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港口装卸     
《港口科技动态》2006,(1):39-40
上海港去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808万标准箱,宁波港货物吞吐首次突破2.5亿吨,秦皇岛港提前20天完成全年生产计划,黄骅港二期工程仅用346天实现达产,货物吞吐量突破8000万吨日照港居全国沿海港口第十位,南通港吹响亿吨大港进军号去年吞吐量超过8300万吨增幅15%,扬州港吞吐量首次突破千万吨。  相似文献   

2.
京生 《港口科技》2008,(1):43-44
2007年前11个月,无锡港共实现投资5.011亿元,提前完成了年度目标。 2007年年底,无锡港将完成投资5.5亿元,实现货物吞吐量1.32亿吨,首次突破1亿大关;实现集装箱吞吐量28.37万TEU,同比增长127%,增长幅度江苏省领先,无锡港将完成货物吞吐量1.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2万TEU,跨入了港口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2006年长江干线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8亿吨,外贸货物吞吐量94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380万TEU,同比分别增长19.4%、20.6%和40.9%。引航船舶28261艘次同比增长10,1%。继苏州港、南京港之后。南通港成为长江干线第三个亿吨大港。[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据快速统计显示,2005年深圳港货物吞吐量达1.53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3.4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06亿吨,增长20.20%;集装箱吞吐量1619.71万标箱,增长18.61%;进出港旅客368.66万人次,增长6.85%。深圳港进出港船舶25.8万艘次,增长17.35%,其中引领船舶进出港21003艘次,增长14.38%。  相似文献   

5.
深圳港2007年集装箱又上台阶——吞吐量达2110.37万标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2007年1月至12月,深圳全港货物吞吐量达19993.7万吨,同比增长13.6%,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535413万吨,增长20.8%;集装箱吞吐量211o.37万标准箱,增长14.3%。全年进出港船舶29.84万艘次,同比增长13.95%,其中引领船舶靠离港24335艘次,增长713%。据初步测算,深圳港2008年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2.18亿吨、2300万标准箱,同比将增长10%左右。  相似文献   

6.
据最新统计数据,2004年上海港(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79亿吨,与2003年同比增长19.896,超过了荷兰鹿特丹港(约3.54亿吨),首次成为仅次于新加坡港(3.88亿吨)的世界第二大货运港口。2004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455.4万TEU(标准箱),与2003年同比增长29%,居香港、新加坡港之后继续列世界第三。  相似文献   

7.
今年1至9月份深圳全港货物吞吐量达14561.14万吨,同比增长13.1%,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1124.69万吨,增长21%;集装箱吞吐量1534万标准箱,增长14.08%。9月份,集装箱吞吐量达205.27万标箱,创单月历史新高,与上年同比增长15.58%。国际班轮周班航线增至183条。进出港旅客314.87万人次,增长10.1%。进出港船舶21.65万艘次,增长10.8%,其中引领船舶靠离港17988艘次,增长6.9%。据测算,深圳港2007年全年货物吞吐量将达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达2100万标箱,旅客吞吐量将突破400万人次。  相似文献   

8.
10月15日,交通部综合规划司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9月,上海港当月货物吞吐量为4030万吨,宁波—舟山港首次以4084万吨冲高,超过了上海港。以1~9月累计,上海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3.665亿吨,为去年同期的104.6%,宁波—舟山港吞吐量达3.533亿吨,为去年同期的114%。从上述数据中,敏感的业内人士已经发现,宁波-舟山港的排名已与上海港靠近,不仅同步站在了月吞吐量4000万吨的平台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上升1.8% 8月份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287万TEU,环比下降2.7%。1至8月份累计集装箱吞吐量2232万TEU,同比上升3.4%。但与同期的上海港2343万TEU相比,新加坡港落后111万TEU。1至8月份新加坡全港货物吞吐量已达3.87亿吨,同比上升5%;其中集装箱货量达到2.33亿吨,占整体货物量的60%。  相似文献   

10.
《水运文献信息》2004,(9):16-16
在过去几十年中,韩国船队的吨位从20世纪60年代的12万吨猛增至1300万吨。港口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2002年货物吞吐量达9.4亿吨,尤其是釜山港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三位。  相似文献   

