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国南海海域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作了简要介绍。根据南海的地域特征提出了保证船舶航行安全的几种航行对策,并对Y轮和W轮在南海分别遭遇热带气旋和寒潮大风天气系统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陆丹 《航海》2012,(4):54-56
热带气旋是影响我国沿海航行条件的一大天气系统。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南海热带气旋活跃于我国南部、东南部沿海。本文主要介绍了多年来南海热带气旋活动的基本情况及不慎入台的避离方法,以期为在相关海域航行的船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根据在我国东部沿海活动的温带气旋特点,对东海气旋的天气和气候特征进行简要论述,并结合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遭遇温带气旋的实况,对气旋造成的大风、恶劣海况等天气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船舶在东部沿海遭遇温带气旋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4.
全球热带气旋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带气旋是严重威胁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灾害性天气系统,作为远洋驾驶员,掌握全球热带气旋的发生、活动等情况,对保障航行安全意义重大。根据最新的全新热带气旋资料,结合笔者的一些研究成果,对全球热带气旋的发生源地、分类标准和名称、命名规划、发生季节和移动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此文在论述东亚和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概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航船舶遭遇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时的避抗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目前航运企业和船舶驾驶人员采用的在“台风位置标示图”上标绘热带气旋和船舶位置的作业方式工作量较大、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基于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的船舶-热带气旋动态显示标绘系统.该系统应用API、V3和JS等计算机技术,并使用准确率较高的中、日、美三国气象预报机构提供的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数据,可将热带气旋的前期移动轨迹、当前位置、未来的移动路径和未来不同时刻的位置自动标绘在航行数据全面的ECDIS平台上;同时,可方便地进行船舶位置的标绘,便于企业船舶管理人员和船舶驾驶人员随时了解船舶与热带气旋在未来不同时刻的相对位置关系及变化.本系统的特点是动态、直观、实时、使用方便,可取代当前使用的传统的“台风位置标示图”,便于企业船舶管理人员和船舶驾驶人员依据本系统提供的信息,迅速、合理地制定绕避热带气旋的新航线,确保船舶绕避热带气旋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提高航海气象与海洋学教学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是航海院校船舶驾驶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涉及到气象要素和海洋要素的基本变化规律 ,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 ,天气系统 (如冷高压、锋面气旋、热带气旋、副热带高压等 )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基本规律及天气模式 ,大风、浓雾和暴雨等恶劣天气形成背景和季节变化规律 ,传真天气图的应用和天气预报原理。随着世界航运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船舶性能、船舶通信和定位技术越来越先进 ,但船舶事故率仍居高不下 ,其中大部分事故是由恶劣天气和海况造成的。究其原因 ,许多船舶事故固然与自然灾害破坏力强有关 ,但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8.
谈皓吉 《航海》2014,(4):42-45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是影响沿海和近洋船舶航行与海上设施作业安全的重大灾害性天气。,作为船舶驾驶员可以利用船上航海气象设备仪器等设备、传真天气图和海况图来分析判断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和移速,将地面预报图、波浪图和高空500百帕实况图结合起来连续进行科学分析。相互印证。对采取正确的避台风措施,保证人员、船舶安全和海洋防灾减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热带气旋的形成、移动和避离方法。  相似文献   

9.
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热带气旋发展到极端就成为台风。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在海上,船舶一旦坠入台风大风圈内,会产生剧烈摇摆和颠簸,船上的设备和物品会发生危及安全的位移,货物会发生损坏和灭失,更进一步,船舶在大风浪中稳性失却导致船舶倾覆。所以,海船防抗台操作成为船舶驾驶人员必须掌握的操纵技术。  相似文献   

