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业新闻     
《汽车与安全》2010,(6):9-9
我国专用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我国专用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近十年来载货汽车专用化率上升迅速。2009年全国生产专用汽车164.77万辆,占当年全部载货汽车生产量的比例达到55.68%比2000年提高了28.7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专用汽车发展趋势研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 专用汽车是自卸车、半挂牵引车、半挂车、厢式车(含客厢式和货厢式)、罐式车、起重举升车、特种结构车、仓栅车等专用载货汽车及专用作业类车辆的统称,它广泛服务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从国外汽车工业的发展来看,载货汽车专用化的发展趋势比较明显。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的专用汽车保有量占载货汽车保有量的50%,如今已增至70%~80%,而我国目前这一比例则较低,大体在百分之三十左右,可见我国专用汽车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3.
韩林 《汽车与配件》2007,(35):42-44
专用汽车发展现状及区域布局 我国专用汽车产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目前专用汽车产量占载货汽车总产量的40%左右,接近5000个产品品种,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范围涉及交通、城建、环卫、市政、石油、化工、卫生医疗、银行、军工等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行业。专用汽车既有汽车的机动灵活。又具备各种专业特性,用途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4.
建国60年以来,我国专用汽车产业在近50年的发展过程中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用车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7年底,公告内专用汽车(不包括客车)生产企业已达850家,专用汽车品种接近5000个,年产量超过70万辆,占全部载货汽车生产量的40%.  相似文献   

5.
自2000年以来,在国家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国内专用汽车市场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发展格局。然而自2005年以来,受国家宏观调控、国家治理整顿汽车市场及煤炭市场以及市场大环境持续走低等因素的影响,与国内载货汽车市场一样,国内专用汽车市场在低速、平稳中走过了2005年。  相似文献   

6.
1994年中型载货汽车在汽车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下,产销基本保持1993年水平,在整个汽车市场中仍起着“大盘”稳定的作用。1995年中型载货汽车市场仍将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企业面临的机遇小于困难,汽车市场的需求资金供给不足。预测1995年汽车市场需求量约为145万辆,下半年中型汽车市场有可能好转,但中型载货汽车市场份额将减少到24% ̄25%,产销量可达34 ̄35万辆。中型汽车价格保持稳定,载货汽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汽车市场运行规律,专用汽车制造企业现状和市场需求量预测,以及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几方面阐述了汽车将持续快速发展,指出了影响专用汽车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了“九五”期间专用汽车生产与发展的热点,提出了促进专用汽车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汽车的使用、生产和进口的情况入手,系统地阐述了我国汽车总体消费,以及重、中、轻、微、轿车,汽车载货汽车、柴油载货汽车,私人汽车、交通运输部门汽车与各地区汽车的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揭示了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状况。指出,我国汽车市场的世界地位和作用,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和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西欧载货汽车特别是中、重型载货汽车(即GVW≥6t的载货汽车)市场一贯是世界各生产厂商争夺的热点之一。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西欧各国公路货运政策环境正在逐步走向一体化,载货汽车的市场消费结构也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它们对西欧各国特别是5个主要国家(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载货汽车市场特征必然产生较大的影响,出现了新的特点。 1.市场需求多极分化 总体上讲,在西欧各国,载货汽车只占各国商用车辆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用汽车产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目前专用汽车产量占载货汽车总产量的40%左右,接近5000个产品品种,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范围涉及交通、城建、环卫、市政、石油、化工、卫生医疗、银行、军工等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行业。  相似文献   

11.
永劲 《汽车情报》2005,(1):24-29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专用车市场也得到迅速发展,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对满足国内各种需求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专用车市场的发展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汽车工业的飞跃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据有关资料分析,2000年,我国上目录的专用车企业756家。其中有代表性的,像生产厢式汽车的企业有489家,生产罐式汽车的企业有253家。2000年,一共生产和改装了专用汽车167561辆,同比增长12.2%,2001年各类专用车的生产达到20万辆以上,同比增长2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专用汽车产业集群现象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林 《城市车辆》2008,(1):34-39
我国专用汽车产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目前专用汽车产量占载货汽车总产量的40%左右,接近5000个产品品种,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范围涉及交通、城建、环卫、市政、石油、化工、卫生医疗、银行、军工等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行业。  相似文献   

13.
盛太莲 《汽车情报》2007,(32):16-21
一、前三季度国内轻卡产销形势分析 1.前三季度国内轻卡对载货汽车市场贡献度依然在半数以上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统计,2007年前9个月,国内载货汽车完成产销1499605辆和1485103辆(含非完整货车),同比双双呈现快速增长,增幅分别达到23.09%和22.87%,其中轻卡产销完成845293辆和833197辆,同比分别增长19.83%和18.7%,对载货汽车市场贡献度达到56.10%,同比下降1.97个百分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一、载货汽车市场发展综述 2月份,载货汽车总销量虽然受春节长假和南方雪灾的影响环比出现一定下滑(2月15.44万辆,1月16.60万辆,环比下降7.01%),但是与2007年同期相比,依旧保持了很快的增速(31.30%)。除中型载货汽车市场外,重、轻、微型货车市场均保持稳定增长,其中重型载货汽车市场销量的增幅又有了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2001-2003年我国专用汽车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从下文的统计数字看,在这3年中专用汽车产量的增长率分别达到32.0%、58.0%和34.3%;从而使专用汽车产量占载货汽车产量的比例,从2000年只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大力发展专用汽车生产,致力于专用汽车的研究,扩大专用汽车使用范围,以利于各种货物的运输及特殊作业.国外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专用汽车社会保有量占载货汽车保有量的比率都在50%以上甚至70%. 在欧洲,专用车企业与底盘生产企业是纯粹的客户关系,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自由选择各底盘企业的专用汽车底盘,发展自己的系列化专用汽车.欧洲专用车企业的产品线一股都很窄,无论是整车企业还是零部件企业,以一种产品打天下,成为世界第一、全球最大的比比皆是,专业化、规模化是欧洲专用车产业最主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韩林 《汽车情报》2008,(3):11-13
我国专用汽车产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目前专用汽车产量占载货汽车总产量的40%左右,接近5000个产品品种,己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范围涉及交通、城建、环卫、市政、石油、化工、卫生医疗、银行、军工等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行业。专用汽车既有汽车的机动灵活,又具备各种专业特性,用途十分广泛。2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尤其是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通过“八五”、“九五”、“十五”规划的贯彻实施,专用汽车产品和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基本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专用汽车行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近几年来,我国专用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目前我国专用汽车产量占载货汽车总产量的40%左右,有接近5000个产品品种,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我国专用汽车产品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专用汽车产品相比已基本  相似文献   

19.
《中华汽摩配》2005,(3):24-24
汽车零部件市场一般来说分三个部分,一是专为整车配套的OEM市场.第二个是零部件出口市场,第三个是售后服务市场。我国目前汽车零部件市场主要分为配套市场和售后市场两部分.配套市场即OEM市场主要为整车企业服务.OEM市场的企业约占零部件企业总数的20%,售后服务市场主要为汽车维修保养提供配件服务,售后市场的企业约占零部件企业总数的80%。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体制、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型载货汽车主导国内汽车市场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型载货汽车市场应寻找市场需求的新生长点,即中型载货汽车的专用化、农村化和中型载货汽车市场的国际化。1998年宏观经济环境较好,但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要减弱。1998年中型载货汽车消费将进一步向个体消费转化,出口力度有所加强。汽车消费政策的出台将对市场需求产生影响,但总需求仍呈下降趋势。预计需求量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