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齐利平 《水运管理》1998,(11):31-33,27
船舶经过海上航行,到达目的地——港口,首先,面临的就是安全进出港口的问题。由于种种因素影响,在船舶进出港口期间各种碍航隐患日渐突出。 一、船舶随意抛锚存在的隐患 船舶到达锚地,一般是在规定的锚地水域内自行选择抛锚位置,待抛锚后,将锚位报告主管机关,这对锚地抛锚船舶不多的水域一般不至于存在隐患。但如果抛锚船舶较多,抛锚船舶密度过于集中,是存在隐患的。尤其是一  相似文献   

2.
<正>锚地是供船舶在水上抛锚以便等待装卸、防台、防洪、避雾、待检验检疫、从事水上过驳、编解船队、停留休息或补给等的水域。锚地规划、建设和管理对于保证到港船舶装卸效率、规范通航秩序,确保水上交通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锚地选择、驶入预定锚地的船舶操纵和抛锚时的实地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十多年船长的实践经验,阐述了大中型船舶在各种海况和水域中锚泊的操作方案、抛锚时机选择和抛锚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4.
针对浅水区海底埋置管道受船锚冲击后的安全性问题,提出重力式抛锚作业船锚下落速度的计算方法,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采用CEL方法模拟船舶抛锚撞击埋置管道的动态过程,分析抛锚水深、船锚入泥角度以及管道埋置深度对管道受船锚撞击的损伤影响。结果表明,给定型号的船锚抛锚水深小于船锚达到平衡速度的水深时,海底管道受船锚撞击的损伤程度随抛锚水深增加而增大;船锚入泥角度超过15°后,抛锚撞击管道的损伤程度随入泥角度增大而减小;海底管道受船锚撞击的凹陷深度随管道埋置深度增加成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5.
LNG船舶通航管控要求严格,LNG进港船舶通航方式和应急锚地的设置一直是LNG码头港址选择和建设营运管理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通过对国内现有规范有关LNG船舶通航及锚地设置要求的梳理和沿海已建或在建代表性LNG接收站港址水域水文泥沙条件、航道锚地设置现状、实际建设营运情况及通航管理实践的分析,提出沿海不同港址LNG船舶全潮或乘潮通航方式选择及应急锚地布置建议,可为LNG接收站建设、运营和通航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渠化航道船闸锚地布置中需考虑枢纽运行调度和采砂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讨论了水流条件复杂、河床覆盖层薄、锚地选址困难等设计难题。以湘江大源渡船闸和株洲船闸锚地布置为例,提出自抛锚为主、丁靠为辅,全年锚地和枯水锚地相结合的锚地布置方式。通过实船调查,提出了自抛锚地的最小覆盖层厚度,并提出中洪水专用自抛锚地和枯水专用丁靠锚地相结合的方案,解决了船闸下游自抛锚地覆盖层薄、沿岸丁靠锚地造价高昂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曹源 《中国水运》2014,(6):I0001-I0001
一、通航尺度核定测量的定义和工作内容 通航尺度是航道、锚地、码头泊位、回旋水域、调头区、桥梁等建设的主要标准,通航尺度核定测量包括对这些区域的深度、宽度、挖槽断面形态、边坡系数、航道弯曲半径、水下障碍物情况、水上净空等进行的验收性测量以及定期监测。  相似文献   

8.
许多航海者都有着这样的经历:当船舶快要抵达锚地时,由于锚地水域的限制,以及锚位点的设定(通常由港方指定),还有其他抛锚船的存在.留给船舶的回旋余地就特别狭小。抛锚者也就需要时刻把握并控制船舶动态,并对他船进行避让.以便安全地抵达锚地及时抛锚。因此,掌握一种能随时确定本船与锚位相对距离与方位的方法,从而及时控制好船舶,把握好时机.对于抛锚而言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9.
