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自吸离心泵的振动噪声由多种因素造成,其中泵的结构和刚度是主要因素。通过对自吸离心泵的主要结构及装配体进行模态分析,可以获得该泵自身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从而找到其结构及装配体的薄弱部位,为结构优化调整打下基础。以 UG 建立的船用某型自吸离心泵三维实体模型为基础,通过 HyperMesh 和 Ansys Mech-anical APDL,完成了该泵从网格划分到计算模态分析全过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泵结构上存在薄弱之处,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自吸离心泵的振动噪声由多种因素造成,其中泵的结构和刚度是主要因素。通过对自吸离心泵的主要结构及装配体进行模态分析,可以获得该泵自身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从而找到其结构及装配体的薄弱部位,为结构优化调整打下基础。以UG建立的船用某型自吸离心泵三维实体模型为基础,通过Hyper Mesh和Ansys Mechanical APDL,完成了该泵从网格划分到计算模态分析全过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泵结构上存在薄弱之处,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修船》2015,(5):53-56
文章根据某型自吸离心泵的二维图纸,结合UG NX 8.0软件强大的三维实体造型能力,建立该泵三维实体模型。为对其下一步的振动模态分析和流体力学分析奠定基础。同时,高质量的离心泵三维实体模型与当前迅猛发展的3D打印技术相结合,也为传统离心泵的生产制造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先进的叶片设计方法,本文采用NREC软件对喷水推进轴流泵(包括一排动叶和一排静叶)进行模型设计,进而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混合多相流模型对其空化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借助“Schnerr Sauer”空化模型来探究空化导致扬程下降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有效汽蚀余量的减小,空化首先发生在叶轮进口端附近,然后向叶轮出口端、轮毂及相邻叶片方向扩展,其水汽混合混乱,反向回流而产生旋涡。另外,本文还研究了与泵内流场非线性耦合的叶片几何参数(叶片安装角、叶片拱度和叶片厚度等)对空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叶片安装角减小或叶片拱度增加,空化面积将随之减小,这提高了喷水推进泵的抗空化能力,而叶片厚度对其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针对耙吸船在俄罗斯布朗克工程中疏浚多石底质工况时,频繁出现块石堵泵、堵耙口等严重影响施工生产的难题,对耙吸船泥泵通道的通过能力及耙头格栅进行研究。采用泥泵相似性原理,从泥泵叶轮球面通道尺寸、叶轮切割对泥泵性能影响、叶片切割长度计算、叶轮切割操作等方面进行分析,调整泥泵叶轮通径以适应多石底质复杂工况。通过实施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多石底质下耙吸船小流道叶轮施工效率低的难题,单船过泵量平均提高44%,装舱生产率平均提高17%,周期生产率提高11. 5%。  相似文献   

6.
冯树才  曲东旭  陈彦臻  李智 《船舶》2023,(4):97-104
为进一步降低船舶能耗,该文以某大型散货船为研究对象,提出直接进气系统的设计方案。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数值模拟法,对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对直接进气系统在实船上的应用进行探讨。理论分析与实船验证结果表明:进气风道内流速与设计流速相符,直接进气系统总阻力远低于许用限制值,通过增压器的自吸能力可直接吸入舷外空气,系统设计合理;应用该系统后,主机、辅机油耗降低,机舱风机运行总能耗降低50%,初始投资回收周期短,可降低船舶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7.
组合壳体结构边缘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典型的半球-筒组合壳与无折边球-筒组合壳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力矩理论得到一个专门计算球筒组合壳边缘应力的便于工程使用的简化公式。并考虑到理论模型与实际模型的差别,而对简化公式进行修正。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修正后公式进行检验,以验证其准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近海移动式栈桥码头运动性能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有限水深多浮体三维势流理论和谱分析理论,结合实例计算,建立了一种计算近海移动式栈桥码头三维运动响应的方法,该方法将栈桥码头简化为刚性模块柔性连接器模型(RMFC),柔性连接器被假定为线性弹簧。通过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可以用于预报近海移动式栈桥码头在海浪作用下的三维运动响应情况,其计算结果可以作为设计连接器及锚链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含气率对多相混输泵内气液两相分布规律的影响,本文基于标准的k-ε湍流模型和时均N-S方程,对不同含气率下混输泵内的流态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混输泵内不同位置处的气液两相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压缩级动叶轮进口截面到出口截面的气相体积分数从轮毂至轮缘逐渐变小,同时叶轮靠近轮毂处、轮毂至轮缘中间位置处以及轮缘处的最大气体体积分数位置将随着含气率的增加而增加。另外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混输泵动叶轮内越靠近轮缘液相越集中,越靠近轮毂气相越集中。此研究结果为提高多相混输泵的混输性能和运行效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有限长加肋圆柱壳为研究对象,获取不等间距加肋圆柱壳的局域化系数,并验证局域化系数理论公式的有效性。采用通频带近似法及等效参数识别技术,利用弹簧振子链系统的局域化理论公式预报不等间距加肋圆柱壳的局域化系数。基于不规则系统的波传递矩阵具有各态历经性,通过建立多个具有相同不规则程度的非等间距有限元模型获得振动场,分析振动能量在轴向位置的平均变化曲线获取衰减系数,与预报的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不等间距加肋圆柱壳的局域化系数,验证局域化系数理论公式作为统计平均的结果,当单元数量足够多时与预报结果比较吻合。研究表明,根据数值解析得到的通频带可以给出用于振动局域化系数计算的结构参数,基于各态历经性的模型验证方法可以很好地与理论结果拟合。局域化系数公式可以作为实际结构的定量化使用。  相似文献   

