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黄继露  王然 《港工技术》2022,59(1):8-11
在滚装码头的设计中,其泊位通过能力主要通过规范公式计算,公式参数数值的选取直接影响计算结果.一般来说,计算的通过能力与实际泊位通过能力有一定的差别.为了前期设计时选取更合适的设计参数,使得滚装泊位通过能力的测算更贴合实际运营情况.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客货滚装码头泊位的通过能力进行调研统计,对通过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  相似文献   

2.
首先介绍了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韩国三地现行的集装箱码头泊位通过能力计算公式,并从参数的选取、参数的取值和公式的结构三方面对计算公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三地现行的集装箱码头泊位通过能力计算公式之间的差异,并通过实例分析指出了中国大陆目前还在采用的《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中的集装箱码头泊位通过能力计算公式存在的问题,揭示出集装箱码头年泊位实际吞吐能力超过设计能力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合理地评估通用泊位的设计通过能力,对最大程度发挥港口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以《海港总体设计规范》中的两个泊位设计通过能力计算公式为依据,分析了两个计算公式的差异及其转化关系,提出了人为分解作业天数或泊位利用率的计算法,以及以吞吐量为比例因子的计算法。北方某通用泊位工程的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规范中的两个计算公式都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根据两种计算处理方法得到的通过能力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阳江港吉树作业区#J13-#J14泊位码头工程项目为例,介绍了兼顾大型海缆敷设船靠泊的多用途码头的设计。对比了海缆敷设船设计中上船工艺设备选型的优缺点;以实船资料为基础,计算确定了码头的泊位长度和平面布置;从结构可靠度出发,计算确定了码头的桩基布置和结构设计。该海缆敷设船码头的设计经验可为以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客运码头的建设需要满足设施人性化、景观优美化的要求。在当前没有专门的客运码头设计规范明确规定的情况下,结合工程经验,参考相关专业规范,归纳总结了客运码头设计中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经验计算公式,可供客运码头设计者参考,同时为制定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泊位设计通过能力是一个泊位在一年内能够装卸船舶所载货物的额定数量。它通常是港口管理部门管理码头安全生产经营的参考依据。当泊位装卸货种、船型和卸船效率与原设计发生较大变化造成泊位实际货运量大幅增加超出原泊位设计通过能力时,应对泊位设计通过能力进行重新论证。本文以某港油品码头为实例,依据规范规定的公式,探讨油品泊位设计通过能力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珠海一海缆敷设船码头设计为例,对比了海缆敷设船码头设计中工艺设备选型的优缺点;以实船资料为基础,并考虑移船作业,计算确定了码头的泊位长度和平面布置;从结构可靠度出发,提出了结构计算中应考虑端部2个排架同时各承受1个撞击力且需考虑水平分力,据此计算确定了码头的桩基布置和结构设计。该海缆敷设船码头的设计经验可为以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一典型重力式码头施工图设计和有关计算的介绍,在考虑了水文条件、地质情况、设计船型等前提下,计算确定了码头的泊位长度和平面布置;从结构安全等级考虑,通过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验算,计算确定了码头的沉箱结构设计。此重力式码头的设计经验可为以后同类型码头设计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煜  魏世桥 《水运工程》2007,(11):41-44
对某改扩建的油码头,首先采用基于设计规范的设计方式对泊位年通过能力进行初步计算。由于任意泊位停靠船舶的船型大小会对其它泊位停靠船舶的船型大小产生一定约束(即船舶靠泊具有组合约束),考虑到这类船舶组合靠泊对码头泊位年通过能力的影响,引入仿真技术对船舶靠泊组合约束下的码头泊位年通过能力进行仿真计算,并将仿真数据与基于设计规范方式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为船舶靠泊组合约束下的泊位年通过能力的计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以某液化天然气(LNG)码头工程的设计为例,针对各种码头布置形式的不同泊位长度,通过OPTIMOOR系泊软件分析LNG船舶的系泊状况,详细分析各种码头系泊设施布置方案对不同船型的适应性,并结合物理模型试验成果确定最终的码头泊位长度和系泊设施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泊位合理通过能力评估问题,基于多智能体仿真建立采用"双小车岸桥(DTQC)+自动导引车(AGV)+自动化轨道吊(ARMG)"工艺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模型,对顺岸布置的自动化码头通过能力与码头服务水平、泊位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码头服务水平(AWTAST)与泊位通过能力呈明显负相关关系,且在一定码头服务水平下,泊位合理通过能力随顺岸式码头泊位数量的增加显著提高。基于仿真结果进行公式拟合,提出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泊位合理通过能力估算方法,可以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规划与运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黄骅港煤炭港区煤炭装船设计能力1.78亿t,近年码头通过能力一直维持在2.0亿t左右,港航系统能力非常紧张,急需对影响和制约港航系统能力的因素进行研究,提出提高港航系统能力的措施。为了合理确定港航系统能力,对煤炭港区码头和航道的实际运营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对船舶进出港规则进行研究,采用理论计算和计算机仿真分析的方法进行复核计算。结果表明,煤炭港区港航系统能力主要受码头、航道及其耦合匹配关系影响;煤炭港区在现状码头和航道条件下,通过提高泊位装船效率、增加待泊泊位及优化船舶调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港区能力,但提升程度有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港区能力不足的问题;煤炭港区增加装船泊位是提升港区能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国内LNG接卸码头通过能力距国际先进水平尚存一定差距的情况,通过分析某LNG码头统计数据,确定国内LNG码头接卸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航道水深限制(乘潮)和夜间靠泊限制等航道管理约束条件,并据此确定4种模拟工况。利用仿真软件,模拟各工况下船舶进港到离港各环节,得到各工况不同泊位利用率下的通过能力和等待时间。通过分析模拟结果,指出了影响国内LNG码头通过能力的最大因素、合理的LNG泊位利用率、Q-Flex型及以上LNG码头通过能力,为LNG码头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国内若干开敞海域码头泊位长度进行分析,又对英、美、日本及石油公司国际论坛等现行港口工程规范中开敞式码头泊位长度的确定方法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指出:开敞海域液体散货码头的横向约束比纵向约束更为重要;在不影响船舶约束效果的前提下,采用较大水平系缆角以及适中的缆绳长度可有效缩短泊位长度;并建议对于单个独立的开敞式液体散货泊位,其泊位长度可按1.1~1.3倍设计船长确定。  相似文献   

