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沥青拌合站生产中沥青用量、关键筛孔通过率、成品料温度等关键参数进行统计过程控制(SPC),分析SPC应用于沥青拌合站生产的可操作性,建立以拌合站操作人员为核心的缓冲预警系统,预警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波动,实现质量风险的预防和控制.结果表明,S PC对沥青用量的质量预防和控制效果最佳;对关键筛孔通过率的过程控制建立在原...  相似文献   

2.
从原材料、施工前的检测、拌合现场、悬辊过程的检测、脱模及养护等几个方面,对悬辊法预制涵管这一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对具体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从原材料、施工前的检测、拌合现场、悬辊过程的检测、脱模及养护等几个方面,对悬辊法预制涵管这一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对具体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沥青拌合站质量监控系统是在已有拌合站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利用软件工程、互联网等技术,开发了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油石比、热料仓筛分比例、关键筛孔通过率等关键指标实时监控,并对不合格情况报警。主要介绍了该系统的监控原理、主要功能,通过在项目上的实际应用,分析了其应用效果。并利用统计过程控制图对拌合站黑匣子数据进行动态分析、控制。  相似文献   

5.
孙朝阳 《公路工程》2015,(2):265-269
通过一系列力学试验探讨不同老化等级的旧料(RAP)在再生沥青混合料(RAC)实际拌合过程中的扮演模式。选取两种不同老化等级的RAP(掺量40%),按目标黏度200 Pa·s求得所需添加的新沥青用量及等级。并按黑石头拌合、完全拌合、实际拌合三种不同拌合模式,在最佳沥青用量下分别制作RAC试件。通过一系列力学试验分别求取RAC的力学参数,如动态模量、重复荷载下RAC试件永久变形量及流动数、三轴剪力强度试验摩尔库伦破坏包络线参数c、ψ值。根据数据分析并比较此两种不同老化等级的RAP在RAC实际拌合过程中所扮演的模式。结果表明,普通老化RAC完全拌合与实际拌合间力学参数的差异较小,表示黑石头现象不明显,完全拌合与实际拌合较接近;在过度老化RAC中,实际拌合试件的试验数据与完全拌合间的差距比普通老化RAC大,表示过度老化RAC在实际拌合过程中新、旧沥青间未达到充分混合,而有较明显的黑石头现象,拌合效益发挥有限。  相似文献   

6.
刘峰 《公路与汽运》2012,(1):131-134
为分析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由拌合料本身及拌合设备控制精度所导致的矿料级配变异性,利用拌合楼一个工作日逐盘出料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将拌合楼确定的生产配比作为目标值,与逐盘实际出料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AC-20混合料,收集的数据中2.36mm的通过率变化最大值为4.2%,规范要求其误差范围不得超过5%,其他控制筛孔亦有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7.
马绪强 《东北公路》2003,26(3):24-27
主要介绍了厂拌、机摊水泥稳定砂砾施工中材料的组成及拌合、摊铺、碾压过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徐明高速公路中面层高模量沥青混合料HMAC-20在主线中的应用,针对原材料控制、配合比设计、拌合楼控制、运输以及前场施工控制,详细阐述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9.
改进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方法与拌合工艺,采用RAP级配与矿料级配进行冷再生混合料级配控制,优选高性能乳化沥青进行配合比试验,并进行冷再生混合料使用性能试验研究,包括15℃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高温性能、水稳定性能、低温性能与抗疲劳性能等,验证了冷再生混合料用于高速路面下面层的可行性。采用自主研发的双层多步拌合设备进行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生产,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进行质量监测,保证了冷再生混合料质量的稳定,使冷再生混合料很好的应用于高速路面大修工程下面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拌和厂对稳定土拌合的质量控制现状,通过对原材料、场地布置、配合比和拌和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稳定土拌和厂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依据干法工艺与湿法工艺之间的差异,对广泛应用的直投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质量和配合比设计、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等环节与沥青路面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分析了影响各个过程的主要因素,并结合青海地区的气候与环境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指标与要求,对于直投式沥青改性剂在青海地区沥青路面建设中的应用与推广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在沪昆高速潭邵段与长沙绕城高速西南段的成功应用,长沙机场高速小修工程决定在部分路段进行厂拌冷再生下面层试验路。将路面废旧回收料(RAP)进行分档破碎,优选出高性能乳化沥青,采用新的室内拌合工艺、配合比设计方法以及双级配控制理论进行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其力学性能与路用性能证明,该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完全满足高速路面下面层的要求。结合室内研究结果,采用新型的厂拌冷再生拌合设备(一种多层双步拌合楼)进行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并进行有效地质量监控,保证了冷再生沥青混合料质量的稳定,使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很好地应用于机场高速路面小修工程下面层。  相似文献   

