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伟 《水运工程》2012,(10):123-127
护岸是航道整治的重要措施之一,陆上护坡是护岸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混合式护岸结构在长江中游藕池口水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中首次应用的设计思路、施工工艺及工程效果。混合式护岸结构首次在长江中游藕池口水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中试用,效果明显,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护岸效率,增强了工程外观的美感,并节省了投资。  相似文献   

2.
付中敏  闫军  陈婧  黄卫 《水运工程》2015,(10):83-87
藕池口水道是长江中游重点碍航水道之一。通过对近期河床演变及碍航特性分析,结合工程建设目标和标准,提出工程平面布置方案。在工程结构设计中尝试了新结构的应用,提出护滩带和护岸结构形式,为类似航道整治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藕池口水道是长江中游重点碍航浅水道之一,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实施后,初步稳定了河道滩槽格局,枯水航道条件有所改善。但是,一期工程并未能充分控制航槽边界、岸边界及主要滩体,航道仍然存在不稳定因素,因此,尚须实施二期整治工程。对二期工程建设提出的2个设计方案分别进行模型试验研究,分析其工程整治效果,为设计方案的选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藕池口水道是长江中游重点浅滩水道之一,河道形态较为复杂,水道内存在两个心滩、一个边滩及一个高滩,可动性强,洲滩演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分析洲滩演变特点的基础上,确定合理可行的航道整治工程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5.
藕池口水道位于长江中游下荆江首端,河床演变十分复杂,揭示其演变机理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十分必要。藕池口水道在下荆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实测资料出发,分析藕池口水道的河床演变特点,揭示其滩、槽演变规律,并通过重点分析航道条件,提出治理措施,可为后续深入研究荆江河段河床演变、碍航特性及航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俊锋  杨卫 《水运工程》2014,(11):92-96
藕池口水道位于长江中游下荆江首端,属顺直放宽的喇叭型河道,河床演变复杂。在总结该水道演变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一期工程建设效果,综合分析河道近期变化特点,并对该水道的演变趋势进行预测。分析表明,一期工程实施后,藕池口水道进口右边界和过渡段航槽得到了基本控制,水道近期的滩槽格局得到稳定,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实施后续工程,巩固已建工程效果,进一步改善航道条件。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9月14日,总投资44亿元的长江中游荆江航道整治工程开工,国家将用3年多时间对荆江航道进行系统整治。整治工程范围起于宜昌昌门溪,止于岳阳熊家洲,全长280.5 km,工程总投资约43.3亿元,建设标准为内河一级航道,通航保证率为98%。工程将重点对枝江至江口河段、太平口水道、斗湖堤水道、周天河段、藕池口水道等9个滩段的13处浅滩或不稳定航槽实施整治。通过护滩、加固护岸、护底、填槽等工程  相似文献   

8.
王建军  张明进 《水运工程》2013,(12):109-114
利用数值模拟手段,针对长江中游藕池口河段、牯牛沙河段典型碍航浅滩,将三峡水利枢纽运用后新的航道整 治参数确定方法应用到具体河段航道整治工程中,对航道整治关键参数进行实践检验,为相关研究提供应用基础。数学模 型计算结果表明:在此种整治参数下,经过典型水文过程后可达到规划的航道尺度,整治工程达到了预期的整治效果,新 的航道整治参数理论成果适用于目前三峡水利枢纽运用后长江中游浅滩的航道整治。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游罗湖洲水道航道整治工程设计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湖洲水道是目前长江中游实施了航道整治工程的几个碍航浅水道之一,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是顺利开展长江中游航道系统整治的基础。在介绍罗湖洲水道整治工程具体布置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建成后几个水文年实际的工程效果分析,总结了该工程在工程设计或施工中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2016年汛期,长江中下游遭遇了98年以来最大洪峰,受汛期高洪水位影响,长江中游太平口水道淤积严重,给航道维护工作造成巨大的困难。太平口水道航道条件复杂多变,是制约中游航道维护尺度的卡口水道。本文通过分析太平口水道历年航道演变特点,对该水道演变发展趋势做出预测,给出2016-2017届枯水期航道维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