11.
船用自吸离心泵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仁荣 《船舶工程》2000,(5):44-46,50
根据船用自吸离心泵的设计经验和相关系列产品的统计资料,在对外混式自吸离心泵主要结构要素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选择和确定其关键结构尺寸提出了推荐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离心泵压力脉动频频率范围宽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可以同时衰减离心泵轴频脉动和叶频脉动的衰减器.该衰减器由蓄能器组和亥姆霍兹衰减器组成,根据其工作原理,对蓄能器容积、蓄能器充气压力、蓄能器阻尼孔和亥姆霍兹衰减器阻尼孔等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对研制出的样机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离心泵压力脉动衰减器对轴频脉动和叶频脉动均有较好的衰减器效果,离心泵在工作压力范围内,出口管路压力脉动均可衰减5 dB以上.  相似文献   

13.
新型串并联双级离心泵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地介绍了6CBLG-7型串并联双级离心泵在长期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用理论计算与模型试验并举方法,从解决关键技术着手,较快地研制出了新型串并联双级离心泵。经多项性能试验及振动、噪声试验表明,该泵满足技术任务书要求,为我国造船业及海洋开发业又提供一项新设备。  相似文献   

14.
船用自吸离心泵的设计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仁荣 《船舶工程》1999,(1):34-35,39
叙述了确定自吸离心泵主要性能指标和关键结构尺寸的方法,比较了某型船用自吸离心泵与性能参数相同的非自吸离心泵在主要性能指标和关键结构尺寸方面的差异,提出了某些相关的统计推荐公式。  相似文献   

15.
分析油品化学品铁路栈台装卸工艺,认为潜液泵直接卸车入罐工艺或潜液泵 离心泵(主泵)联合卸车工艺仍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发挥潜液泵卸车工艺和真空系统卸车工艺各自的优点,对轻质产品铁路装卸技术建议采用改进型潜液泵 离心泵 真空联合装卸工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船用离心泵内流场三维不可压湍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泵内流道的压力及速度分布规律,根据泵内流道的压力及速度分布规律,对泵进行水力优化设计,同时对船用离心泵的性能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转速与流体介质对齿轮泵性能的影响,运用PumpLinx软件对齿轮泵内部流场及其流量进行瞬态仿真分析,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转速与流体介质对齿轮泵内部压力场及输出特性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齿轮泵平均流量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入口流量随时间呈锯齿状波动,出口流量则呈波浪状的较小波动,而且流量脉动率随转速的增大而减小;齿轮泵内压力从低压腔呈阶梯状向高压腔过渡,且入口易因超低压而出现空化现象,导致其压力脉动率高于出口。此外,流体介质为水时的流量脉动率略低于油。研究结果为降低鱼雷齿轮泵的振动和噪声等危害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采用模型设计和模型试验方法研制大型离心泵的计算理论,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确认了只有在正确运用相似计算公式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相似设计可靠性的观点,验证了叶轮进口截面几何形状对离心泵汽蚀性能和效率值的影响,并提出了国内现有的能较好满足船艇货油泵运转条件的材料组合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蜗壳截面形状对舰用离心泵性能的影响作为后续研究舰用离心泵噪声振动特性的理论依据,在蜗壳基圆、各断面面积、隔舌螺旋角、隔舌安放角和蜗壳出口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改变蜗壳截面形状,分别设计A型、B型和C型蜗壳。对3种蜗壳型式离心泵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3种型式蜗壳离心泵的外特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小流量工况的A型蜗壳离心泵效率略小,大流量工况的B型和C型蜗壳离心泵效率小。随着流量的增大,B型和C型蜗壳离心泵效率下降幅度较大。3种型式蜗壳离心泵在相同工况条件下,压力场、速度场、湍动能和空化现象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3种型式蜗壳离心泵流场特性在隔舌流道和蜗壳流道处均不相同,表明改变蜗壳截面形状主要影响叶轮靠近隔舌流道和蜗壳流道内的流场。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新型爪式水泵应用在水下航行器喷水推进上的性能,对该新型爪式水泵的流场特性、不同转动角度下内泄对扬程的影响等性能进行分析。建立水泵喷水推进数学模型,并进行推力模拟试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新型爪式水泵在角度0°时的泄漏量最低,在角度40°时的泄漏量最高,在不同尺寸间隙下,随着角度改变,泄漏量变化趋势一致,而随着间隙的增大,内泄量增多。推力随喷嘴尺寸变化的试验结果与理论模型预测值的变化趋势一致,推力与喷嘴直径呈负相关关系。随着航行器航行速度的增加,喷水速度增大,且增大的幅度会比航行器航行速度的增加量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