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地铁车门门扇再装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装配尺寸链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再装配工艺的因素,采用合理的调整措施,恢复门扇再装配精度。  相似文献   

2.
乘客上下车时,拥挤的人群对地铁列车车门门扇的挤压易导致门扇的弯曲变形,甚至引起列车车门的机械零部件损坏。以某型号地铁车辆塞拉门为研究对象,建立门扇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施加拥挤人群对门扇的挤压力和冲击力,对门扇进行变形仿真分析与模态分析,找出了门扇变形严重区域与共振频率,为门扇的优化设计和避免车辆与门扇的共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6 300 mm大开度车门门扇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识别大开度车门门扇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艺技术要点,指出大开度车门门扇制造过程中焊接、粘接、固化、检查校验等关键工艺的难点和相关工艺参数,为保证大开度车门门扇的制造质量提供了可靠的工艺方案,并为今后大开度车门的生产制造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数据。  相似文献   

4.
李文彪  陈建芳  刘欣 《铁道车辆》2023,(2):64-67+97
高速动车组运行时,塞拉门会受到雨雪和冷凝水冰冻的影响。门系统部件受到冷凝水影响时会无法正常动作,为适应高速动车组低温环境的运行需求,塞拉门门扇需提升隔热性能,降低冷凝水对塞拉门各部件的影响。文章分析了高速动车组塞拉门门扇结构,通过对塞拉门门扇内部空腔填充聚氨酯发泡材料、门扇上的中空夹层玻璃采用LOW-E玻璃、玻璃中空层填充氩气、窗框和门板之间选用断热桥型材等措施对塞拉门门扇进行了改进。对改进后的塞拉门门扇进行了ANSYS有限元仿真分析以及隔热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塞拉门的传热系数降低了15.4%,隔热性能大幅提升,能够满足高速动车组低温运行需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适用于轨道车辆门扇且有效的无损检测及修复方法,文章分析了门扇的结构及潜在缺陷,通过试件测试验证了敲击检测和激光剪切散斑检测方案的适用性,制定了不同等级脱胶缺陷的检修评价标准,并制定了相应的缺陷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6.
采用理论分析与ADAMS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某鼓型地铁车辆客室塞拉门的运动学规律及影响其关门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由车门长导柱与携门架轴承之间摩擦系统的改变而引起的摩擦力变化对车门关门性能的影响不是很大;车门门扇运动轨迹对车门受力的影响较大,为了保证车门关门准确性,车门塞拉角误差应不大于2°;车门门扇外摆最优安装尺寸的公差范围是0~-2mm;车门密封尺寸是车门密封要求中最重要的尺寸,其误差应尽量控制为零。  相似文献   

