抗剥落性能最好,摩擦系数降幅为28.57%,构造深度降幅为33.33%,质量剥落率最低为3.25%。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水性环氧乳化沥青作为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黏层材料的适用性,采用透水试验、拉伸试验、拉拔试验,以及剪切试验,对比了水性环氧乳化沥青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环氧树脂2种常见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黏层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性;研究了不同水环氧树脂掺量对乳化沥青性能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同水环氧乳化沥青涂布量对黏层界面的力学性能影响,以及在不同温度下水环氧乳化沥青自身固化时间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的力学强度、变形能力等性能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环氧树脂之间且完全满足规范要求,但经济性最好,施工易于操作,和易性好,作为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黏结层材料应用效果较佳;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黏结力和抗破坏能力,推荐水性环氧树脂的最佳掺量范围为30%~40%,水性环氧改性乳化沥青黏层用量范围为0.8~1.4 kg/m2。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两种类型温拌剂(表面活性剂类和有机蜡类)对橡胶沥青的降黏作用机理,基于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试验手段对温拌橡胶沥青的官能团、微纳观结构和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类温拌剂能显著增加橡胶沥青中的酰胺基团,并与沥青质、胶质发生相互作用形成较强的氢键,减小沥青质的缔合作用力;同时,这类温拌剂能在沥青微粒和橡胶颗粒表面形成结构性水膜,产生滚珠效应,从而降低沥青黏度。有机蜡类温拌剂则通过吸附、包裹在橡胶颗粒和沥青质周围,形成一层蜡膜,利用这种蜡膜的润滑、包裹、吸附作用,减小沥青质和橡胶颗粒间的摩擦,降低沥青黏度。无论是表面活性剂类还是有机蜡类温拌剂,其对橡胶沥青的降黏作用机理均是通过在橡胶颗粒和沥青微粒界面上产生润滑作用来降低橡胶沥青的黏度。  相似文献   

11.
道路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道路用乳化沥青应用水平的提高,现行乳化沥青技术要求在工程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有些指标不合时宜需要修改,有些则需要补充。通过试验研究并结合国外标准,对乳化沥青的部分指标进行了重新确定和增补。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水性环氧树脂对乳化沥青的适用条件及其改性特征,对不同水性环氧树脂掺量的改性乳化沥青进行了稳定性和黏度测试,并对其进行路用性能测试,综合考虑不同性能指标以及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黏度增长特征等因素,确定了水性环氧树脂用量及改性乳化沥青产品的储存适用期。同时,利用图像分析软件对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的黏附性进行了量化研究,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水性环氧树脂对提高乳化沥青的黏附性具有良好效果,水性环氧树脂的组分配比对黏附性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全面的性能参数,对0%~100%的6种不同RAP含量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抗压回弹模量与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与破坏劲度模量、弯拉应变与弯拉强度都随RAP用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减少;动稳定度随RAP用量的增加而呈指数函数减少;渗水系数随RAP用量的增加呈二次多项式减少;冻融劈裂强度比TSR随RAP用量的增加变化不大,但远低于规范的技术要求;同温下的抗压回弹模量与劈裂抗拉强度有较好幂函数关系.根据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与劈裂抗拉强度,把乳化沥青冷再生材料分主四类.  相似文献   

14.
乳化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水稳定性试验、初始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可拌和时间试验,探索乳化沥青混合料的一些路用性能,并检验自行研制的复合乳化剂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60℃水浴浸水马歇尔试验能够评价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初始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能够反映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工作性,并确定混合料的最佳用水量;拌和时间试验表明拌和总用水量是影响可拌和时间的主要因素,该乳化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长的可拌和时间。同时表明所研制的复合乳化剂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目前工程上常用的两档沥青路面铣刨旧料对RAP掺量为80%和100%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进行材料组成设计.通过击实试验和劈裂试验分别确定其最佳流体含量和最佳乳化量用量.在配合比设计基础上采用控制应变加载模式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疲劳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确定了加载较为合理的应变水平,即300,250,200με和150με.试验结果表明,在应变水平较高时,两种RAP掺量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能承受有限的荷载作用次数,当应变水平降低到150 μe时,两种RAP掺量混合料在150万次荷载作用下仍未破坏,采用劲度模量与荷载作用次数预估的方法确定了疲劳寿命.通过对4种应变水平-荷载作用次数进行疲劳曲线拟合,提出两种RAP掺量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应变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的基础上,依托昌九高速公路技术改造项目对回收旧沥青路面材料(RAP)进行试验研究,分析评价RAP料级配组成状况和力学性能;采用三种不同的乳化沥青用量进行冷再生配合比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乳化沥青用量为3.5%,为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乳化沥青微粒粒径大小和分布情况作为乳化沥青质量控制的重要参数,对乳化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和使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分层微粒粒径试验,研究乳化沥青在储存过程中的微粒粒径变化特征,发现乳液微粒的平均年粒径随时间增加而递增,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且随着乳化剂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研究结果为乳化沥青的生产、储存和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抗冰添加剂掺量、Zeta电位、细度模数、堆积密度等因素以及乳化剂类型对乳化沥青黏结料防冰冻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抗冰添加剂掺量的增加,阳离子乳化沥青黏结料的稳定时间不断减少;阳离子抗冰添加剂乳化沥青黏结料的稳定性优于阴离子抗冰添加剂乳化沥青黏结料,且阳离子乳化沥青黏结料的稳定时间随其Zeta电位的增加而延长;堆积密度越小、粒径越细的抗冰添加剂与阳离子乳化沥青混合后稳定性越差。  相似文献   

19.
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浆体—集料界面区结构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军  沙爱民  杜少文  袁文豪 《公路》2008,(11):186-189
针对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浆体-集料界面区结构与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的不同,对其进行研究,提出界面区结构形成机理,并归纳为边壁效应、颗粒干扰效应、乳化沥青破乳造水效应、微区泌水效应、沥青迁移效应和浆体与集料的非全粘合效应等6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裂缝是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对道路危害极大。利用乳化沥青处治沥青路面裂缝,不受气候、气温等因素的限制,修补效果好,不易出现遗留问题及产生新的病害,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