11.
香港——亚太地区的物流和航运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科技》2006,(8):21-21
香港是亚洲首要的国际转运和物流中心,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集装箱港口。2005年,香港港创造了又一个集装箱吞吐量的记录,达到了2243.0万TEU(twenty—foot equivalent unite)。仅次于新加坡港的2319万TEU,在世界集装箱港口中排名第二。当年,接靠、离港的各类船舶达到460000艘次,装卸货物吞吐量2.28亿吨,排名世界港口第八位,旅客吞吐量2100万人次。我国华南地区的集装箱高达76%通过香港港装运。  相似文献   

12.
《港口科技动态》2004,(12):31-32
截至11月26日,江苏镇江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4001.3万吨,首次突破4000万吨货物吞吐量大关,实现历史性跨越。港口外贸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也分别完成716.5万吨和14.11万标箱,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3.62%和16.7%,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3.
常亮 《港口科技》2007,(1):44-44
1月4日,记者从上海市港151管理局获悉,2006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完成约5.374亿吨,高于世界第二位的新加坡港约9000万吨,稳居世界第一大货港地位。  相似文献   

14.
外资的中国港口投资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迪 《中国水运》2006,4(7):36-37
近年来,伴随亚太地区特别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港口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亚洲乃至全球航运业繁荣兴旺的引擎。2005年我国港口吞吐量达到49.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580万标准箱,10个港口跻身世界亿吨大港行列,上海港吞吐量达到4.43亿吨,跃居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深圳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00万和1618万标准箱,分别跃居世界第三和第四位。中国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由港口大国进入港口强国。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5亿吨,增长16.34%,位居世界港口第五位;集装箱吞吐量为468万TEU,增长41.5%。南沙港区投产后第一个完整年度就突破100万TEU,达到108万TEU。随着周边港口的繁荣发展和崛起,未来五年广州港吞吐量和发展将如何变化?现根据广州港的实际情况和未来规划,我们简要地对广州港未来5年吞吐量进行预测,以求探索和把握其发展规律。然而,对港口吞吐量进行预测,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它是制定港口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依据,要对它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并不容易。因为它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港口能力、市场份额等众多不确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上升6.16%5月份新加坡港的吞吐量达到257.187/TEU,环比上升4.8%。前5个月的吞吐量达到1210.01万TEU,同比上升3.7%,比上海港同期吞吐量减少59.49万TEU。5月份新加坡港的货物总吞吐量为4480万吨,同比上升7.7%。其中,燃油出口量为360万吨,同比上升4.4%,环比上升11.5%。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广州港生产、建设和发展再创佳绩。广州港2007年货物吞吐量突破3.4亿吨,继续保持全国第三、世界第五;集装箱吞吐量突破920万TEU,位居全国第五位。在港口建设方面,南沙港区二期工程6个10万吨集装箱泊位顺利投产,广州港出海航道浚深至-15.5米,满足10万吨级船舶进出港口,确保了自2005年以来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增幅连年全国第一,实现了河口港到大海港的跨越,提升了集装箱干线港的地位,为广州和广东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7.1% 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影响,12月份新加坡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只有210万TEU,同比大幅下跌14%,这已经是连续两个月下跌。2008年全年的吞吐量为2990万TEU,比2007年依然上升7.1%,虽然未能突破3000万箱的大关,但仍稳居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这也是连续四年排名首位。该港2008年全年货物吞吐量5.15亿吨,同比上升6.5%。  相似文献   

19.
艾穗 《中国海事》2008,(8):67-69
拥有两千年历史的广州港,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商贾巨富纷至沓来,云集至此。如今的广州港以货物吞吐量3.4亿吨的强劲实力,在2007年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排行榜上居第5位;集装箱吞吐量达926万标准箱位居全国第五位,世界第十二位。  相似文献   

20.
2006年,连云港港生产持续增长,吞吐量再创新高。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7232万吨,其中12月份完成621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44%;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0.2万标箱,其中12月完成13.1万标箱,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