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港口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近年来,笔者曾到巴西、荷兰、比利时、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考察学习,当地港口建设和管理的一些做法有利于严肃规划、加快建设、节省投资,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一、国外先进港口建设的特点1.高度重视岸线管理和港口规划海岸线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港口建设的投资巨大,一旦建成便难以改变。虽然各国国情不同,采取的建设组织形式也相差甚远,但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岸线的使用和港口规划。巴西人口稀少,海岸线长,可供建设港口的岸线充足,但港口的建设规划必…  相似文献   

2.
港口在世界经济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快速发展的港口经济也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根据“十四五”规划的要求,“双碳”是我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建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港口将是未来的主流趋势。本文从绿色港口的运营管理、绿色港口的技术创新和绿色港口发展战略三方面对绿色港口建设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并为未来绿色港口的建设发展提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 在刚步入21世纪之际,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国家对港口再次进行了重大改革,将沿海和内河主要港口下放地方管理,并同时配套改革港口计划、财务管理体制等有关方面,为港口在新世纪的发展确立一个新的管理体制。在新的管理体制下,如何发展和管理港口,是一个当前迫切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港口建设 港口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建设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港口建设任务主要靠政府承担,对码头建设实行审批制,在什么地方建、建多少、由谁建、怎么建等等都要经政府部门审批,这主要是由国家对项目管理的计划体制决定的。同时还可能考虑到港口是国家的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港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绿色生态港口是新一代港口的主要模式,也是建设第五代港口的重要指标。分析绿色生态港口的内涵、绿色生态港口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我国绿色生态港口建设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在借鉴欧美等国际先进港口环境保护、绿色生态港口建设经验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形势下我国绿色生态港口的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各国港口投资体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港口投资体制经历了几次变革,80年代中期后,开始下放港口,实行“以港养港”的财务体制,国家一般只对个别重点港口建设项目给予投资。港口企业生产基本上依靠自我积累和银行贷款以及一定数量的外资。港口建设资金短缺,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债务负担沉重,港口建设面临困境。因此,对我国港口投资体制进行调整,使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势在必行。 一、一些国家和地区典型港口投资体制 由于对港口功能、地位认识的不同,各国港口建设从其不同的经济体制和国情出发,实行不同的港口投资体制。 1.英国、中国香港 英国是较早进行公…  相似文献   

6.
一、港口民营化 80年代以来,世界集装箱运输迅猛发展,集装箱船舶向大型化发展,对港口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码头的建设,特别是集装箱码头的建设与发展所需的资金特别庞大,单纯依靠港务局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因而导致港务局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由于港口由国家经营,体制僵硬,管理和服务较差,工作效率低,加上投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回报率低,所以银行和投资机构都不愿意投资港口业,形成了巨大的资金缺口。面对20世纪末汹涌而来的集装箱运输浪潮,单靠港务局自身无法完成其改造和升级,此时,港口民营化便成了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生态港口,是指既能满足环境要求又能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港口。讨论了生态港口的内涵,分析总结了国际先进港口的生态保护措施及生态港口建设经验。对我国生态港口现状进行分析。从港口发展模式的改变、生态港口的规划与建设、港口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探讨了生态港口的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我国港口业虽然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但增长势头正在放缓,港口经营和发展的压力不断加大。此外,土地、岸线、水域资源的约束不断加强,节能减排、安全管理及信息化水平、集疏运体系等深层次问题为港口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挑战。这些都对我国港口业加快转型发展提出了现实要求——7月3日,沿海港口企业联系机制第三次会议在厦门召开,上海港、广州港、河北港口集团等沿海主要港口企业围绕"港口结构调整"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会议认为,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我国港口增长势头放缓,加快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吴淑 《水运管理》2014,(8):12-14
分析世界港口发展趋势、我国港口总体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提出我国港口转型升级的应对策略:完善港口功能体系,加快现代化港口建设;转变港口发展方式,提高港口业务的附加值;发展多式联运,完善港口物流体系;提高港口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信息互联、互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绿色港口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 最近,各地对港口进行了新的体制改革,我国港口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港口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对促进港口的新发展无疑是很有帮助和启发的,本文就十个主要关系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港口是国家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对外贸易的运输通道,又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在港口的发展问题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都十分关心和重视。建国以来,我国港口通过能力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为缓解港口对经济的制约,港口的建设以中央政府为主,地方政府为辅。港口实行属地化管理后,地方政府负责港口的人、财、物,港口建设将以  相似文献   

