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张唐铁路某段软土路基地基处理为例,介绍了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要点,并进行了单向搅拌与双向搅拌成桩质量对比。采用双向水泥搅拌桩工艺其成桩质量明显优于单向搅拌工艺,在软土工程性质较差、特别是有地震液化层的软土地基处理中,双向水泥搅拌桩的应用能有效地保证地基处理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2.
胡贵松 《铁道勘察》2007,33(3):129-131
主要介绍水泥土搅拌桩在浙赣铁路电气化工程(浙江段)第12标段软土地基加固中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检测。  相似文献   

3.
大直径钉形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新技术,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故.结合某公路大直径钉形搅拌桩复合地基失稳事故,从扩大头高度、扩大头直径、桩径比、桩间距等主要影响因素方面,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得出桩间距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最大影响因素,同时对扩大头高度、扩大头直径、桩径比的合适范围进行了分析,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深层搅拌桩施工质量的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层搅拌桩在软基加固工程中应用广泛,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控制不到位,将在水泥土桩体强度、桩长等方面存在缺陷,从而埋下安全隐患。通过对深层搅拌桩施工的原材料选取、施工工艺参数确定以及过程监控和桩体检测等因素的影响程度分析,提出相应质量控制建议、对策,从而保证桩体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5.
韩建 《科技交流》2005,35(2):31-35
介绍水泥土搅拌桩在上海地铁9号线敞开段基坑支护工程中的运用,系统叙述了水泥土搅拌桩挡墙的设计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6.
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常用于进行软基处理、深基坑止水帷幕等。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在提高路基承载力和作为抗滑桩的应用。水泥土搅拌桩具有一定的抗剪切强度,密集布置后既可加强路基承载力,又可起到抗滑桩的作用,即起到支撑和防护的作用。介绍水泥土搅拌桩的计算、施工工艺流程等。  相似文献   

7.
水泥土搅拌法是适用于加固软弱地基的一种常用方法。该方法费用低廉,施工方便,加固软土较深,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主要介绍了水泥土搅拌桩的加固机理、适用条件,并通过鲁西南地区某工程实践总结,提出对该地区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地基的施工工艺及参数。  相似文献   

8.
<正>1问题的提出某铁路路基多采用水泥土湿法搅拌桩,如何检测水泥土湿法搅拌桩质量,应与地质、施工紧密结合,认真研究对其桩的各个检测方法,选择最佳检测方法达到对水泥土湿法搅拌桩质量的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9.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非线性有限元程序VFEAP对影响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工作机理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孔隙水压力的分布、桩身荷载的传递规律以及沉降量变化等基本性状进行研究,可供同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多方位立体双向搅拌桩(MMP桩)是水泥土搅拌均匀成桩质量高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为了研究路基工程中MMP成桩过程对桩周土体超孔压的变化,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Biot固结理论和修正剑桥模型以及现场土性参数试验值,模拟上海近郊某铁路路基工程中MMP桩成桩过程,计算得到了成桩过程的超孔压产生、增长及消散情况,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吻合得比较好。对平整地基MMP桩扩孔也进行了数值模拟,将得到的超孔压变化情况和沉降情况与路基工程对比,结果表明:路基工程由于路堤荷载的作用,地表沉降有突变,超孔压值比平整地基偏小。  相似文献   

11.
在以往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中,一般是采用单一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预报隧道工作面前方的地质信息。通过实践知道,仅仅依靠单一预报方法提供的信息是有局限性的。很多隧道中地质结构复杂,地质灾害频发,单一方法不能提供全面的预报信息,可能造成地质危害的漏报和误报。为了解决单一方法不全面的问题,根据预报对象的地质特点,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效的预报手段进行预报,结论相互印证,提供更为全面的地质预报信息,这就是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实例使用了几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进行探测,通过预报结论和实际开挖对比分析,通过预报结论和地质信息之间的对比,得到最佳预报结论。  相似文献   

12.
根据误差理论和现场数据统计分析,可认为轨道几何参数误差呈正态分布,将无砟轨道各施工阶段的误差源组成进行了简单剖析,定量或定性地分析了制造产生的误差、测量仪器系统误差、施工操作误差、混凝土浇筑产生的影响误差,提出选择合理施工方案、重视扣件系统管理和保证轨道测量可靠等是使合成误差尽可能降低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梯形轨枕的减振特征及论证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轨道系统的减振理念,一般以改变质量-弹簧系统来实现,而梯形轨枕轨道,不但利用这一理念特征,还利用提高轨道刚度而减振的理念特征。通过车辆-轨道-构造物系统化减振的论证,分析新减振理念的特征和必要性,并通过对模拟计算和实际测试结果的分析,验证梯形减振轨枕开发理念的正确,说明其减少维修量降低综合运营成本,有利减振降噪的极高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Indoor GPS技术及其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世伟  谷川 《铁道勘察》2008,34(3):31-34
Indoor GPS技术是在GPS技术原理启发下开发的用于室内精密定位的测量系统.详细介绍了Indoor GPS技术的测量原理和系统组成,从基础设施、测量阵列、简单测量、复杂测量、局域改正以及实时协作等方面对Indoor GPS及GPS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介绍了其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以及工业测量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宜万铁路东起湖北省宜昌市,西至重庆市万州区,全线共分布有159座隧道,总长338.7 km,左线隧线比高达60%,全线不良地质众多,岩溶、岩溶水、软岩大变形、高地应力、煤层瓦斯等普遍分布,特别是70%隧道穿越岩溶发育地区,岩溶发育规模、多样性、突水突泥的风险程度及工程处理难度为国内外罕见,为此开展复杂隧道风险分级、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排水减压、注浆、特殊结构设计、可维护防排水系统、防灾报警系统及安全性监测等研究工作,有效控制了复杂隧道的高风险,实现了复杂艰险山区隧道修建技术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编组站的配置和站型选择,是路网规划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全路列车编组计划的最优方案,合理组织地方车流等运营问题。结合京石客运专线引入石家庄枢纽工程,对新建编组站站型选择进行研究,分析其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业量及其作业性质和工程条件、折角车流的大小等影响因素。首次提出采用双转场线的措施,以提高单向二级四场编组站尾部编组能力,满足了运输需求,最终确定采用单向二级四场站型,节省了大量的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7.
段俊彪 《铁道勘察》2009,35(5):80-82
以南广铁路深孔放射性测井结果为依据,系统介绍了放射性的评判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对比了不同行业部门对于放射性限制范围的标准,推导得出了按铁路规范要求对放射性测井结果进行放射性评价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梅熙 《铁道勘察》2009,35(6):1-4
主要介绍了GPSVRS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以及GPSVRS测得的ITRF框架坐标与铁路工程坐标的转换。通过实验测试了VRS的性能和精度,结论表明VRS系统能从根本上提高铁路勘测的效率和测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预制式电缆附件作为配电设备与电缆、电缆与电缆之间的连接设备,在电力设备中大量使用。电缆附件的安装质量直接决定电缆产品的整体运行质量,主要探讨欧式电缆头的常用安装方式及优缺点比较。  相似文献   

20.
斜轴墨卡托投影模型及其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测量采用高斯投影独立坐标系,其每个投影带可控制范围太小,当线路东西跨度较大时,建立工程独立坐标系所要进行的坐标转换繁琐且长度变形难以控制,因此引入斜轴墨卡托投影。目前对于斜轴墨卡托投影的研究一般是通过建立极坐标系来计算投影圆球的经纬度,介绍另外一种斜轴墨卡托投影模型,其数学公式严谨,并能较好地控制高差投影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