15.
顺岸式港池是港口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布置形式,港池的水流和泥沙淤积均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往没有该类港池的泥沙淤积计算公式.本文利用二维数值水流槽试验研究顺岸式码头港池水流的特点,通过理论推导得出顺岸式码头港池的淤积公式.结合上海洋山港现场实测资料及泥沙水力特性的成果,利用该公式计算了洋山港区一、二期港池的淤积情况,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值吻合良好.表明本公式可在洋山深水港区使用,也可在其他类似港区的顺岸式码头港池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最佳泊位利用率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在港口规划建设或者码头泊位的技术改造过程中,我国的设计人员或者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最佳泊位利用率时,一般按照交通部的《港口工程技术规范》确定取值范围来取值,或者取0.58这个折衷值,而没有提出一个具体的计算方法。本文从港、航、货三方整体费用最低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个直观、明确的港口泊位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在港口的规划、建设和生产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国内若干开敞海域码头泊位长度进行分析,又对英、美、日本及石油公司国际论坛等现行港口工程规范中开敞式码头泊位长度的确定方法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指出:开敞海域液体散货码头的横向约束比纵向约束更为重要;在不影响船舶约束效果的前提下,采用较大水平系缆角以及适中的缆绳长度可有效缩短泊位长度;并建议对于单个独立的开敞式液体散货泊位,其泊位长度可按1.1~1.3倍设计船长确定。  相似文献   

18.
船舶撞击码头所产生的撞击力,是码头设计时的重要荷载,合理确定它的值很重要。由于相关影响因素很多,船舶撞击力计算公式尚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针对大型油轮系靠泊外海开敞式码头时的船舶撞击力。分析国内外各种计算理论中的几个代表性公式,并进行比较分析。国内行业规范对船舶撞击力的计算值相较国外研究成果及物理试验结果均偏小,为了合理确定大型油轮系靠泊外海开敞式码头时的船舶撞击力值,对现行《港口工程荷载规范》采用的计算公式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各港口集装箱泊位的实际吞吐量普遍远远高于其设计通过能力,如何合理解释这一现象,进而更为贴近实际地核定集装箱码头年泊位通过能力,已经成为港航各界尤其是港口规划部门十分关心的重要问题。通过对比我国现行的港口设计规范中的设计方法,从集装箱运输班轮化、泊位成组化和船舶大型化等各方面因素对集装箱码头产生的系统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深入的量化分析,揭示了集装箱码头年泊位实际通过能力超过设计能力的部分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0.
以大窑湾集装箱码头的实际运营为例,将决定泊位通过能力的各个环节分为泊位年营运天数、泊位有效利用率、船时装卸效率、单船装卸箱量、昼夜装卸作业时间、船舶装卸辅助作业及船舶靠离泊时间、岸边集装箱岸桥配备台数等因素逐一分析,并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仿真模拟,得出各因素对泊位通过能力影响的权重,从而为码头的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以期提高集装箱码头泊位的通过能力,获取更大的经营效益、改善码头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