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船闸通过能力的确定应充分考虑货运量及船舶发展要求,以避免成为制约内河航运发展的瓶颈。通过对台儿庄船闸过闸货运量增长和船型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与预测,基于计算机模拟技术,获得设计水平年船闸一次过闸平均吨位和平均船舶艘次以及闸室利用率,分别计算京杭运河拟建台儿庄三线船闸采用不同闸室尺度时的通过能力,并复核已建船闸的通过能力,最后通过分析货运量预测值、船型发展及船闸节水等条件,选择科学、合理的船闸闸室尺度。  相似文献   

2.
王伟  黄涛 《水运工程》2021,(1):162-167
建立船闸过闸简化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方法与二维装箱启发式算法相结合的随机仿真方法,对不同尺度船闸设计方案的通过能力进行计算,结合船闸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定量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论证和优选合理的设计方案.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船舶先到先服务策略时,同等宽度船闸的闸室利用率大致相同,一次过闸吨位指标随闸室长度扩大而增加;采用船...  相似文献   

3.
穆森  吕小龙 《水运工程》2021,(3):145-150
船闸通过能力是平陆运河开发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货运量和过闸船型预测结果,分析影响船闸通过能力的因素;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船舶进闸的排队仿真模型,得出一次过闸平均吨位、一次过闸船舶数及闸室利用率3个关键参数,据此分析并比较合理尺度下大、小船闸分工运行和双线船闸随机运行两种模式的船闸通过能力;并在大、小船闸分工运行模式下,对小闸通过能力与船舶载货量进行闭合调整。结果表明,平陆运河须同时建设双线船闸,当1000吨级船舶艘次比较大时,大、小船闸分工运行模式的船闸通过能力更大,且远期部分1000吨级船舶须从大闸通过才能使小闸通过能力满足运输需求。  相似文献   

4.
在水工结构设计工作中,计算船闸通过能力的关键在于确定一次过闸平均吨位和一次过闸平均时间,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设计结果。本文以江西某航电枢纽工程实践作为案例,基于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构建船舶过闸排挡模型,设计船闸设计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微山三线船闸工程位于京杭运河干线通道和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输水线路上,需平衡高效通航与节约用水的目标。针对闸室平面尺度与船闸通过能力、过闸用水量计算的问题,在分析设计水平年过闸艘次比、船型尺度的基础上,根据主力船型尺度,提出不同的闸室平面尺度方案,开展船闸通过能力和用水量计算,得出船闸通过能力、用水量与闸室平面尺度的定量关系。结论是微山三线船闸的通过能力随闸室平面尺度增大而增大,但增幅不同,船舶过闸用水量不随闸室平面尺度增大而增大,因此有必要开展闸室平面尺度论证,微山三线船闸工程闸室平面尺寸宜取34 m×280 m。微山三线船闸工程闸室平面尺度确定方法对类似工程建设及规范修编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三峡船闸的一次过闸平均载重吨位是计算船闸通过能力关键参数之一。在船闸实际运行的情况较为复杂,在此根据三峡船闸运行情况、过闸船舶发展规律以及长江航运发展趋势进行一次过闸吨位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江苏某重力式船闸闸室结构为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船舶-闸室结构-土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船舶撞击闸室进行瞬态动力分析,得到不同工况下的撞击力时程曲线和撞击力值等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船舶撞击闸室的法向平均撞击力大小与船舶排水量的12次方、撞击速度的1次方、撞击角度的1次方成线性关系;将软件模拟的船舶法向撞击力数值与依据JTJ 307—2001《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得到的计算值比较,发现规范公式得到的数值普遍偏小,低估了过闸船舶撞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式运行后,盐邵船闸上游长期处于高水位,闸室系船设施不能满足大型船舶高水位系缆要求。文中分析了过闸大型船舶的尺度、系缆特点,对船闸闸室结构安全进行验算,研究优化闸室高水位系船设施应急改造方案,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陈艳  黄涛 《水运工程》2021,(11):105-110
针对引江济淮工程派河口复线船闸的建设规模问题,根据工程建设区域船型特点,运用随机过闸排挡仿真方法计算不同闸室尺度方案的船闸通过能力指标。结合闸室尺度对船舶组合的适应性因素,初步筛选闸室尺度方案。进而从船闸建设场地条件、通过能力需求、过闸船型适应性以及运营调度策略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对船闸建设规模进行综合论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三峡过闸船舶拥堵常态化的背景下,结合近年来三峡船闸过闸货运规模、过闸船型、恶劣天气以及船闸检修等因素对待闸锚位需求规模的影响,分别利用排队论法和经验公式计算法对近期和远期的待闸锚位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1.
船闸1次过闸平均吨位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按现有船闸设计规范关于计算船闸1次过闸平均吨位方法的不足,重点探讨了影响船闸通过能力的重要因素“船闸1次过闸平均吨位”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单位船型法及其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发展规划的船型、船队速度较慢和不易实现,目前大量已建船闸通过规划的船型、船队不多,存在大量的中小型船舶和短期内不能淘汰的船舶,只好采取逐条船舶分散驶入闸室和排满闸室后过闸的方法。由于船舶尺度不一、数量多、进出闸航速快慢不一、船舶进闸前停泊等待的位置离闸首较远等原因,分散进出船闸必然增加船舶过闸航行和等待时间。为了加快船舶周转,建议试行船舶交错过闸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前长洲水利枢纽共有4线船闸,2021年下行量达1.19亿t,船闸运行接近饱和。为研究新建船闸建设方案,需结合过闸运量预测,分析既有船闸和新建船闸的通过能力。根据过闸船舶统计数据和发展变化的规律,预测2030年过闸船舶的组成、各吨级船舶的平均载重吨和装载系数。采用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模拟船舶随机到闸和排档过程,考虑多线船闸不同的调度规则,构建了船闸群的系统仿真模型。结果表明:按船舶随机到达顺序依次过闸的规则,船闸总体通过能力相对较优;五线船闸选新闸址建设,且闸室平面尺度宜为340 m×34 m。  相似文献   