13.
目前各地均存在大量沥青混合料生产企业,但在管理及生产、监控上均存在很多问题,导致生产出来的沥青混合料质量难以控制。提出质量控制体系可以用于沥青混合料拌合站对混合料质量进行控制,也可以作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管理的依据及建设单位采购沥青混合料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将常温拌合沥青混合料替代部分热拌沥青混合料应用于路面结构层,从常温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矿料级配范围、矿料级配设计、常温沥青拌合方法、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水泥用量等方面进行配合比设计研究,并对设计的配合比进行性能验证。结果表明,常温拌合沥青混合料有较好的路用性能,同时通过工程应用效果证明了常温拌合沥青混合料作为路面结构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不同类型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节能减排效益,选择温拌剂Sasobit、Aspha-min和Evotherm,对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拌合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能耗和有害物质的排放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3种温拌沥青混合料均比普通橡胶沥青混合料更加节约能耗;在拌合过程中,除了一氧化碳外,有害物质的减排量均超过50%,施工现场均超过60%;Evotherm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节能减排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了解各种不同的喷混凝土技术所达到的质量情况,研究了Grodinge工程中喷混凝土的生产控制情况。采用湿拌法并在现场采用可移动的混凝土搅拌器拌合混凝土获得了最佳的质量,若采用工厂预拌合的混凝土,其质量变化较大;采用干拌法时,其质量变化最大。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现场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需求,开发了基于GPRS远程信息传输、数据存储、分析平台和广域网(WAN)多用户实时访问信息门户(PIP)的混凝土拌合站生产过程动态监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混凝土施工过程信息数据处理的智能化,解决了混凝土施工过程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和反馈响应及时性问题,达到了对混凝土施工过程动态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工程实际经验,对深汕大道扩建提升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路面基层质量控制关键点、沥青面层质量控制关键点及建设管理措施提升关键点进行总结梳理,分析了半刚性基层、刚性基层对市政道路扩建工程的适用性,对路面拓宽部分的水泥混凝土基层设计及施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管理、设计及施工要求,对水稳碎石材料配合比进行优化论述,同时对沥青面层材料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并提出施工机械、拌合站的优化提升建议。同时从建设管理角度提出管理优化措施,以期为同类型项目提供建设管理经验,更好的服务于交通基础设计建设。  相似文献   

19.
油石比是影响沥青混合料质量的重要因素。从矿料级配、取样均匀性、试验误差和拌合楼计量系统对不同类型混合料油石比变异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减小油石比变异性措施。结果表明:0.075mm颗粒含量与油石比变异性具有负相关性,取样测试应从摊铺机熨平板后取样,试验时应加强泄露矿粉的标定工作,应保证拌合楼计量系统的稳定和精确。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的入舱质量,对钢壳沉管E1—E4管节现场泵后的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进行取样测试,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支持向量机和贝叶斯推断,对影响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泵后性能关键参数的敏感性进行评价,同时建立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泵后性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泵送距离、弯头数量、输送时间和环境温度均与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泵后性能(入模温度、扩展度、V漏斗流动时间、L型仪H_2/H_1及含气量)存在关联性,且敏感性大小为环境温度输送时间弯头数量泵送距离; 2)经过工程实际验证,建立的支持向量机非线性预测模型和贝叶斯线性概率预测模型的精度均较高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3)支持向量机非线性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要高于贝叶斯线性概率模型,而贝叶斯显式概率模型的实用性强于支持向量机隐式模型,此2类预测模型的结合使用,成功指导了深中通道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后续管节的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