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王晓华  于明明  王朝辉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1):118-122,125,12,13
绿色生态型城市道路横断面是基于宜居城市生活的追求和能源危机的必然趋势,然而国内研究只是针对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要素的布置,在评价体系方面尚是一片空白。因此,基于城市道路横断面体现绿色、生态的影响因素,针对交通安全、降噪、空间伸缩、道路绿化、视觉美感、公众满意度、土地利用、建设投资等方面,提出八大指标评价标准;建立基于模糊重构DEA的绿色生态型城市道路横断面的优化模型;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对生态城、中心渔港和西区的典型横断面布置方案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天津滨海新区西区横断面最优,建议生态城横断面机非分隔带加大至4 m。该方法科学可靠,实用性强,可为城市道路横断面提供有效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2.
在借鉴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应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CBAM)对城市道路生态损失补偿的货币化进行计算.从城市道路带来的汽车尾气、道路占地、路面垃圾、产生的路面油污、交通噪声等直接生态损失方面入手,建立了城市道路生态损失补偿计算公式,用以计算以上5个方面生态损失的补偿价值.以北京市为例,估算出2009年北京市城市道路的生态损失补偿价值,并对城市道路生态损失补偿货币化的应用和减少城市道路生态损失的相关途径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合理评价生态型城市道路的品质,综合考虑低影响、低碳、安全、智能、美观、人性化等生态型城市道路建设理念,构建生态型城市道路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阐述;采用Vague集与物元法,提出生态型城市道路等级评价方法。经对天潼路设计方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良好,与实际相符,表明生态型城市道路评价方法合理。该生态型城市道路评价系统可用以道路设计方案的评价分析与改进。  相似文献   

4.
以往是通过城市道路无障碍单体设施的布置要求及设施数量,来反映城市道路无障碍环境的服务水平,针对如何更为有效地量化反映城市道路无障碍环境服务水平的研究较少。结合北京热点区域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布置情况,从无障碍设施系统化布置的角度,选取合适的评价因子及评价方法,初步建立评价体系,为城市道路无障碍环境服务水平提供量化衡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交通安全评价是已被国内外实践所证明的有效的预防减少交通事故方法之一,目前在我国主要应用于公路领域,为进一步推广其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应用以及相关评价方法的理论研究,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交通安全评价的应用情况,系统地对交通安全评价的方法体进行了分类,最后从基于安全的城市道路设计理论创新、针对城市道路特点的交通安全评价审查清单体系建立、运行速度预测模型、基于交通流安全的定量化评价模型以及城市道路安全评价效益研究等五方面提出了城市道路系统开展安全评价所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城市道路绿化带的角度着手,分析合理的城市道路绿化带设置给生态环境、居民生活所带来的效益,为今后的城市道路建设规划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但目前尚无较为完善的城市道路体检标准,因此构建城市道路体检评价指标体系十分必要。以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底线指标与导向指标相结合为原则,在参考了相关文件和规范的基础上,构建了由6个品质提升目标、29项体检评价指标组成的城市道路体检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全面地覆盖了城市道路的各个组成模块和建设流程。最后对评价方法、评价影响因素、评价步骤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总结形成了三点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8.
道路作为城市空间的骨架和载体,其设计需兼顾对景观的提升。从道路景观设计所需依从的理念、原则出发,分析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并提出建议性设计思路和方向,以更好地形成和谐并极富特色的道路景观和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路网络结构布局相对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论述了考虑不同城市特点的城市道路网络结构布局相对评价的意义,在分析城市条件和道路建设条件对城市道路网络综合效益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道路网相对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并以假想道路网络和实际道路网规划方案为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城市道路步行盲道品质,从参与城市道路步行空间盲道的各方探讨影响城市道路步行空间盲道评价体系的影响因素,构建多因素影响下的盲道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道路步行空间盲道作评价.选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道路步行空间盲道评价体系,经专家与视障者筛选形成包含6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重点考虑视障者被试感受对专家与视障者权重以4:6的比例综合后作为评价最终权重,指标体系涵盖规范、安全、可达、连续、舒适、美观等方面;以南京某案例实证,评价结果为2.486,盲道评价结果为较差,对比视障者实际体验和现场调查及该案例评价结果发现该评价体系具备可操作性.指标体系适用于对城市道路步行空间盲道的评价和对不同区域盲道空间质量的对比.   相似文献   

11.
王涛  陈峻 《交通与计算机》2011,29(4):99-103
根据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各个因素,建立一套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安全评价,建立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石家庄市城市道路交通进行安全评价,得到更符合实际安全现状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2.
侯丽萍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9-11,17,M0005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交通需求量也持续膨胀,使得交通拥堵成为城市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鉴于此,首先,以车道占有率和速度跃迁概率为基本指标,提出一种新的交通流状态划分方法。随后,研究了交通流参数时变特性及不同车道间的交通流特性,提出了交通拥堵状态的判定算法和指标。最后,分析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评价层次和评价体系(指标),并得到了评价特定区域内交通拥堵严重程度的城市交通行程时间指数模型。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道路交叉口绿波协调控制下车流驶出交叉口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原问题提出一定的假设,利用车流离散原理获取车辆到达系统内部交叉口进口的流量分布形式,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比较明确的绿波系统延误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路绿波控制系统延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道路交叉口绿波协调控制下车流驶出交叉口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原问题提出一定的假设,利用车流离散原理获取车辆到达系统内部交叉口进口的流量分布形式,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比较明确的绿波系统延误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路建设与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明太 《路基工程》2008,(3):161-162
论述了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在道路建设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应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指出如何降低或消除道路建设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当今道路工程建设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应建立科学严格的道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理城市道路建设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关于经营城市道路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市的城市道路管理现状及其改革发展为例 ,引入经营城市道路的理念 ,探讨经营城市道路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上海市青浦区为对象,对生态城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生态城区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生态城区评价指标表明,青浦区目前的生态化程度一般,处于Ⅲ级水平,城市结构、功能及协调指标均有待进一步提高。最后给出了青浦建设生态城区的主要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多,城市现有停车位供应严重不足,以及国家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将停车场建设与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对海绵生态停车场的定义及海绵生态停车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阐述。以武汉市东湖落雁东海绵生态停车场示范项目为建设实例,介绍了停车场建设目标、海绵设计理念及具体施工工艺,并对海绵生态停车场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杨亚莉  刘清平 《公路工程》2008,33(1):150-153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成为一个日趋严峻的问题,建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交通安全的现状,分析了交通系统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各种因素:道路、车辆、驾驶员、交通环境、交通管理等等。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共同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构成一个道路交通体系。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方法,并结合已有的数据和模型提出了适合目前国内交通现状的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以模糊数学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为基础,通过模糊评价模式计算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间的权重系数,从而得到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综合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成为一个日趋严峻的问题,建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交通安全的现状,分析了交通系统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各种因素道路、车辆、驾驶员、交通环境、交通管理等等.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共同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构成一个道路交通体系.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方法,并结合已有的数据和模型提出了适合目前国内交通现状的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以模糊数学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为基础,通过模糊评价模式计算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间的权重系数,从而得到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综合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