10.
对1950年~1992年COADS资料和7月~8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路径资料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的时间尺度上来看,在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出现后,赤道中、西太平洋纬向风正(负)异常,近赤道地区(10°N~20°N)中、西太平洋出现纬向风负(正)异常,Hadley环流加强(减弱),副热带高压增强(减弱),因此,7月~8月西北太平洋北上热带气旋出现的次数少(多).该规律已被1997年~2000年北上热带气旋的数目所证实.热带气旋是影响船舶航行安全最重要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远洋运输船舶可以根据上述规律对相应季节的航线设计、船舶载重线、船舶操纵、运输途中的货物保管及港口装卸等都要做相应的调整和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正>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我国将西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持续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统称为台风,其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天气系统。据统计,全球每年会产生70~80个热带气旋,西北太平洋有28个左右,其发生频率远高于其他区域,对我国近海造成严重的影响。台风的来临会产生狂风暴雨和极强的涌浪,给海上交通带来不便,威胁着船舶的安全运营。目前船舶防抗台的研究集中于航行避台和锚泊避台,关于无动力船舶防抗台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2.
此文就温带爆发性气旋爆发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天气海况特点的分析,提出在航船舶遭遇温带爆发性气旋时的避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刘大刚  何欣  李志华 《中国航海》2007,(2):34-38,78
介绍了目前对热带气旋发生及发展研究的最新理论及预报业务,指出目前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预报水平与实际需求仍有很大距离。推荐了美国为弥补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预报的不足而采取的对热带气旋的胚胎——热带扰动和热带低压进行监测的编号情况和方法。同时,根据几年来对上述情况的跟踪和分析,提供了几个较为实用的,可以及时了解全球热带扰动和热带低压最新发展动态的网站。所提供的理论动态和信息,可使船舶驾驶员和船舶安全管理人员了解目前国内外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研究和预报现状,在日常工作中及时了解热带气旋初生和发展的动态,最大程度地降低新生热带气旋对在热带气旋活动海区航行船舶的威胁,以达到保障航运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热带气旋天气是珠江流域夏季高发的灾害性天气,在沉管施工准备期间如果不及时进行防台避风保护,将严重影响沉管、船舶和作业人员的安全。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防台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热带气旋天气特征可能对沉管产生的安全危害,提出台风期间多种沉管存放方式,并对比分析出最优方案,为后续同类型超大型沉管防台提供有效的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船舶海上实际避抗台风的需要,利用GIS技术开发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显示和标绘系统软件,实现在电子海图上显示热带气旋、船舶航线和计划航线信息,量算距离和方位,根据最近时间的移向和移速,推算热带气旋和船舶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张霞 《世界海运》2012,35(1):6-9
为使远洋船舶驾驶员掌握热带气旋(TC)有关情况,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利用最新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资料,对其源地、路径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热带气旋高生成区分布在南海中北部偏东洋面、菲律宾以东至加罗林群岛之间洋面、加罗林群岛一带海域。热带气旋生成的平均纬度有逐渐向北、向西偏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文中根据对1972年以来北上热带气旋的统计,对北上影响日照附近海域的热带气旋,从北上路径、经过日照时热带气旋的强度、日照本站的风力等方面进行了特征分析。同时,给出了适于日照港港口安全管理部门使用的热带气旋预报信息的来源。论文的结论可供进一步加强日照港防抗北上热带气旋工作,保障日照港防抗台期间船舶和海上作业安全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当今气象科技的发展,船舶驶入台风中心或者危险区域的情况早已成为历史。我们在实施绕航规避来临台风的过程中,为确保船舶安全,应尽可能减少绕航带来的额外航行时间和航行里程,从而争取将船期损失和燃油消耗降到最低。因此,船长、船舶驾驶员必须具备丰富的航海气象知识和热带气旋移动规律的知识,包括强度等级划分、各区域天气海况特征、发展变化等。此外,还应了解气象部门对台风强度变化、移动路径等参数的实时预报情况及相关误差。当台风来临时,如果船舶在港内找不到良好的避台锚地,而船舶还处于台风的右半圆,这是考验船长、全体船员及船舶的抗风浪能力。  相似文献   

19.
船舶绕避热带气旋技术方法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带气旋对船舶的威胁极大,如何能做到既保证船舶安全,同时又顾及经济效益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此文通过查阅现有航海技术文献和调查航运公司实际绕避热带气旋方法的基础上,对当前应用的几种绕避热带气旋技术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今后对绕避热带气旋技术方法的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根据卫星气象学知识和方法,结合海上实际应用经验,探讨了卫星云图在中国沿海船舶防台中的应用方法,并以0801"浣熊"台风为例进行了说明。卫星云图在船舶防台中的应用包括:①判断热带气旋生成的可能性;②确定热带气旋的中心位置;③确定热带气旋的强度;④判断热带气旋的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