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货场作业是件杂货装卸作业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装卸作业效率,结合件杂货码头货场装卸作业数据,对件杂货货场作业的货物种类、转场作业以及货物堆存期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件杂货装卸作业中转场作业次数过多,货物堆存期过长,直接影响着件杂货装卸作业效率。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徐智 《港口装卸》2011,(1):25-26
1 工艺设计 1.1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 列车在装卸作业过程中经常需要移动,以满足吊车作业的需要.目前所用移车工艺及设备效率较低,存在诸多弊端:①ATA型牵引车牵引力小,故障率高.②因为货场狭窄,有时造成车辆出入不便,甚至造成列车无法移动.③牵引车要沿铁轨移动,需要额外的行车空间,占用了货场面积,同时存在安全隐患.④专用工具领用工序繁琐,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作业时间,也增加了列车的占道时间.  相似文献   

3.
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常规港外集卡提送箱交互作业模式无法很好适应广州港和钦州港两个新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特点的问题,在充分剖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现有港外集卡交互作业模式及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广州港和钦州港两个新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工程特点,分别提出“边装卸集中交互”和“边装卸U形通道交互” 两种新型港外集卡提送箱交互作业模式,并对工艺平面布置和流程设计要点进行详细阐述。结果表明,新型交互作业模式在提升各自集装箱自动化装卸系统运行效率和降低设备能耗方面都产生了积极效果,可为类似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中针对浮标维护保养工作存在作业风险高、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等诸多问题,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将灯浮标模块化设计,同时利用机器人智能技术,研制智能拆装设备,使灯浮标巡检由"人爬标"向"灯上船"模式转变,实现灯浮标巡检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5.
港口散料取装作业流程中,作业平均流量是决定生产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通过流量自动控制程序改造,解决了取装作业流程中流量不稳定、流量超载及设备高压跳闸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了对配煤作业的实时比例和流量的控制,达到了精细化、自动化的配煤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船舶作业度量展示系统的构成、主要模块设计以及主要功能,以实例说明应用船舶作业监控可提高码头通过能力和船舶作业效率,优化作业线操作模式流程,建立完善的作业监督机制,同时也能提高工作效率,改进生产组织管理软件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内、外大型集装箱码头港区铁路装卸线/场的总体布局和装卸作业特点的介绍,探讨确定铁路集装箱装卸设施建设规模的主要条件和港内铁路装卸线的布置形式与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的关系,为集装箱码头铁路装卸线/场及集装箱专用列车货物装卸工艺模式的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搭载开始直到交船,所有的作业内容称为后行作业,提高后行作业效率,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与先进造船国家的差距.文中阐述了后行作业计划的内容,重点分析了先行中日程计划与后行中日程计划的区别;针对目前后行作业计划的现状,提出不足;最后,对改善后行作业计划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3月18日,随着一声长鸣,日照港东风0088机车缓缓驶出中港车场,标志着日照港新的列车进出港作业组织方式正式启用。自此,每车列进出港作业时间将平均压缩30 min,可进一步提高港口铁路运输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介绍大连港大窑湾港区铁路机务段工艺设计.设计注重站段位置,使到、发列车和调车作业交叉干扰较轻;工艺布置采用合理的平行作业,流程顺畅.在总体布置上紧凑合理、近远结合,留有余地.  相似文献   

11.
AGV作为自动化码头水平运输的设备,主要负责运输集装箱。受岸桥和场桥装卸能力、水平运输距离和集装箱作业量增加等因素影响,水平运输环节是制约自动化码头发展的瓶颈。结合港口码头作业实际,采用"模型+实例+仿真"的方法对自动化码头AGV路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结合道路交通流理论,提出交通虚拟环岛策略以避免多AGV在码头行驶时产生冲突和拥堵。在卸船作业流程下,采用e M-Plant仿真软件,对提出的交通控制策略从不同角度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AGV不同路径的选择影响着码头的作业效率。试验结果进一步提高码头作业效率,为自动化码头AGV路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路港直通”是指,国铁与港口铁路专用线(港口专用调车场)之间直接进行到发车作业,从而实现货物列车在国有铁路与港口专用铁路间的直进直出,以减少铁路运输作业的中间环节,努力实现无缝衔接,提高运输效率。近期,中港协港口铁道分会选择秦皇岛港、烟台港、日照港、连云港港、宁波港、湛江港等6个港口的铁路公司开展调研,  相似文献   

13.
集装箱码头集卡作业模式比较及其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玮  周强 《港口装卸》2003,(2):27-29
利用排队论对集装箱码头集卡作业模式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仿真模型 ,并对两种集卡作业模式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新的作业模式 ,装卸效率能显著地提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集装箱码头作业流程,提出通过合理布置堆场箱区长度来提高码头作业效率的思路。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构建集装箱码头生产作业系统仿真模型,并通过案例研究堆场箱区长度及装卸设备数量对码头作业效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装卸设备数量不同时,最高的码头作业效率对应的箱区长度不同;且利用构建的仿真模型可以定量分析箱区长度及装卸设备数量对码头作业效率的影响,为集装箱码头规划和运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秦皇岛港煤五期目前有3台O型翻车机,每台翻车机房出口和入口分别配有2台和4台夹轮器。这6台夹轮器设计能力为20万kN,即在翻车机翻转过程中能够固定住总重量在2万t的火车,防止火车前后移动造成机损事故。但是目前进入煤五期的列车都是1万t列车,在卸车作业中如果6台夹轮器同时工作,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在卸车作业中,如果某一台夹轮器出现故障,就会导致整个卸车流程中断,极大地影响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6.
动力定位系统具有自动定位模式、自动艏向模式、自动航迹模式、目标跟踪模式、Joystick联合操纵模式等功能,可有效降低外部风、浪等环境因素对科考船调查作业的影响,提高调查作业的工作效率、原位精度,保障调查作业安全,对科考船调查作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在介绍动力定位系统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针对"向阳红01"号新一代综合科考船动力定位的定点空位功能,结合船载调查设备,以海洋定点温盐观测(CTD)为例,详细分析动力定位系统在科考船定点作业中的应用,证明该系统能够有力保障定点作业的安全性,有力提高作业精度和效率,为科考船调查作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的集装箱运输及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作为重要的内陆运输,其效率影响着内陆运输效率,所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资源配置优化就显得极其重要,优化配置不仅可以提高中心站作业效率,还可以有效的减少中心站的成本消耗,完善全国性的"门到门"经营网络。本文在理论层面详细地分析了影响中心站装卸资源配置的两个大影响因素:中心站内部因素和外界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一种舰载机调运作业流程优化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俄航母舰载机调运作业为研究原型,分析了舰载机调运作业时序,提出了一种舰载机调运作业流程交通网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为舰载机调运作业时序提出了优化建议,可以为舰载机调运作业流程的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早在1985年以前,我国各港口使用的翻车机全部是适应列车解体作业的。1986年秦皇岛港建设煤三期时,首次引进不解体单元列车作业的方式,即每一单体车厢的一端设计成可旋转车钩,通过合理设计翻车机的旋转中心,使跟随翻转的列车车钩运动轨迹落在限界允许的范围之内。这样,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在码头、堆场设备上安装无线终端系统和集装箱卡车上安装无线传呼系统,改变集装箱堆场分进、出口堆存方式,实现“满天星”堆存方式,使码头作业流程日趋合理,在提高集装箱堆场利用率的同时,可进一步提高码头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