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挺潮 《水运管理》1998,(12):42-44,33
香港是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枢纽港,是全球重要的航运中心。香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对于内地港口,尤其是对正在建设航运中心的上海港,很有借鉴作用。下面就香港近年海运集装箱货物作一分析,以便从中了解香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过程及其与内地港口的关系(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2.
去年底,我参加了市港口局组织的赴香港学习考察团,学习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先进经验。期间,分别到香港经济发展及劳工局(及所属的香港海事处)、现代货箱码头公司和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公司进行了交流学习,并参观了香港海事处指挥中心、码头调度中心和装卸作业现场。通过考察学习,增加了对香港作为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港的感性认识,认识到要认真学习香港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依  相似文献   

3.
吕航 《中国船检》2005,(1):44-47
在国内,无论是国际航线数量、航班密度,还是集装箱吞吐量,深圳港均名列前茅;在国际同业中,无论从船公司、货代、码头的技术设备等硬件,还是从码头操作效率、口岸环境和经营管理手段讲,深圳港口业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于与香港位置较近,深圳港口更接近内地货源且价格较低,无可避免地会对香港的港口货运量产生分流作用,业界遂产生了深圳港口业务威胁香港港口的说法。而香港竞争力的问题,近来也一再为经济界所关注,珠三角地区的港口经营乃至投资,无一例外地要对外宣称不会影响到香港。那么香港的港口业真的敏感到如此地步了吗?  相似文献   

4.
罗刚毅 《水运管理》1999,(12):32-34
深圳地处我国南大门,西邻珠江口,东濒大鹏湾,南接香港,拥有盐田港、蛇口港、赤湾港等天然的深水良港,是我国联结海内外重要的交通枢纽。这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深圳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内地经济的持续发展,深圳港已逐渐成为华南地区除香港之外的另一个国际中转港。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包括香港港口和深圳港口两个国际中转港的格局已初步形成,深圳港对香港航运中心的补充作用已为业界认可,并且也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深圳航运业已初具规模经过15年的建设,深圳的航运业已初具规模。1996年、1997年深圳…  相似文献   

5.
得益于中国大陆经济的高速增长,香港已成为世界第八大贸易地区和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1995年,香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253万TEU,比1994年增长13.4%.进出香港的货运量中65%以上来自或运往中国大陆.而在大陆各省市往来香港的货物中,大约40%来自或运往广东省.香港港口的成功经验可资民营化港口借鉴香港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不仅是因为它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深水良港和战略要冲地位,而且是因为它以高效率和可靠性吸引住大批航运公司成为其长期顾客.香港的港口设施主要地由私营企业投资、建设、拥有和经营.在世界所有主要港口中,唯有香港不由港务局来经营.由此而使私营企业的商业技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并使官僚主义减少到最低程度.目前在世界各大港口掀起的民营化浪潮也证明了香港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的.早在150年前,港英当局为了构筑贸易中心,就通过拍卖地块来筹集资金.绝大部分滨水地块被贸易商买下来建设仓库和货栈.从此,私营企业就一直被允许投资、设计、建造和经营港口基础设施的关键部分.根据这项政策,港英当局对于通往码头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资助.私营企业的经营业务绝少受到行政干预,并且完全可以自由定价.随着港口业务量的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6.
马仕本 《珠江水运》2002,(10):27-27
6月28日,广州港始发的第一条至美国西部的国际集装箱干线班轮在广州新沙码头正式启航。至此,广州港终于有了自己的欧美班轮航线。广东港口以时效和成本优势再次向香港港口发出了挑战。 以低价谋求市场 从广州出发运往美国的货物不必经过深圳或香港中转,不必再受中途耽搁时间之苦,而且成本大大降低。据中外运集装箱公司的高层人士透露,在广州市发出一个远洋标准集装箱,如果不计海上运费,到香港中转费用约1600港元,如经……  相似文献   

7.
一、香港的市场定位 2005年香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60.2万TEU,比2004年增长2.8%;其中重箱吞吐量为1845.3万TEU,比2004年增长3.2%。近年来香港的中转功能不断加强,海运与河运之间的中转重箱吞吐量稳步上升,占重箱吞吐量的比重不断提高,自2003年开始已超过重箱吞吐量的一半。加上水运与陆运之间的中转,香港已成为以中转为主的集装箱港口。  相似文献   

8.
上海港超越香港,位列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 2007年6月份香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5.9万TEU,虽比去年同期大升18.8%,但上半年的吞吐量仅上升了2.5%至1155万TEU;而上海港同期的吞吐量达到1251万个TEU,增幅24%,这意味着上海港正式超越香港,仅次于同期处理1347万TEu的新加坡,晋身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  相似文献   

9.
7月份香港集装箱吞吐量创今年单月最高纪录 根据香港港口发展局的统计,7)1份香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17万TEU,同比上升2.4%,高于7月份新加坡港194万TEU的吞吐量,但是低于上海港227万TEU的吞吐量。由于中国商务部7月份执行出口商品调整退税措施,不少出口厂商赶在6月份安排出口,导致相当数量的集装箱受航班编排影响,滞留在码头货场,加大了7月份港口装卸作业的强度。  相似文献   