《世界海运》2016,(4):33-36
为适应在资源非常紧张的吴淞口锚地的锚泊作业,在长期引航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顶流抛锚、顺流抛锚、横流抛锚和大角度顶流抛锚四种锚泊作业方法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对保证吴淞口锚地船舶锚泊安全以及锚泊过程中的应急操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世界海运》2016,(4):28-32
为缓解曹妃甸三港池水域的船舶通航压力,提高通航效率,对曹妃甸水域通航环境、船舶进出港航法进行分析,在参照国内外航道、锚地的设计规范及引航员实际操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调整现有航道位置、修改锚地边界和增设三港池专用锚地的初步建议。该建议可为海事部门改善曹妃甸港区三港池水域通航秩序、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促进港口和航运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丁本领 《中国港口》2013,(12):23-24
<正>一、锚地现状九江港现有姚港锚地和新港游轮锚地,瑞昌港区对面的武穴锚地可供本辖区船舶的锚泊。湖口港区、彭泽港区均未有锚地,需锚泊的船舶无处可停,只能停在码头前沿或通航水域,严重影响了港区的通航安全和进出码头船舶的安全,现有的锚地已不能满足到港船舶艘次不断增加和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急需加快九江港锚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船舶在候潮、检疫、等泊位、避风或在锚地修理时,均需要存锚地抛锚,如何使船舶安全又稳妥地停在锚地是船舶铺泊的着眼点。随着全球汽车船的迅速发展,文章就汽车船销泊时锚地的选择、锚泊方法、锚泊偏荡、抗风能力等进行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粤东液化气(LNG)码头工程概况、海上运输危险特性以及LNG船舶操纵特性。从船舶通航环境和安全角度,对码头选址、总平面布置、港池、航道、锚地等进行论证。在拖轮、码头安全管理、海事监督等方面进行了安全保障需求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三峡船舶待闸锚地安全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锚地是为通过三峡船闸船舶等待过闸提供锚泊的专用基地,是三峡通航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三峡通航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船舶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提高通航效率的重要基础,是充分发挥三峡工程通航效益的重要体现。锚地的安全、和谐在三峡通航安全管理中有着重要地位。提供安全、高效、和谐、便捷的锚地服务,是建立锚地安全文化的需要,更是通航管理和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广州港大屿山过驳锚地承担着大型、超大型船舶的过驳、减载作业任务。多艘大型船舶在锚地抛锚或者作业期间发生了走锚事故。本文对船舶走锚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发生走锚的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并针对大屿山锚地的地理、水文条件,提出重新规划锚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随着沿海地区港口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日益增大,通航水域的船舶交通更加拥挤,船舶大型化和专业化趋势明显,船舶压港、锚地压船等现象在沿海某些港口较为普遍,给日趋复杂的通航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压力,锚地以及锚泊船的安全管理问题凸显。文中结合海南锚地安全管理现状和辖区具体工作实践,对锚地的安全管理对策进行探讨,同时提出锚地定点锚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重庆市长寿港区的通航秩序,提高锚地利用率和船舶调度效率,以长寿港区锚泊过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优化改善.对锚地服务船舶的过程中不同服务阶段的锚地进行梯级划分,对不同服务阶段的船舶进行状态划分,从而使不同阶段的船舶与不同阶的锚地匹配使用,提出了一种详细有效的锚泊过程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从宁波舟山港交通管制的原因出发,分析了核心港区雾航的特点。对目前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锚地进行了分析梳理,从锚地建设等方面对超大型集装箱船锚地短缺进行了解读。根据超大型集装箱船抛锚的方法,提出了该类船舶锚地选择的要点,给出了抛锚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采用数学模型和船舶操纵模拟试验的手段,分析库区急弯航道在枢纽低水位运行工况下的碍航特性,研究采用优化航行方案和调整待闸锚地位置等措施改善通航条件。结果表明,利用码头岭急弯段凹岸的大范围缓流区,采用船舶入弯后先沿右岸驶入缓流区,降速转向后出弯驶向下游的航行方案,可显著降低船舶过弯的横移速度和漂移量;将锚地由闸前调整至弯顶缓流区,船舶抛锚靠泊所需的回旋水域明显减小,横移速度仅为0.4m/s,起锚进闸的操纵风险也较低。上述非工程措施对保障库区急弯段的通航安全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鹏  胡家顺  谭凤  唐敏 《水运工程》2021,(10):48-53
宁波至舟山铁路(简称“甬舟铁路”)是舟山融入国家快速铁路网的重要纽带,其穿越金塘水道的隧道线位面临超大自然水深、局部极限冲刷、大型船舶通航及锚泊落锚和拖锚带来的埋设环境风险。综合梳理金塘水道现状通航条件和锚地锚泊条件,开展了历史海岸演变、极限冲淤分析、落锚及拖锚的锚击深度等专题研究,提出了甬舟铁路隧道穿越金塘水道的局部最小埋设深度和沿程埋设尺度要求,为我国最长海底铁路隧道的建设可行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