14.
船闸通过能力分析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鹏 《水道港口》2010,31(5):525-532
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船闸通过能力分析中的几个问题,统计分析了繁忙船闸的船舶延误特点,并基于G/G/1排队模型,建立估算繁忙船闸船舶延误的近似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船舶待闸时间的大小不仅与其交通负荷有关,还与船舶到闸和过闸的离散程度有关。考虑船舶的交通特性,建立了一次过闸平均载重吨位计算模型,将大量的离散化的船型组合简化为一个连续函数,能够动态地反映船舶大型化和标准化趋势的影响。最后就如何将过闸船舶的数量和质量感受结合起来,构建船闸服务质量的指标和评价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船闸通过能力与日平均过闸次数、一次过闸吨位、年通航天数、船舶装载系数以及运量不均衡系数有关,在船闸运营过程中这些因素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对船闸通过能力的计算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消除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采用基于MC法的计算机仿真研究船闸通过能力,并以新夏港河船闸年过闸货运量作为研究对象予以说明。运行结果表明,计算机仿真能够较好地应对不确定性问题,为船闸工程建设中船闸通过能力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杭州三堡一线船闸自1989年初开通运行以来,已超负荷运行了10年.设计年过闸能力300万吨,实际平均每年过闸750万吨.经检查,闸室部份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浆砌块石闸室墙体严重漏水,墙后回填土大量流失,导致墙后道路下陷,减压排水管被淤塞,无法及时降低地下水位.运行时闸室内水位一旦下降就有一股股墙后水从块石缝隙中泻出.系缆钩环严重损坏,危及过闸船舶的安全和闸室自身安全.  相似文献   

17.
骆世钟 《水运管理》2001,(10):36-39
升船机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初设报告拟定的永久通航设施之一,位于枢纽左岸。承船厢尺度与葛洲坝三号船闸相对应,为120×18×3.5米(长×宽×水深),设计日平均运行39闸次,平均过闸时间34.15分钟,客运通过能力为 494万人次,货运为626万吨,与永久船闸配套运行。升船机的主要用途有两个:一是为客货轮及特种船舶提供快速过坝通道;二是为小吨位船舶(队)提供通道,以利于提高永久船闸的通过能力。按照初设报告和修改后的单项设计报告,升船机应分别在2000年或2003年投入运行。但据了解,升船机现仍处于缓建…  相似文献   

18.
提高三峡船闸综合通过能力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俊  张玮  余劲 《水运工程》2008,(3):93-98
提高三峡船闸通过能力是解决长江航运问题的根本途径。文章从一次过闸平均载重吨位、日运行闸次、船舶装载系数、运量不均衡系数等方面对三峡船闸2009年的运行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三峡船闸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长江中上游航运发展需求量预测,从近期和远期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三峡船闸综合通过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船舶大型化对船闸节点通过能力的增长既有利也有弊,针对船舶大型化对船闸通过能力的动态定量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基于现实规则的船闸数值排档模型,结合构建的大型化船舶发展趋势序列,计算得出船舶大型化后的过闸载质量、过闸船数和闸室面积利用率等船闸通过能力关键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船舶的大型化对过闸能力的提高并非全部为有利影响,呈现总体增长,局部跌坎下降的趋势。结合标准化的大型化能有效提高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20.
长洲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以发电和航运为主,兼有灌溉、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效益的大型工程。枢纽船闸工程采用一级双线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分别长1500m和1600m,船闸采用长廊道输水系统,同时预留三线船闸位置。双线船闸可分别通航4×2000t级和4×1000t级顶推船队,双线单向年过闸总载重吨位为4012万吨。1号船闸为2000t级,闸室尺度200×34×4.5(m)(长×宽×门槛水深),2号船闸为1000t级,闸室尺度185×23×3.5(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