10.
香港与新加坡、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差距拉大 5月份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8.2万TEU,同比下跌3.5%,月度吞吐量连续第三个月下跌。1~5月份集装箱吞吐量累计为944.5万TEU,同比下跌1个百分点。与全球前两大集装箱港口相比,今年1~5月份新加坡、上海的集装箱吞吐量均超过1000万TEU,新加坡港的吞吐量累计上升14.4%至1079万TEU,  相似文献   

11.
<正>香港是现今世界上最具自由和最有活力的经济中心之一,是亚太地区商业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空枢纽和世界最大的货柜港。在香港回归祖国一周年之际,我考察了香港港口,对香港特定的港口管理体制、宏大的港口规模、完善的设施设备、先进的管理手段、极高的生产效率、独有的经营方式和超前的港口规划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2.
香港,这个享有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美称的国际大都会,近几年在经济发展中历经风雨与波折,亚洲金融风暴、美国“9·11”事件、突如袭来的“非典”疫情接踵而至,使香港的经济陷入困顿,复苏步伐举步维艰。为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有助香港经济的早日复苏,中央政府于2002年初启动了CEPA的磋商。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的6项附件终于在9月29日成功签署。CEPA为紧密香港与内地的合作关系提供了更好的运作平台和政策保障,是实现香港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促进香港经济复苏、推进香  相似文献   

13.
在90年代香港作为广东通向世界的大门,广东进出口货物大部分都要经过香港转口运输到世界各地,粤港间集装箱运输使广东的货物源源不断补充香港港口的货源,为香港成为国际枢纽港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但随着广东经济水平越来越高、港口群迅速崛起,使香港的转口地位下降,进而使粤港间集装箱运输呈下降趋势。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前粤港间集装箱运输的现状,找出出现下降趋势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双赢对策。  相似文献   

14.
1 香港港口现状及规划 香港是全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是著名的国际航运中心.香港与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约460个港口有航运往来,航线覆盖范围广,共有20个核心班轮航线,有密集的中近洋航线及中国沿海和内河喂给航线.香港港区水陆域面积约60平方公里,共有各类客货泊位约300余个,其中5万吨级以上集装箱专用泊位19个,码头集装箱通过能力约1 000万TEU.1997年,全港货物吞吐量1.74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为1 456万TEU,高居世界之冠,比中国沿海全部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还高出300万TEU.港口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香港经济特别是贸易和金融业的发展.目前,香港是全世界第七大贸易体系,是全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全香港生产总值(GDP)约1.4万亿港元,人均GDP约22万港元,成为全世界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5.
根据吞吐量统计,今年1~2月份全球排名前五名的集装箱港口依次是新加坡、上海、香港、深圳和釜山港。  相似文献   

16.
虽然4月份香港葵涌集装箱码头的总吞吐量上升了10.5%,但香港整体的集装箱吞吐量却下跌了1.6%,是继3月份大幅下跌8.8%后,连续第二个月下跌。主要原因是葵涌集装箱码头以外的,如内河和中流作业的货量大幅下降23.6%。今年1~4月份香港的集装箱吞吐量累计为740万TEU,微升0.4%。而其竞争对手新加坡港,1~4月份的吞吐量累计上升14%至880万TEU,比香港多140万TEU。另外1~4月份上海港的吞吐量也上升了27%达到808万TEU,比香港多68万TEU。如无意外今年上海港将成为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如果说被新加坡及上海港超过已成定局,香港今后还要面对深圳港和高速崛起的南沙港的竞争。  相似文献   

17.
长久以来,菲律宾港口规划者一直心怀将国家建设成为区域转运枢纽,与新加坡和香港港口一较高低的梦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港口》1997,(5):20-21
<正>香港回归祖国后,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仍是一个自由贸易港。在国内经济稳定、高速发展的条件下,香港港口也将更加繁荣昌盛。广东长期以来与香港关系密切,其经济的高速发展得益于香港地区的投资,广东港口也与香港  相似文献   

19.
吕霞 《中国港口》2007,(9):31-31,37
<正>一、集装箱码头现状1.码头分布香港港口包括货柜码头、内河货运码头、中流作业区等,主要货柜码头由香港国际货柜码头、现代码头、中远香港国际、海陆东方码头组成,有24个深水泊位,岸线长度8530m,年处理集装箱能力1800万TEU。广州港由南沙港区、新沙港区、黄埔港区和内港港区组成。现有集装箱、多用途泊位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航运业的发展,香港与深圳的港口吞吐量连年大幅度增长。航运业均成为相应地区的支柱产业,两港的集装箱吞吐量都进入世界大港之列。香港与深圳地理位置相近、自然条件相仿,在深圳经济特区经过二十年发展和香港回归祖国后,这两个港口的发展方向该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