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汽车驾驶员》2009,(12):80-81
今年10月中旬,我国的汽车产销量已突破1000万辆,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国。国内车市拥有着如此巨大的发展前景,各大厂家纷纷强力推出新车以抢占市场。怎样的好车才能赢取消费者的芳心?怎样的趋势才是未来车市的新风尚呢?  相似文献   

2.
《当代汽车》2007,(7):10-11
车市与股市,这是两个当前非常热门的话题。一个是需要花钱消费的市场,另一个是期待投资增值的市场,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关联,但却同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汽车市场而言,目前中国股市的昂首向前是好还是坏?股市的蒸蒸日上会不会对车市产生影响?股市与车市的交锋,空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人们对此有正反两种观点,正方认为股市的红火将会推动中国汽车市场的繁荣发展;而反方则认为大量资金涌入股市,会对汽车市场产生负面影响,股市抢走了车市的蛋糕。那究竟这两个市场间有着怎样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两者是相互促进,还是相互影响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在还没有走完2005年的时候,业内人士就已经开始关注2006年的汽车市场发展。2006年车市究竟会怎样?业内人士各抒己见,对新一年车市产生了两种略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环保限行和消费税率调整等连续出台的一些政策,让2006年春天的车市变得不平静起来。各个汽车经销公司的老总和汽车专家们,对于这些给汽车销售带来重大影响的政策,又有怎样的判断?对此,通过下面的一个小调查可以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5.
展望2010年车市,又会有哪些关键词呢?记者认为,兼并重组、海外并购、新能源汽车仍将成为2010年车市的关键词,而汽车消费信贷、二手车市场有望成为新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11月份车市强势增长了24%,汽车市场是否就此全面复苏?价格大战是否来到?12月车市,依然存在多个悬念。 11、12月份是车市销售最好的时机,从11月份车市的增长势头看,12月车市将会依然飘红。这是企业和销售商的最后冲刺阶段,加上11月份的库存调整到了下半年的最低点,12月份销售有望再创新的纪录。  相似文献   

7.
《汽车导购》2004,(8):46-48
从5月份开始,没有一个关心汽车市场的人不惊呼,“车市怎么了?为什么车突然卖不动了?”“五一”黄金周和北京国际车展都没能让车市火起来:经销商的库存压力不断增大,叫苦不迭:厂家也联合起来,大规模地调低全系列车型的价格.试图一起来拯救不断下滑的车市。但是,这些行动都没能改变什么,车市依然冷清,消费者仍然持币待购。从2002年的“井喷”到2004年的“持币待购”,刚刚红火了两年多的车市一下子就消沉起来,这似乎让正在不断扩大产量的各大厂家还没有准备好,也令正在加大投资中国这块最广阔市场的国外汽车巨头们感到突然。  相似文献   

8.
文龙 《汽车导购》2004,(11):58-59
“降价”是车市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也是消费者购车时最关心的一个话题。车价什么时候还降?我该什么时候出手?谁也不能准确地回答消费者经常提出的这些问题。频繁的降价让中国车市的价格越来越与国际接轨,也让老百姓的生活与汽车越来越近。有人预计2005年年初中高级轿车将率先与国际接轨;有人预计2005年进口车的车价会大跌,并给中国的高级轿车市场带来深刻影响;也有人预计10万元将成为家用轿车最集中的区间。2005年各大汽车生产厂仍然制定了较高的发展目标,在这种情况下,2005年的车市究竟如何?各档次车型会降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我们从2004年汽车市场的降价趋势上能找到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9.
李军 《时代汽车》2009,(8):23-24
汽车业不同于其他的日常消费品,国家相关政策的每一次改变,都会直接影响中国车市走向,并更深层次影响着汽车消费者的用车环境。因此,下半年国家还会出台哪些政策拉动车市?理所当然地成为业内外共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张虔 《车时代》2008,(9):290-291
2008年汽车业同样鏖战正酣,上半年战况已然如火如荼,下半年的车市走向又何去何从?且听经济界、汽车界的专家们分解。  相似文献   

11.
《时代汽车》2010,(2):40-43
车市风云变幻,政策是汽车人必须关注的话题,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会有哪些指向性的政策出台与调整?从新实施的政策里我们又能管窥到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哪些脉络呢。  相似文献   

12.
7月的汽车市场,在沉闷中渡过。虽有广州车展在7月底为车市添加了不少热点,但是汽车市场的终端销售还是创下今年的新低。7月汽车市场空间有哪些特点,8月汽车市场又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3.
信心指数     
虽然,中国汽车市场不在这个漩涡的中心,但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产业产生的巨大影响却毋庸质疑。面对危机,中国车企如何面对?新的一年,中国车市发展的趋势是起是落?  相似文献   

14.
面对兼并重组的挑战和机遇,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会怎样?本刊记者徐慧妮认为,热车展需要冷思考,也许透过研讨会我们可以看清楚中国车市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正如原先预计的那样,没有出现2004年式的大起大落,而是保持了一个趋缓、平稳的增长态势。今年车市又将何去何从?大家所关心的2006年中国的汽车市场能否火起来,或继续保持平稳上升势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汽车领域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汽车市场开始进入高速戍长期,其中代表着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自主品牌汽车开始崭露头角,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飞速发展,成为中国车市不可忽视的一股新生力量。中国车市的品牌力时代已经到来,面对大品牌占绝对主早的中国汽车市场,目前尚处于弱势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应该如何应对?关键在于提升品牌力,打造强势品牌。就如何提升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力,作者从品牌定位策略、渠道构建策略以及品牌国际化策略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时代汽车》2009,(5):58-58
上海车展为何能逆势取得车企青睐?中国国际车展连续六年官方战略合作伙伴搜狐汽车,对参展企业高管进行了访问与调查。车企高官们认为,两大原因是他们舍得巨资参展的原因,一是全球车市低迷之际,中国车市仍是最有潜力的热土;二是在中国车市取得成功,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得先机。在欧美日车市部陷入衰退之际,汽车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与中国联系得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18.
自从在国内推出,飞度就成了车市中的热点,究竟它有怎样的魅力使得消费者如此青睐?给我们的感觉是:小身材、大味道。  相似文献   

19.
GOL作为国内第一款两门轿车,其在中国轿车市场的表现吸引了众多的目光。这不仅仅是对GOL轿车本身而言,其中也包含了人们对上海大众涉足10万元以下经济型轿车举措的一种期待。GOL给火爆的车市带来了新的动力,目前它在中国轿车市场处于怎样的地位?它的发展会给中国车市带来怎样的影响?……诸多问题汇总在一起引发了我们探究GOL发展的兴趣,为此我们采方了多位汽车业内的专家,并将他们的观点整理成文。  相似文献   

20.
2008年车市即将收官,在这一年里,中国乃至全球的汽车市场均遭遇巨大挑战,那么在即将到来的2009年,车市又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