11.
舒洪峰 《中国港口》2006,(12):26-28
中国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后,港口管理体制下放,充分调动了地方发展港口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各地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港口发展计划,中国港口建设步入了一个高速建设时期。但是,由于港口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港口的建设和发展不仅要求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与优越的经济区位,同时也要求雄  相似文献   

12.
0引言随着全球航运业的快速发展,现代港口呈现布局网络化、业务物流化、格局港城一体化、管理信息化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港口必须全面实现信息化。当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港口信息化建设,国内港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积极发展港口信  相似文献   

13.
港口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也要求了发展智能交通。但面对着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我国部门与港口的各自为政,我国“数字港口”研究突显不足,“数字港口”建设也缺乏规划和统筹,本文从现状出发,分析我国“数字港口”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参照我国当前状况,提出“数字港口”概念和“数字港口”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的特征和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都与港口经济有着多方面直接的联系。我国应选择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模式,坚持实施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并在港口经济的发展中予以落实。  相似文献   

15.
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交通管理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是交通运输的枢纽,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水上交通的发展,在我国的一些港口建立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是势在必行. 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交管系统的研究工作,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寻找出我国港口交通的一些特点.本文提出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议,供航海界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柯冰 《世界海运》2009,32(8):44-46
《世界海运》就本期主题,与素有中国港口管理界“教父”之称、首届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获得者常德传,大连海事大学孙光圻教授探讨当前中国特色港口软实力的建设模式,剖析港口发展的内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一、港口建设管理新形势的主要特点1.港口经济发展迅猛,要求港口建设跨越式发展近10年来,中国港口生产屡创新高,对港口通过能力、港口布局及功能调整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按照交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我国“十五”期沿海港口将建设深水泊位140个,其中集装箱泊位50个,新  相似文献   

18.
李绪斌 《中国港口》2012,(7):55-56,50
<正>自200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沿海省市和港口地市党委、人民政府,统一港口发展认识,调整港口发展思路,完善港口发展规划,整合港口发展资源,理顺港口发展关系,加强港口发展管理,实施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使港口建设和发展实现了跨  相似文献   

19.
徐杏  郝军 《中国港口》2014,(2):1-3,12
<正>一、我国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世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对港口的管理和指导。我国港口管理体制三次重要改革,是不断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产物。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实行全国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因此,五十年代后期,沿海主要港口均归中央统管。此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港口一直由中央管理,实行"政企合一,港航一体"的管理体制。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求下,原有的港口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我国政治、经济改革发展的需要,我国港口管理体制开始步入不断改革完善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朱峰 《中国港口》1995,(5):37-38
<正>目前,沿海港口对储运管理模式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实行储运专业化管理,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采取“储装合一”模式,适当发展相对专业化储运,是一种理想的港口储运管理模式。 一、储运专业化管理及其局限性 港口储运专业化管理,是指在港口装卸生产中,根据港口生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对全部进出港货物的仓储和运输,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港口储运专业化管理,有利于合理利用港口生产要素,提高港口整体管理水平,保证大规模生产作业的科学合理组织,同时,可以为港口功能和进一步拓宽创造条件。 我国港口基本上没有储运专业化管理模式,储运专业化管理在我国港口呈现以下局限性。 首先,港口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储、运、装必须“三位一体”。储、运、装三个环节的任何一个环节若独立存在,则会增加环节间的协调工作,延长作业时间,影响装卸效率。其次,港口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继续以放权为主。因此,储运专业化管理模式的有效运转,是港口的宏观管理难以保证的。再次,储运专业化管理不适应港口长远发展的要求。随着港口建设的发展,不可能在每一个新建的泊位后方都建设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专业储运货场。 二、储装合一模式及其利弊分析 储装合一模式是指在港口生产中,将港口的仓储、运输和装卸三个环节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