7.
城轨车辆LS型锁闭机构外挂密封门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城轨车辆LS型锁闭机构外挂密封门的结构和原理,从门扇占用空间、乘客拥挤受力等方面对其与外挂移门和塞拉门进行了分析比较,归纳了该门的特点,为车门选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研制的防淹门结构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和钢板的复合结构形式。采用预制梁载荷试验和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分别对该复合结构的承载力及变形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钢纤维混凝土-钢板门扇结构设计合理,可同时满足人防荷载和水压力荷载要求,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虚拟装配技术是提升轨道车辆大尺寸部件装配精度并进行尺寸控制的有效方法。文章针对某地铁车辆司机室,利用高精度三维扫描仪获取骨架与头罩两个子装配体装配面的三维形貌图,采用最佳拟合对齐、平面对齐和手动对齐三种方法进行虚拟装配,得出装配间隙和垂直面差。结果显示,在设置10 mm偏置(粘胶厚度)情况下,采用最佳拟合对齐法的装配间隙分布在4.906~17.156 mm,垂直面差分布在4.807~6.374 mm。而采用平面对齐法时,部分区域装配间隙为负值,这表明装配存在干涉。通过手动对齐法对子装配体进行平移或旋转后,又可避免装配干涉,且装配间隙分布在4.654~16.519 mm,与最佳拟合对齐法基本一致,证明了不同对齐方法虚拟装配结果的自洽性。对该司机室骨架和头罩进行实物装配,装配间隙偏差较大的区域与虚拟装配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虚拟装配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动车组端部区域隔声性能提升需求,针对内置式侧拉门和外端拉门结构,分别采用门扇内部填充结构优化和门系统密封结构优化的方法提升两种门型的隔声性能,通过试验验证了两种方法对车门隔声性能提升的有效性,为结构优化后车门结构的批量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CRH2型和CRH380A型动车组气动侧拉门有着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的优点,但存在车门功能比较单一,硬件升级困难,越来越不能满足列车智能化的需求。文章基于原CRH2型动车组侧拉门的关键技术,重新设计了气动门的车门控制系统,并在原气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门控器等电气部件,通过电子门控器控制气动门的开关门动作;优化了车门的设计结构和控制逻辑,增加了网络通信、故障诊断和下载等功能,消除了既有气动门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功能单一问题。通过台架试验表明,车门达到了设计要求,保证了列车高速运行时的安全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飞速发展,站台门得到广泛运用,其设计工作量以及业主对站台门BIM(建筑信息模型)设计需求与日俱增。为了提高设计质量与效率,研究站台门系统结构组成、安装设计工艺与模型特征参数,利用遍历命名技术与基于模型特征化的三维设计技术,开发了站台门参数化三维建模软件。实现了站台门参数化建模和自动装配,提供了可视化模型,并在5 min内响应设计方案,为站台门BIM设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HXD3型机车在运行途中发生车顶门锁闭保护失效故障,分析HXD3型机车车顶门的开启、关闭逻辑控制顺序,探讨检修修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止车顾门锁闭不与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某型号双开塞拉门的结构、功能、工作原理,并分析各部分结构关系。根据用户特殊要求,选择开度较大的塞拉门系统;同时采用塞拉门系统和残疾人坡道装置相连的设计,使设计更具有人性化,该塞拉门特点决定了采用双开外摆式塞拉门;为满足强度和平面度以及隔声性能的要求,门板材料采用铝合金框架、铝蜂窝、面板的三明治组合结构。  相似文献   

15.
客车自动关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客车自动关门机的发展过程、各式关门机的结构特点及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站台门系统的可维修性、降低故障维修时间和维修成本。设计以4G网络为载体、诊断维护服务器为核心、信息安全传输为关键的网络架构,实现对地铁站台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监视、故障诊断和维护,满足跨区域异地监控站台门系统各功能的运行状态。对发生的故障进行维护管理与决策,同时根据故障数据,诊断出故障原因,并生成指导性维修预案,从而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现场故障的维修效率,代替人工完成对站台门系统的监控与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17.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门与列车之间的间隙中存在滞留乘客、造成乘客人身伤亡的危险性,由于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无人驾驶过程中,没有值乘人员对列车运行装置进行直接监控,必须由系统替代司机自动判断该间隙中是否有乘客滞留。简要叙述站台门间隙探测装置的现状,对站台门间隙探测和列车运行互锁方案进行分析,并对无人驾驶地铁线路的应用解决方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简要阐述了鼓型地铁车辆车体门立柱,门洞宽度、高度、对角线和车体平面度误差对门系统安装的影响,从门系统安装的角度提出了车体门洞各误差的允许值。  相似文献   

19.
客室门是地铁列车上使用非常频繁的设备,也是故障率较高的部件。客室门远程诊断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可以实现实时监测门系统电机、门控器以及锁闭结构的工作情况和工作参数;并通过智能故障分析手段,预测车门系统故障;在车门系统未进入故障时提前检修和排除亚健康问题,降低门系统的故障率,提升门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地铁站台屏蔽门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屏蔽门系统的构成、功能及与地铁车辆的接口,分析了屏蔽门与车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给出了屏蔽门各参数及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